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最新出爐百部科幻片排行榜,第一名果然還是它

最新出爐百部科幻片排行榜,第一名果然還是它

2019年《流浪地球》的熱映,被譽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其實,科幻片作為一個古老的片種,在漫長的電影史發展進程中早已枝繁葉茂。

無論是《異形》中可怕的外星怪物,還是《星球大戰》中的激光劍打鬥,抑或是《機械姬》中拋出的機器人倫理道德困境,「科幻」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地為電影工業注入新鮮血液。

日前,知名雜誌《Time out》評選出了100部影史最佳科幻電影,選擇範圍從1930年代一直延續到2018年。

《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異形》系列、《星球大戰》系列、《鋼鐵俠》《攻殼機動隊》等佳作均有上榜。

雖然類型包羅萬象,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無限的想像力。

第100名:《獨立日》1996

推薦理由:《獨立日》的特效在96年獨樹一幟,視聽效果體驗極佳;雖說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地球英雄拯救世界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套路故事,導演與編劇卻難得把主線故事梳理的如此清晰,可謂是一部成功的好萊塢商業科幻電影。

第99名:《藍白紅三部曲之紅》1994

推薦理由:很難把這部電影看作是真正的科幻片,影片整個基調都是紅色的,講述女主對生活、工作以及愛情的熱情。影片結尾有一個開放式結局,可能這也是這部電影科幻的原因之一——「紅」讓人覺得世界虛實難分。

第98名:《二零一零》1984

推薦理由:本片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小說《2010太空漫遊》,獲第59界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和最佳聲效五項提名。該電影是《2001太空漫遊》的清晰註解,故事也發生在「2001」的後9年。

第97名:《超人》1978

推薦理由:一個時代的回憶,超級英雄的象徵。Christopher Reeve塑造了最經典的超人形象,已經數不清幾代人受他的影響。這部電影第一次向世界展示擁有「超級英雄」的美國夢。

第96名:《湮滅》2018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科幻恐怖片,比同類型的電影蘊含更多的灰質,它有一個宏大的概念,關於自我毀滅與重生。電影講述了細胞生物學家莉娜冒險進入被閃光籠罩的未知區域,在那裡,她發現了發生在她丈夫凱恩身上的事情的真相。

第95名:《衝出寧靜號》2005

推薦理由:該片講述一些個人主義英雄反抗霸權控制的故事。Serenity極具創造力 ,動作表現力度強,可能這部電影為後來「尾燈」執導復仇者提供了靈感。

第94名:《阿爾伐城》1965

推薦理由:影片講述了在科技極度發達的未來世界,A.I.阿爾法60不但控制了城市,更是嚴密監視了人們的思想,清除有「非分之想」的異類。這部電影整體壓抑,對獨裁極權刻畫得淋漓盡致。

第93名:《500年後》1981

推薦理由:影片從始至終都處於一種白色恐怖的氛圍,直到最後那一抹不知是危險還是希望的紅色燃遍了銀幕,這種詭異的氛圍才算消散。電影實驗性大於可看性,對未來社會的大膽想像保證了盧卡斯日後的科幻皇帝的穩固地位。

第92名:《飛向太空》2002

推薦理由:作為編劇、導演、編輯和電影攝影師,索德伯格出色地再現了原著蘇聯時代的風貌和嚴肅,同時又不失對自我和他人可知性耐人尋味的思考。

第91名:《街區大亂斗》2011

推薦理由:一部很有意思的英國影片,屬於小成本影片,但卻拍出了導演的才華。它講述了倫敦巴拉德街區的一群小混混莫斯、丹尼斯和卡文在一次搶劫時莫斯被天上掉下的外星動物咬傷後發生的故事。

第90名:《天生愛神》1984

推薦理由:本片由Earl Mac Rauch原創劇本,W.D·里克特擔當導演,講述了一個名叫崩贊的年輕人拯救地球的冒險故事。凱文·史密斯和韋斯·安德森還是這部電影的超級粉絲,同時在18年上映的《頭號玩家》中也提到了這部電影。

第89名:《奇異的旅程》1966

推薦理由:這部電影根植於冷戰時期,五名美國醫生被縮小成幾百萬分之一置於膠片中,注射進一名蘇聯科學家體內以此來進行血管手術。本片題材新穎 ,為科幻片開闢了一個新大陸。

