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幾十年沒實戰,解放軍和常年打仗的美俄軍隊比到底有多少差距?

幾十年沒實戰,解放軍和常年打仗的美俄軍隊比到底有多少差距?

前不久璐璐和洋洋在一起聊天,談到的還是咱們之前大家經常關注的問題,我軍幾十年以來都沒有打仗了,和美俄那些常年在戰火中進行鍛煉的軍隊相比,到底有多少差距?當然了咱們每年也都在進行實戰演練,但是演習場上面的數據,畢竟遠遠沒有戰場上鮮血的檢驗來得直接而深刻。

比如,洋洋就認識一個參加俄羅斯「東方-2018」戰略演習的朋友,後來在聊天中,他就說到了迷彩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我軍官兵在參加國外的大型演習時,一般情況下都會身著陸海空等多個軍種的迷彩服,用來區分兵種,但是這樣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顏色太花了;而俄軍會根據作戰地域的環境來決定穿著迷彩服的顏色,為了區分不同的軍種,軍銜和軍兵種都會粘貼在迷彩服上以示區分。這樣一來,在戰場上的生存率就大大提高。因為穿著顏色鮮亮的軍種迷彩服,在楚戈爾靶場後期已經變得枯黃的草原中很難隱蔽。

除此之外,在演習期間俄軍還向我軍開放了極為機密的導演部。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們的導演部是由好幾台重型的「卡馬斯」卡車方艙拼接而成,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隨時進行增減,這樣一來就減少了臨時搭設帳篷、布設線路的麻煩,方便了很多,也更加的靈活機動。因為俄軍前線的實戰經驗較為豐富,即使是在演習,依然在導演部外建起了一圈高3米、厚1米、周長約200米的砂箱圍牆,而且極為牢固。沙箱圍牆的四角、中間設置有攝像頭、觀察口和射擊口。使用這種圍牆,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抗擊敵人發起的特種襲擊。

就拿咱們軍隊經常佩戴的小小的臂章來說吧!我軍基層作戰官兵的臂章大多數都採用的是懸掛式,則臂章正面是一個類似於盾牌形狀,上面寫著軍種和戰區劃分情況,背面有一個細長的粘貼條,穿過迷彩服胳膊上的兩個穿孔來粘貼。

咱們目前使用的這種臂章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貼合不緊,與胳膊間有一定的縫隙,部隊在緊急集合、出動或者穿戴防具時經常會掛住車門、艙門,或者掛住其它東西,比較耽誤事。新兵訓練考核時,很多新戰士都在肩槍換持槍動作時,因為掛住臂章而扣分。

在這一點上美軍就做的比較好,是全粘合式臂章。美軍士兵的迷彩服,兩個胳膊上都有一大塊粘貼布,一邊用來粘貼現服役部隊的臂章,另一邊用於粘貼曾經服役過部隊的臂章,以展示自己的服役和作戰經歷。他們的臂章,可以很牢固地粘貼在胳膊上。

還有的人說到了哨兵問題,璐璐覺得有點挑刺了,不過想想也還是蠻有道理的。當過兵的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的哨兵一般都是跨立持槍站在哨位上,而在「東方-2018」戰略演習時,俄軍的哨兵卻看起來鬆鬆垮垮,他們從不會筆直站著,而是不停地走來走去,但他們始終目光注視著四周的一切,槍械已經上膛,手指就放在扳機旁邊。只要有突發情況,哨兵隨時可以舉起槍「突突突」。

試想一下,如果真有敵方突入到附近,外面站著不動的哨兵,反而比較危險!要是走來走去,並且各有各的特點,腦袋沒有運動規律,至少不會給狙擊手太多的機會。並且上膛和手與扳機的距離,也都是直徑影響到最後射擊時間的,關鍵時候也許就是這麼零點幾秒的時間來決定生死的。俄軍都是從實戰的最前線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一點咱們確實應該多學習學習。

經過這幾年和外軍進行交流,我軍也學到了好多技能,比如在馬來西亞的原始叢林里,經驗豐富的馬方特戰隊員會教會中國軍人,如何斬斷樹榦、從中間喝到甘甜的「水」,如何從樹葉折斷的方向來追蹤敵人,如何搭建庇護所,等等。這些極為實用的技能,保證了特戰隊員能夠在叢林中生存下來。

不過呢!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雖然我軍幾十年沒有打打仗了,但是可從來沒有閑著,每年的朱日和演練,我軍的備戰對象,都是大國之間、信息化戰爭下高科技領域的正面硬剛,要是真打起來我們的一系列東風快遞和殲20五代機可不是吃素的。

當然美俄那些小規模的治安戰總結的經驗,我們也可以學習,但是這個真沒啥好處,美軍駐阿富汗的一些陸戰隊員就經常抱怨,治安戰打久了都不會打正規戰爭了,而且這些治安戰的許多經驗教訓,我們的反恐第一線的武警部隊和解放軍戰士也正在獲取,另外,咱們每年派出去的維和部隊和護航編隊也一點沒閑著。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只要安心的守好自己的工作崗位就行了,剩下的有解放軍替我們守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美軍最慘烈一仗:2噸導彈直插油庫,30萬桶汽油瞬變火海
美公開拉偏架力挺印度,警告巴鐵趁早讓步,巴態度堅決:絕不屈服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