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消失十年,人神之間:誰是真的中本聰,重要嗎?

消失十年,人神之間:誰是真的中本聰,重要嗎?

被譽為「比特幣之父」的中本聰,2008年他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隨後,又進行挖礦,創造了第一個區塊,緊接著,到了2010年的時候,就徹底消失。隨著比特幣的爆紅以及數字貨幣的蓬勃發展,「真假中本聰」又讓我們對最初的信仰感到質疑,對於這個創造者,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

人們對「中本聰」的猜測很多,對於他這個人,他的生活背景,甚至於他的喜好,或者說,他為什麼會創造比特幣?這一次,出現在2019年的中本聰,又暗示了什麼?

對中本聰的猜測: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種信仰,能擺脫銀行的束縛,讓中心化的危機不復存在。畢竟,現實中,成年人的生活都是無可奈何,想要隨心所欲,真是艱難!?

因此,對於比特幣的創造者,充滿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創造出這種數字貨幣?甚至有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萬物。就拿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來說,已經處於3.0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階段,一旦能結合全球不同的傳統經濟體,其應用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伴隨而來的,恰恰是數字貨幣市場的大爆發。

在數字貨幣的發展期,對「中本聰」的猜測幾乎沒有停過。從中情局特勤小組,到望月新一、到尼克·薩博等等,都是一個不斷驗證,最終失敗來收場。

其中,多利安-中本的模樣,至今還被認為就是中本聰的原型。多利安-重本是在1949年出生,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有物理學學士學位,曾經還為美國軍方任職過。這種背景太滿足人們對心中「中本聰」的幻想。

根據官方消息顯示,曾有媒體採訪過他,他還表示「我已經不再參與它了,不能討論它。它已經被轉交給其他人。他們現在在負責。我已經沒有任何聯繫。」這段話,聽起來似乎就是中本聰本人了。

但是,在2014年9月13日中本聰親自闢謠,在其論壇上發帖表示:「I am not Dorian Nakamoto.」

不過,幣圈已經對多利安中本的形象深入人心了,很多時候都會選擇他作為「中本聰」形象代言人。

事實上,比特幣發展了多久,人們對於「中本聰」的猜測就有多久,任何一個參與者都想知道,創始人是誰,去揣摩他創始的初衷是什麼?

自稱中本聰的那些人:

首先,澳本聰的言談舉止就不是一個低調之人,相反,頻繁的口水戰,總是能登上頭條,從這些行為來看,完全是嘩眾取寵。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的是,幣圈混網紅之路的人,沒點個性還真的難以立足。那些所謂的幣圈大佬們,幾乎個個都是靠著一張嘴,加上全面的營銷策略,走上了財富自由的巔峰之路。

因此,澳本聰的所作所為,讓更多的人認為,他只是想通過自稱「中本聰」的方式,讓大家認識他,知道他的項目。

澳本聰的自我營銷不僅做得相當出色,還影響了人們對自稱「中本聰」的人產生更多的質疑,只有拿出足夠的證據才值得信服!

新中本聰該如何看待?

最近,又有人自稱為「中本聰」,但是這一次,與之前自稱為「中本聰」的人,又所區別。他的自證分為三次,已經公開了兩次,字裡行間,講述的都是一個人的經歷。

看過他前面兩個自證的內容,從他來自哪裡,以及沉迷數字的他,是如何給那些數字賦予重要的意義。比如Bitcoin和theBCCI的值為23,這麼多年,有多少人會考慮這個問題?讓與比特幣相關的所有問題,都以數字的方式來解釋。

我們知道比特幣是通過密碼學原理來設計的,所有的一切都與數字相關。因此,有人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中本聰」本人。?

但是,依然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不少人咬文爵字都要從他自證內容中找到漏洞,他給出的回應是:對於這種人,請允許我重複自己2010年7月29日的話:「如果你們不相信我,或者無法理解我,請原諒我沒有時間浪費在說服你上面,抱歉。」

從這些內容來看,也比較符合「中本聰」本人,活得相對自我。

在區塊鏈技術的關鍵期,他說希望帶領Bitcoin再上一個台階,他的出現,也不是個人,而是團隊。

從這點上來看,我們可能是在看新一場的故事會,「真假中本聰」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多年,從一開始人們對「中本聰」的探索,再到一些自稱為「中本聰」的人來看,最後也沒得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來鑒別究竟誰才是真,誰才是假?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比特幣已經不是當年中本聰最初設計的比特幣了,就連這個龐大的數字貨幣市場,也已經從小市場擴散到了全球,甚至還有不少項目經歷過了1CO、1PO等階段,迎來了技術落地的應用期。

到底誰是中本聰,重要嗎?對於整個數字貨幣市場來說,如果中本聰的出現,不能給比特幣賦予新的價值力量,那麼,誰是中本聰,又有什麼關係呢?

去探究中本聰是誰,不過是滿足人們的好奇罷了。我們更需要理性的看待,我們期待中本聰的現身,是希望他能再一次為比特幣帶來重要的價值,否則,不管他是以個人還是團隊的身份出現,都沒有任何價值意義了。

比人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所產出的價值是什麼?

(作者:區塊鏈藍海,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微眾銀行姚輝亞:已建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台,分散式技術是大勢
報告:部分國家央行對Libra的反擊將使Facebook的法律問題複雜化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