第88名:《少數派報告》2002

推薦理由:2002年,就在人們認為屬於斯皮爾伯格和阿湯哥的時代過去了的時候,《少數派報告》上映了。斯皮爾伯格成功地融合了動作、科幻、懸疑、政治、家庭等諸多元素,並引出了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哲學性思考。

第87名:《搏命》1963

推薦理由:《搏命》是一部更不尋常、更有趣的電影,將戰後流行的迫害妄想症(核、性、社會)的每一種成分都融入這個陰暗、不可預測的心理劇之中。這是一部令人不安的電影,也是一部極為奇特的電影。

第86名:《太空英雌芭芭麗娜》1968

推薦理由:當年,影評人對這部電影進行了猛烈抨擊,它在票房上慘敗。儘管這部改編自法國成人漫畫的電影不是一部嚴肅的科幻片,但是電影大膽、前衛、時尚,整部電影就是芭芭麗娜的太空時裝秀,讓人大飽眼福。

第85名:《人間大浩劫》1971

推薦理由:電影講述了一個攜帶著外星病毒的不明飛行物墜落地球時引發的危機。值得慶幸的是,美國當局剛剛為此建立了一個秘密的地下研究所。資深導演羅伯特懷斯以紀錄片的方式來處理這部電影,卻營造了一種不安感。

第84名:《科學怪人》1931

推薦理由:在環球公司的標誌性作品《弗蘭克斯坦》中,這個巨大的棕色線條、頭頂推平和頸部由螺栓構成的怪物是怪物電影的象徵之一,對後來的類型電影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

第83名:《篤定發生》1936

推薦理由:這部影片不可思議地預測了1940年敵人空襲造成的破壞、繪製了隨後幾十年的大屠殺和疾病傳播路線的地圖。並且我們從《篤定發生》氣勢恢弘的布景和龐大的演員調度中我們可以推測出,這是柯達欲征服世界的野心之作。

第82名:《頭腦特工隊》2015

推薦理由:迪士尼/皮克斯最具原創性和情感的作品之一。對於一部針對兒童的電影來說,《頭腦特工處》巧妙地處理了人類的「情緒世界」,讓人們覺得這些具象化的情緒真實存在。

第81名:《鋼鐵巨人》1999

推薦理由:對孩子們來說,《鋼鐵巨人》一個關於包容和信任友誼的故事;你可以用《E.T.》或《龍貓》來理解這部《鋼鐵巨人》,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它讓大人都會為之觸動。

第80名:《星際迷航》2009

推薦理由:《星際迷航》拍出了宇宙航行的波瀾壯闊。一場邏輯與感覺的戰爭、秩序與反叛的戰爭、理智與情感的戰爭,格外引人入勝。J·J·艾布拉姆斯卻用非常強勢的特效以及說故事的能力,征服了所有對這題材存在偏見的觀眾。

第79名:《攻殼機動隊》1995

推薦理由:《攻殼機動隊》是千禧年焦慮的一個縮影,它充滿了哲學思考與悖論;從這部革命性動畫中,你甚至可以看到《黑客帝國》和《盜夢空間》的影子,其意義是劃時代的。

第78名:《電路世界》1973

推薦理由:本片是1973年法斯賓德為電視台製作的兩部式科幻電影,改編自伽洛耶出版於1964年的長篇小說《三重模擬》,本片後來被好萊塢翻拍成《異次元駭客》,並深刻啟發了後來的同題材系列電影《黑客帝國》。

第77名:《阿凡達》2009

推薦理由:詹姆斯·卡梅隆承認,《阿凡達》受到了很多影響,從《人猿泰山》的叢林到埃德加·賴斯·巴羅斯的《約翰·卡特》系列。但結果證明,卡梅隆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第76名:《降臨》2016

推薦理由:導演丹尼斯·維倫紐夫將庫布里克冷靜的理智主義與斯皮爾伯格的風格結合在一起,把一部具有科學研討性質的原著拍成通俗易懂的好萊塢電影。

第75名:《星球大戰3:絕地武士》1983

推薦理由:《星戰》以其獨特的構思、精巧的製作和高明的造勢宣傳震撼了整個美國,它對美國社會生活乃至人類文明的後續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

第74名:《飛俠哥頓》1980

推薦理由:一部發生在雲端上的迪斯科舞廳里的神話故事。這部科幻喜劇從服裝到道具到燈光到表演到台詞都假得讓人起雞皮疙瘩,但它卻有無法描述的魅力——單純只想逗你開心。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惡趣味、無厘頭的娛樂片。

