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金磚,專家鑒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金磚,專家鑒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對於李鴻章來說,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先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慢慢的成為了能夠獨擋一面的清朝大員,在這段路中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曾經嘲諷過自己是清朝的「糊裱匠」,也曾嘲笑過自己的種種為難,在他為官的這麼多年裡,他處處都是清廷、是慈禧的替罪羊,也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責任,逐漸壓迫的他喘不過氣來,而最後的一個《北京條約》,也成了壓垮他生命底線的東西,他躲過了太平軍的刀槍,也躲過了國內愛國者、政敵的刺殺,同時也躲過了日本浪人的槍殺,但他還是沒有躲過最後因為身敗名裂所帶來的壓力,還是沒有承受住這天下人的罵聲。

李鴻章的一生

他是通過自己哥哥的舉薦,進入到了當時儒將曾國藩的幕下,成了曾帥的幕僚,正是在這裡使得他在對一些事情的認識上,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升華,曾經性格懶惰的他也因為在這裡,得到了改變,得到了歷練,很多人都覺得若不是早年曾帥對他的鞭策和教導,他在後來是取得不了這麼大的成就。

在後來,因為上海告急,朝廷需要湘軍判處一部分的兵力,去確保上海的安全,在這個時候,曾帥想讓自己的弟弟回到家鄉去募捐士兵,然後再前往上海解圍。其實在做這個打算的時候,曾帥的心中有很多的算盤,他之所以會讓自己的弟弟去募兵,其實就是為了能夠將湘軍的勢力得到膨脹,畢竟上海是當時清國很是富有的地方,是較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如果在這個時候派遣自己的弟弟去佔據那裡,對自己以後的發展也是極好的,而且這次還是朝廷主動讓我們去,是真正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可是當時曾帥的弟弟一心都想要取得攻破天京的頭功,自然便拒絕了哥哥的這個要求。無奈之下, 當時的曾帥便選中了當時自己最信任的學生,他就是李鴻章。正是在這裡,使得李中堂在真正的意義上擺脫了曾帥,有了自己發展的機會。回到家鄉的李鴻章,在很短的時間內組建了淮軍,然後便火速趕到了上海。正是當年曾國荃的昧於歷史大事,這才使得李少荃有了獨立發展的機會。

等到太平天國的勢力被徹底解決掉後,朝廷便開始了卸磨殺驢,曾帥為了自保,主動裁撤了湘軍,清廷也為了能夠制衡湘軍,大大的提升了淮軍,以及李少荃的地位。這便是他的發跡,也是他陷於清廷這個腐舊大機器漩渦中的開始。直到1901年的時候,李鴻章因公去世。

表面看是黃金,其實並不是

在李鴻章去世後,他因為幫助清廷「背鍋」,遭到了天下人的辱罵,為了使得國人們的情緒能夠慢慢降低到最小,他便吩咐眾人他的享堂、下葬的規格一定要低調,不要很是華麗。正是因為如此,這才使得人們在打開李鴻章墓區的時候,只是看到了他生前使用的東西,以及一些在其妻子身邊排列有序的金幣。雖然墓室中沒有什麼不錯的東西,但是兩塊閃閃發光的東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個便是兩塊金光閃閃的「金磚」。可後來在人們的細細檢查下才發現,這塊所謂的金磚其實只是一塊表層鍍著一層金的黃銅。

之所以當時的李鴻章會在自己的墓室中放著兩塊黃銅,可能是一種對自己一生暗喻,畢竟他在清廷的時候真的是風光,身兼數職不說,還受到了當時清廷最高統治者慈禧的喜愛,這便使得他的地位顯赫,就好像這表面金光閃閃的金子一樣,而內里的黃銅則是形容他的沉穩,他的不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一小兵得到項羽一條大腿,被劉邦封為赤泉侯,其後人出了2個皇帝
據說噶爾丹勢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