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蟲一世界,一石一乾坤

一蟲一世界,一石一乾坤

撰文/陳俊昊(知力科學小記者 廈門市外國語中學)

我不太喜歡莊子,在他的《逍遙遊》中,將大鵬寫得心懷大志,將斥鷃寫得不求上進,心無大志,還認為這為大小之辯。在我眼中,大小僅僅是外態的不同,其中的蘊意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大有大的氣勢,小有小的奧妙。在《知識就是力量》太行大峽谷研學之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微觀世界的美妙。

此研學行中,與我們同行的有蜜蜂生物專家姚軍老師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老師,正是他們兩位,讓那原本毫不起眼的點點事物變得有滋有味。

走在太行山間,雖是立秋時節,日光還熾熱,蟬鳴仍不絕。吱吱的聲音帶來的是心的煩躁,炎熱的天氣帶來的是身體的難耐。此時,姚老師發問了:「你們知道這長音的蟬與一吱一吱叫的蟬分別是什麼種類嗎?」我細細地聽著這蟬鳴之聲,果真有兩種,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聽過姚老師的詳細講解後,我知道了前者是蚱蟬,後者是寒蟬,並且蚱蟬體型較大,寒蟬較小,這兩者的翅膀都是透明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蟬叫做蟪蛄,體型比寒蟬還小,翅膀非透明,呈棕色。炎炎夏日,雄蟬的高歌為的是求偶,雜訊大的才能受到雌蟬的青睞。不僅如此,雄雌在身體器官上也有所不同。雄蟬下腹部具有鼓膜,可以發聲;雌蟬的尾有產卵管,以此進行繁殖。蟬的外形、顏色,以及求偶繁殖等行為,無形中可互相影響,在蟬與蟬之間產生差異,拉出差距,形成一種生存競爭,一個小小的世界。這麼一想,在這嘈雜鳴聲中蘊含著的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便不再被此所擾,反而,那絲絲蟬鳴,喚起的是無限的懷想、思考。

生物活動、構造固然有趣,但地質的奇妙也是毫不遜色的。走在山間的石板路上,見那石板卻不平,坑坑窪窪,走起路來的腳感並不是很舒適。不過儘管如此,我也沒有主動去了解它們的成因,直到地質專家蘇老師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更沒有想到這一石之中竟有此乾坤。蘇老師指著石板上的波浪紋路對我們說:「曾經這岩石所在之地為海灘,海水在灘上受水流作用沖盪,泛起波紋,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過去了,海灘因地殼運動或氣候等因素成山,其中的沙化為石,在沙上的水紋自然得以保存。」我心中暗暗吃驚,萬萬沒想到腳下天然之石竟是經歷了上億年的演化而來。有些小事物可能蘊藏大道理,這塊石頭也是如此。中國有乾坤一說,乾為天,坤為地,正與這一石所形成的條件,氣候,地殼相符。乾對氣候,坤對地殼,這一石也是有乾坤。

通過此研學行,我了解到細節之中也有著無窮魅力與美,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走在路上遊玩,為的是身心的放鬆與精神的受益,可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別忘了連一蟲都有一世界,一石也有一乾坤!

在研學行接近尾聲之時,我以一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小記者的身份對姚軍老師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採訪。「蜂巢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姚軍老師對我拋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回答:「蜂巢一般是由多種脂類組成的蜂蠟構成的,在蜜蜂腹部的腹板上有4對蠟腺,也就是八個蠟腺,蜂蠟片便出於此。蜜蜂用他們的嘴,以及加熱的方法將蠟片一點一點粘成六角形巢房。此外,胡蜂巢房也是六角形的,但它們並不是用蜂蠟築巢,而是用紙來築巢。胡蜂將從一些樹皮中提取纖維,放在嘴裡嚼,再粘成蜂巢。」我受益良多,歷史書上寫東漢的蔡倫是發明造紙術之人,但胡蜂用紙做巢有接近幾千萬甚至上億年的歷史,是真正紙的鼻祖。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一個個未知中,我們要去探尋,去發現那點點滴滴的奇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和平的旗幟」繪畫徵集之部分獲獎作品展示(六)
非遺進校園!彩塑京劇臉譜魅力顯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