第73名:《美國宇航員》2001

推薦理由:這部預算極低的影片將科幻、西部牛仔、歌劇、喜劇都糅合在一起。編劇、導演兼影星的科里·麥卡比運用富有想像力的手法將動作場面拍攝成音樂劇剪影,以此來彌補100萬至200萬美元的差價。

第72名:《脫胎換骨》1966

推薦理由: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男人的內心空虛、沒有靈魂且善於偽裝的精神世界。總的來說,這部戰後黑色電影是好萊塢最激進、最令人不安、最驚悚的科幻電影之一。

第71名:《致命魔術》2006

推薦理由:《致命魔術》以一場失敗的魔術表演開始,用倒敘的形式展開劇情,講述兩個天才魔術師如何從好友反目成仇。諾蘭用這部電影告訴你:魔術是一場騙局,《致命魔術》「也是」。

第70名:《鋼鐵俠》2008

推薦理由:《鋼鐵俠》是MCU的起源,如今漫威電影系列佔據各大媒體平台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小羅伯特·唐尼功不可沒。儘管現在他已經退出漫威電影,但他為大家留下了不可埋沒的精神財產。

第69名:《逃離地下天堂》1976

推薦理由:故事講述了西元2274年人類居住在由電腦控制的城市中,城市內沒有任何自然威脅,人們的生活毫無顧慮,但到30歲時每一個人必須接受考驗,一個探究永恆、重生的試煉,實則是被強行處死。

第68名:《西部世界》1973

推薦理由:故事講述在未來,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樂園Delos建成,其中有滿足殺戮需求的西部世界、性放縱的羅馬世界、以及可以擁有至高權利的中世紀世界。電影劇情簡單明了,但在1973年這種故事相當前衛。

第67名:《怪人》1951

推薦理由:電影改編自坎貝爾小說《誰去了哪兒?》;講述科研隊在北極發現碰到血液就能瘋狂成長的人形植物。本片是好萊塢首部有限的環境與空間里對抗外星生物的科幻片,對當時好萊塢和科幻界的影響難以磨滅,後被多次翻拍。

第66名:《深淵》1989

推薦理由:卡梅隆為本片創造了史無前例的水下特效並首次大量運用在電影成像中。作為科幻電影,在內容上少有的描繪了處在危機中的夫妻的感情,為這部令人窒息的海底電影添加了一絲溫情,可謂是畫面劇情雙在線。

第65名:《地球爭霸戰》1953

推薦理由:該片通俗易懂,講述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火星人的死光炮與飛船成為了那代人的童年陰影。該電影為上世紀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電影類型作出典範,所以它註定被寫進電影歷史裡。

第64名:《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

推薦理由:電影講述了被意外冷凍的食品店老闆邁爾斯在200年後的2173年突然蘇醒的故事,而此時的世界早已不同於他的認知。《傻瓜大鬧科學城》是一部畫面感很美的電影,這部科幻喜劇也奠定了伍迪艾倫的電影大師之路。

第63名:《我愛你,我愛你》1968

推薦理由:《我愛你,我愛你》講述了一場時空旅行,一名自殺未遂的男子受邀參加實驗,但不幸迷失其中。這部電影由新浪潮「左岸派」導演阿倫·雷乃創作,他賦予電影藝術哲學概念,用科幻來審視人的內心。

第62名:《移魂都市》1998

推薦理由:《移魂都市》強調在真相與謊言之間去尋找答案,全片幾乎始終深陷在灰暗的色調中,讓人近乎窒息。如果說《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片的鼻祖,那麼奠定98年以後的科幻片的基調就是這一部《移魂都市》。

第61名:《瘋狂的麥克斯2》1981

推薦理由:喬治·米勒本片中把澳大利亞沙漠的荒涼與蒸汽朋克結合起來,運用80年代的流行元素:飛車、皮衣、莫西幹頭、摩托黨塑造了一個荒蕪的未來廢土。具有原創性的末世風直接影響了後來具有末日廢土風格的一系列作品。

第60名:《火星人地球大襲擊》1967

入選理由:故事講述了地鐵工人在挖掘過程中發現一個裝有屍骨的奇怪坑洞,卻不知道因此喚醒沉睡已久的遠古惡靈,人類命運將面臨空前危機。該片被視為科幻和恐怖的完美結合,也深深影響了《異形》等一批科幻電影。

