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TA系列:遇事煩躁不安,你會有哪些習慣性小動作?

TA系列:遇事煩躁不安,你會有哪些習慣性小動作?

煩躁(Agitation)

無能或暴力(Incapacitation or violence)

煩躁不安

有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控制不住地敲桌子、咬指甲、暴飲暴食等。

「當一個人有這種被動行為時,表示這個人漠視自己以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到問題時,一個信任自己能力的人會把精力用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上,而一個漠視自己能力的人則只會煩躁不安地重複上述動作以緩解焦慮。

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見的行為動作其實都是煩躁的線索,如抖腿、一根接一根地抽煙、坐立不安、來回踱步等。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不僅會增加對我們自己的了解,也能夠增加對別人的了解。

課堂上學生正在聽老師講課,亞當坐在最後面,老師的聲音相當小,亞當無法聽清楚內容,隨著時間流逝,亞當越來越無法了解老師到底在說什麼,他把筆放下來,手指在桌上敲打,如果探頭看桌下,會發現他的腳也隨著手指的敲打上下抖動。

亞當的表現是「煩躁」,有這種被動行為時,表示這個人漠視自己以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覺得非常不舒服,卻以無目的、重複的動作,試圖解除自己的不舒服,把精力用到這些煩躁的舉止,而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煩躁的人不會覺得自己在思考。

如果亞當運用成人自我,可以很簡單地舉手請老師提高音量,可是他在那裡敲打桌面、搖晃雙腳,並不能解決問題。

許多常見的習慣都隱含煩躁的意思,例如咬指甲、抽煙、玩弄頭髮、暴飲暴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精彩故事:割草男孩
精彩故事:抉擇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