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苦練50年後用小楷抄4大名著,9年寫4百萬字!專家:沒價值

他苦練50年後用小楷抄4大名著,9年寫4百萬字!專家:沒價值

陳洪標|文

他苦練50年後,用小楷抄4大名著,9年寫了400萬字!專家:沒價值!

張喜才在寫小楷。

走到公園和廣場上,經常會看到寫地書的人,一手提著一隻水桶,一手提著一支地書筆,有的還是自己做的,用抹布綁在一根木棍上,旁若無人地在地上寫著。

地書。

但是,如果在時間往前提到二十年,有人這麼干,你肯定很稀罕,以為是在耍猴。在山西高平市第一個寫地書的人,就是當年56歲的張喜才,他就拿著拖把,拎著一隻桶,到河裡裝上水,在地上寫字,一開始群眾就呼啦圍過來,看了一眼,呼啦散去了。有的嘴嘴還叨叨,以為是耍什麼寶,原來是在拖地。後來,一看到他出現,就躲得遠遠的,以為他腦子有問題,不在家裡拖地,到大街上拖地。

張喜才在寫地書。

張喜才也不急不惱,繼續在大街上拖他的地。漸漸地,有人發現,這地上濕濕的,好像有字的形狀。於是有人就問,你在大街上寫什麼字,是寫大字報嗎?張喜才寫得太投入,沒聽到。不久,街道幹部和警察就來了,被人舉報說他在大街上寫大字報。張喜才哭笑不得,街道的同志勸他,既然是練字那就回家到院子里練,在大街上練,下次又會被人家舉報。

張喜才在練寫。

張喜才家裡窮,小學沒畢業,只到了四年級。那個年代在家裡也沒什麼好玩的,就拿樹枝在地上畫自己的名字。後來是在牆上用木炭畫,再後來18歲當了兵,有了練字的條件,不僅有筆,還有舊報紙,就在上面練字,臨摹名家書法,張喜才越練越喜歡,但退役回老家的廠里上班後,就沒有了這條件,沒錢買筆墨和紙。所以才想出這個省錢的辦法,在地上用水來寫字。

不能在大街上寫,他就在上班的廠里空地上練,一直練到退休,而且還能用左手寫反字。退休後,張喜才就更投入了。從18歲開始,已苦練了五十年,張喜才決定用小楷毛筆字抄寫《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中國四大名著。那年,他67歲。

中國四大名著。

這可不得了,一是小楷是楷書中最難寫的,二是這四大名著少說也有三四百萬字。一般人哪裡幹得了。但是張喜才就幹了,每天寫十幾頁,九年下來一共寫壞了100多支毛筆,抄完了近400萬字小楷。

張喜才抄寫的《紅樓夢》。

紅樓夢手抄本。

這還不算牛。最牛的是,張喜才從買紙、抄寫,用廢舊檔案袋塗了顏色,做成封皮,再進行手工裝幀,所有手工製作圖書的工序,他一手完成,把自己九年所抄的,變成了152本書,摞起來有3米多高。

張喜才抄寫的四大名著裝訂成書。

先不說這小楷寫得怎麼樣,就說這九年手工抄寫的中國四大名著,天下僅此一本,屬於孤本。

那麼,專家們對張喜才的這手抄本又是如何評價的?

可能會讓你失望。專家的意思是說,「沒什麼價值」「沒什麼文化內涵」「同質化的東西太多,不具有新穎性和獨特性,只對他自己有價值。」

專家觀點截屏。

你要問這些是什麼專家?自然是網上的專家,喜歡評論的批評家。而高平市民俗協會會長蘇香平則說:「我們知道老人抄寫這個之後,都對他欽佩不已,非常有毅力。」一些協會經常要求來參觀,一睹張喜才的大作。張喜才的作品也常被當地學校邀請去展覽,以鼓勵學生學習傳統文化。

這難道不是價值,這種社會價值遠比藝術價值要重要。為什麼專家們都避重就輕呢?難不成正如網友所說,是羨慕嫉妒恨?

張喜才越寫越來勁。抄完四大名著後,現在他又接著抄《道德經》《千字文》《曾國藩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

張喜才寫的25米長卷。

用小楷抄書抄國學經典,張喜才抄出了新高度。用張喜才的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話百歲」。

張喜才用火爐內膽自製的大筆筒,上面是他寫的小楷《弟子規》。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發表看法。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他在畫布上戳洞畫法被嘲笑,改用刀割卻割出了名,一幅賣1.8億
冷軍這幅畫賣4千萬,放大6倍,網友:這是垃圾,專家:這不是畫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