第59名:《地心引力》2013

入選理由: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現實感和美麗的太空電影。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托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但劇情節奏卻十分緊湊。

第58名:《死亡幻覺》2001

入選理由:《死亡幻覺》是一部頗為另類的科幻電影,故事情節涉及時空交替、個人犧牲、打鬥等元素。導演理查德·凱利放棄了宣揚美國夢的樂觀美好,敏銳而詩意地在懷舊類型的影片里注入了新的觀點。

第57名:《沙丘》1984

入選理由:《沙丘》摒棄了科幻迷熟悉的計算機和機器人,將焦點從技術引回到人本身。它改變了科幻小說「核心是科技,人物和情節為之服務」的風格,為科幻注入了文學性、社會性和人文精神。

第56名:《時空大挪移》1960

入選理由:影片根據H.G.威爾斯最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描述一名英國科學家在1895年發明了一台時光機器,可以自由穿梭於未來的時空之中旅行,但當他真正乘坐這台機器前往未來時,卻對他所碰到的生活方式感到失望。

第55名:《報信的人》(追討者)1984

入選理由:該片講述青年奧圖在失去工作之後,協助一個思想極為頑固的老頭賣舊汽車,引發一連串情節離奇的事件。此片以新穎獨特的手法生動勾畫出洛杉磯不同類型文化的人物形象,節奏明快,影像鮮明,深具時代藝術電影色彩。

第54名:《超世紀諜殺案》1973

入選理由:影片描繪了一個由於全球暖化和人口過剩導致的資源枯竭的未來世界。真實的蔬菜水果變成極為昂貴的奢侈品,大多數人都依靠食用由大豆和扁豆製成的餅片度日。

第53名:《光明戰士阿基拉》1988

入選理由:影片改編自導演大友克洋自己創作的漫畫,以反烏托邦的科幻故事探討權力和秩序的嚴肅命題。大友克洋在這部節奏快速、場面宏大、情緒癲狂的動畫作品中穿插了對人類和社會的深層思考。

第52名:《鐵血戰士》1987

入選理由:作為科幻片,影片提供了一個供後世不斷改編和致敬的外星怪物;作為動作片,影片中的殺戮夠血腥、夠暴力,阿諾的表演也足夠給力,幽閉的叢林環境設置也為影片平添了幾分神秘的恐怖感。

第51名:《原始星球》1973

入選理由:本片講述了一個殖民主義的寓言。阿內·拉魯團隊瘋狂的視覺想像力令人驚嘆,角色們所居住的世界,既是未來主義的,又是原始的,像是塔圖因星球和達利筆下的夢境的混合體。

第50名:《皮囊之下》2013

入選理由:電影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上所帶來的科幻感都是耳目一新的。同時,電影情節也引導著我們重新考慮性、愛、慾望、吸引的本質。

第49名:《星河戰隊》1977

入選理由:導演保羅·范霍文構想了一場人類與外星種族之間的戰爭——外星昆蟲外表笨重醜陋,人類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它們,卻發現低估了它們的實力,傷亡慘重,這是一次對於美國帝國主義與膚淺的好萊塢文化的猛烈抨擊。

第48名:《捉鬼敢死隊》1984

入選理由:影片講述了三位以科學技術研究鬼怪的大學教授在被學校開除後,成立以科學儀器進行捉鬼的公司為市民們提供捉鬼服務的故事。《捉》是一部犀利的喜劇,劇本簡潔明快,演員比爾·墨瑞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第47名:《超時空接觸》1997

入選理由:被譽為史上最嚴謹的硬科幻電影之一,講述一位年輕的天文學家收到來自外太空的信號的故事。雖然虛構了一次人類接觸地外文明的奇特經歷,但科學的成分大於幻想,即使幻想元素也都建立在現有科學認知的基礎上。

第46名:《她》2013

入選理由:這是一部探討「親密關係」的電影,因人類都渴望親密關係,但是又對它害怕和抗拒;科技為溝通提供了便利,但也讓人們躲在它後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觸。

第45名:《第九區》2009

入選理由:《第九區》的影像風格真實粗糲,其中不乏限制級的血腥暴力鏡頭。同時本片也揭露許多在現實中人們不敢去正視的問題,如種族歧視、貧富差距、人與人關係的異化等等,在高度娛樂性的同時,又兼具了思想的深度。

第44名:《星際旅行2:可汗之怒》1982

入選理由:普遍認為,《可汗之怒》是大銀幕上《星際迷航》中最棒的一部,故事情節發展不拖泥帶水,高潮部分的情感爆發也流暢自然。同時這部電影也為之後許多娛樂電影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第43名:《全面回憶》1990

入選理由:影片不僅動作場面火爆,而且特技場面極大,尤其最後整個星球改造的場面在大銀幕上絕對是效果驚人。

第42名:《第五元素》1997

入選理由:無論什麼時候看都不會過時的科幻電影。呂克·貝松天賦異稟的想像力在電影中得到極致展現,無論是喬沃維奇在科技感十足的紐約城上空俯衝,還是動人心魄的外星人歌劇,都將觀眾帶入了一場離奇興奮的冒險旅程。

第41名:《極度空間》1988

入選理由:儘管影片效果粗糙,但概念超前,針砭時弊,內容涵蓋從大眾不平等到媒體操縱、假新聞到陰謀論的方方面面。

第40名:《機器人總動員》2008

入選理由:本片除了愛情主題外,也大膽諷刺了美國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環境破壞、消費主義、領導能力等問題。時至今日,《機器人總動員》仍被認為是皮克斯最大膽的作品。

第39名:《暗淡的星》1974

入選理由:約翰·卡朋特早期的一部低成本科幻片,怪咖版的《2001太空漫遊》。影片中處處充斥著卡朋特的冷幽默與惡趣味,在這一部由單白的對話和緩慢移動的畫面組成的電影中,一切都顯得荒誕而深沉。

第38名:《人體異形》1978

入選理由:影片的基本劇情衝突並不圍繞人類和外星生物展開,相反,它表現了「異化人」對代表自然人性的正常人的壓抑和加害,以及後者對前者的反抗和掙扎,這是一則關於人類自取滅亡的文化寓言。

第37名:《命運之門》2004

入選理由:這是一部需要編導與觀眾共同來完成的作品,在導演的敘事引導下,觀眾解讀其中隱晦的敘事線索,並逐漸進入一種介於偏執焦慮和頭暈目眩之間的狀態。

第36名:《盜夢空間》2010

入選理由:諾蘭利用豐富的細節、錯綜複雜的敘事創造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驚悚世界,帶領我們進入了一次引人入勝的科幻夢境之旅。

第35名:《天降財神》1976

入選理由: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的首部電影作品,橘紅的頭髮、妖冶的瞳色和消瘦的身材,由寶爺來扮演來自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星球的外星人再合適不過。

第34名:《銀河追緝令》1999

入選理由:《銀河追緝令》可以看作是對《星際迷航》的戲仿之作,諸多搞笑元素如蠢萌的外星種族、吵吵鬧鬧的「宇宙特攻隊」成員、與壞蛋外星人的大決鬥等都使本片呈現出諧趣的童真。

第33名:《宇宙靜悄悄》1972

入選理由:一名植物學家花費了8年的時間通過太空飛船保存著地球上帶出來的植物標本,而當接到命令要摧毀標本並返航的時候,他劫持了飛船。影片向我們從傳達出一個信息:無論風險有多大,人必須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第32名:《變種異煞》(千鈞一髮)1997

入選理由:本片把一個憂鬱未來世界展現在觀眾眼前,通過隱喻性的畫面(Jerome拖著毫無知覺的下肢向樓上攀爬,螺旋狀的樓梯就像人類基因鏈的幻化)駁斥殘酷的基因決定論,引導觀眾思考科技與自然社會的界限。

第31名:《地球停轉之日》1951

入選理由:影片擁有深刻的反思內涵,將高深晦澀的邏輯訴諸科幻文化中來表現,通過世俗化的語言來傳遞覺醒、改變和升華目的。

第30名:《侏羅紀公園》1993

入選理由:一部偉大的怪獸電影,由工業光魔所打造出來的好萊塢奇蹟。斯皮爾伯格懂得如何在片場創造出扣人心弦的場面,影片中大大小小的恐龍無不是當時新興的CGI技術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展示。

第29名:《人猿星球》1968

入選理由:一部帶有對冷戰、宗教、種族等現實問題思考的科幻片,不僅出色地構建了完整的世界觀,突顯猿族文明與人類對抗的主題,而且時間旅行作為敘事的重要元素也出現在影片當中。

第28名:《堤》1962

入選理由:短片《堤》科是幻片史中的一座里程碑。全片用完全靜止的畫面,模擬人類對往事的印象,講述一個世界末日後的故事。流暢凝練的剪輯鏡頭,配上如詩如夢的旁白語言,一段夢中破碎的記憶被描畫得觸目驚心。

第27名:《發條橙》1971

入選理由:庫布里克以華麗誇張的形式直白勾畫出所謂文明社會中大逆不道的異端形象,揭露出強權與個人意志,公德與個人私慾,「正義」與「暴力」的真面目。

第26名:《天外魔花》1971

入選理由:本片可以說是X檔案的鼻祖,講述了外星人複製小鎮居民,逐漸控制全城的故事。這部經典科幻片雖系一部低成本B級片,卻暗示當時麥卡錫主義橫行美國的從眾心態,具有警世作用。

第25名:《十二猴子》1995

入選理由:翻拍自只有28分鐘的《堤》,卻帶有濃烈的吉列·特里姆的個人化色彩,也帶有強烈的宗教和玄學色彩。故事講述了一個有關時間、瘋狂和感知世界的故事,在支離破碎的背景中探究了瘋狂、夢境、死亡和重生。

第24名:《機械姬》2014

入選理由:影片講述了老闆邀請員工到別墅對智能機器人進行圖靈測試的故事。這是導演亞力克斯·嘉蘭迄今為止所創作的最為緊湊和精彩的劇本,鏡頭剪輯簡潔酷炫,關於人與機器界限的迷思以及幾位主角的表演也引人入勝。

第23名:《人工智慧》2001

入選理由:這是庫布里克生前一直想拍攝,但因當時技術條件有限,終究未拍攝的作品。斯皮爾伯格繼承了庫布里克的遺願,並將其完成得如此精妙,它讓人類更加理解和愛這些未來的人工智慧。

第22名:《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2004

入選理由:一部充滿想像力、創造力的電影。導演用一種戲謔但又極其迷人的手法描繪了一個拼圖般的世界,那些拼圖都是每個人記憶深處的關於戀人的畫面,影片用獨特的方式重新組合,變成一個完整的戀愛故事。

第21名:《回到未來》1985

入選理由:《回到未來》是一部充滿懷舊意味的科幻喜劇,集合了科幻、浪漫、幽默、驚險、動作等元素,為我們展開了一段機器和人性交織的旅途。

第20名:《禁忌星球》1956

入選理由:本片是50年代最著名的科幻片之一,導演弗雷德·威爾科克斯製造出複雜玄妙的未來世界,比轟動一時的《星球大戰》早先了二十年。

第19名:《蒼蠅》(變蠅人)1986

入選理由:藉助電影特技,真實地表現了人蠅合一所帶來的恐怖,還塑造了一個柯南伯格式的典型英雄:固執、壓抑、對愛情的要求很高。同時反映了對美國在科學控制方面存在的弱點——失去控制的科學技術將人變成其發明的犧牲品。

第18名:《人類之子》2006

入選理由:從敘事、製作設計、攝影技術、表演到攝影,每個方面來看都是一部傑出的作品。它有著發自內在的驚人衝擊力,技術力量與人文感情的完美融合,以至於會讓你原諒其製作上的些許瑕疵。

第17名:《索拉里斯》1972

入選理由:一部極具哲理性的科幻片,雖然影片沒有大起大落,給人一種很平穩的感覺,但是卻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寓言。該片就像是塔科夫斯基對人類潛意識的一次深入探索,為人類精神歷程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一筆。

第16名:《終結者2:審判日》1991

入選理由:卡梅隆嘗試轉變的成功之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飽滿的角色、深刻的主題、豐富的內涵、劃時代的電影特效,堪稱90年代動作片的典範之作。

第15名:《潛行者》1979

入選理由:科幻片中的「異類」,它完全割捨了奇幻、情節性和冒險趣味,更是放緩了剪輯頻率,開啟了塔式創作的簡約路線,並遵循時間、場景和行為的三一律原則。

第14名:《月球》2009

入選理由:一部講述科技與人類之間異化關係的佳作。影片幾乎是山姆·洛克威爾一個人的獨角戲,有時候那個陪伴他的機器就是他自己。山姆和機器之間的關聯應該被看做是一個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認知自己的過程。

第13名:《黑客帝國》1999

入選理由:這部科幻經典之作思想深邃,不僅質疑生命的意義,還質疑生命的存在本身。同時還成功地融入了功夫、開創性的數字效果、對未來科技的恐懼、對工業技術的衝擊和粗獷的色調……這一切都使它成為90年代的終極電影。

第12名:《怪形》1982

入選理由:卡朋特在《怪形》中把恐怖的氛圍渲染到了極致:白雪茫茫的南極,相對封閉的人物線索和事件關係,一個靈魂附體的「怪形」,再加上觀眾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將會做什麼。整部電影流暢自然,視覺效果令人震撼。

第11名:《外星人E.T.》1982

入選理由:從孩子的角度去觀察流行於20世紀80年代的外星文化,用親情手法表現科幻這一印象中冰冷的主題,影片童話般的情節和寓言式的啟示讓觀眾笑中帶淚。不單是美國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第10名:《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

入選理由:該片在場面、人物、幽默和情感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影片的高潮段落——韓·索羅的壯烈犧牲和達斯·維德令人震驚的承認——仍然是電影史上最大的轉折之一。

第9名:《終結者》1984

入選理由:《終結者》中的特技鏡頭反映了影片的未來色彩,預示著此後科幻電影的發展方向,給人印象深刻,與眾不同的手法在科幻片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影片也將卡梅隆和阿諾的事業推向新的台階。

第8名:《大都會》1927

入選理由:默片末期科幻片的經典之作,藝術價值非常之高。犀利的思想性和壯觀的表現主義布景設計及特效,還有用人體組成的幾何圖形,使得影片成為德國電影黃金時代的代表作。

第7名:《妙想天開》1985

入選理由:一部具有黑色喜劇色彩的幻想作品。影片如同名著《1984》一樣,營造出一個荒誕不經但又令人不寒而慄的未來世界。這個看似秩序無比的世界,看似無憂無慮的世界,其實是一個高度集權高度刻板高度扼殺人性的世界。

第6名:《星球大戰》1977

入選理由:一部重新定義電影行業的流行傑作,在技術上的創新震撼人心。哈里森·福特憑藉此片一夜之間成為超級巨星、而達斯·維達甚至進入辭典,成為美國大眾文化里無可取代的反派角色。

第5名:《異形2》1986

入選理由:《異形2》使得異形這個系列由一個異形的新奇感轉化為外星生物對人類進攻的大規模性的驚訝。本片視覺效果堪稱一流,其美工設計帶有卡梅隆電影所一貫具有冷冰冰的機械審美快感。

第4名:《第三類接觸》1977

入選理由:全片沒有廉價的恐嚇,也沒有人類與外星人之間激烈的飛船大戰,只是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交流的故事。儘管如此,斯皮爾伯格卻將本片拍出了一種近乎宗教般的狂熱氣氛,科幻場面更是氣勢驚人。

第3名:《異形》1979

入選理由:《異形》重新定義了科幻恐怖片這一亞類型,其美學風格和隱喻手法更是在其後的三十多年裡,直接導致了《怪形》、《鐵血戰士》等一大批戲仿作品的誕生,在《黑客帝國》、《移魂都市》等片中也能看到其深遠的影響。

第2名:《銀翼殺手》1982

入選理由:80年代最為優秀也最具代表性的科幻電影,除了壯觀的視覺效果外,影片更包孕著強烈深邃的人文內涵。它不僅僅是一部反烏托邦動作片,更是一次對於生命意義、人類道德、記憶、自然等永恆母題的自省與審視。

第1名:《2001太空漫遊》1968

入選理由:自1968年問世以來,《2001太空漫遊》從未丟失其「最佳科幻電影」的桂冠。這部漫長晦澀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時又極其璀璨震撼的電影,其實已經脫離科幻電影的範疇,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

以上就是《Time out》最新選出的100部科幻電影,你看過幾部?最喜歡哪部?或者發現了槽點,歡迎留言和時光君互動!

【時光福利】

馬可·穆勒 電影課招募中!掃碼就有機會與威尼斯電影節前主席當面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time時光網 的精彩文章:

《超級的我》特輯揭秘如何白日造夢
反家暴《監護風雲》終極預告海報雙發

TAG:Mtime時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