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白起殲滅40萬趙軍揚名千古,但也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長平之戰白起殲滅40萬趙軍揚名千古,但也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的確,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國古代更是有著無數次戰爭。赤壁之戰,邯鄲之戰,官渡之戰,垓下之戰,巨鹿之戰等等等,這些戰爭都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戰爭的結果若是更改,中國歷史也會重寫。

在如此多的戰爭里,最有名的當為赤壁之戰,畢竟羅貫中完全把諸葛亮寫活了,借東風雖然為假,但也足以讓諸葛亮以及赤壁之戰變得廣為人知。而最血腥的戰爭,當為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之所以血腥,是因為死了起碼有四十萬人,還都是被秦軍活埋,這一切都要歸根白起的命令,這也成為了白起最值得詬病的一點。

長平之戰對於趙國的打擊也是十分嚴重的,他們國家可以說經此一戰後國內已經沒有了多少青壯男子,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那麼白起為何不趁機行事,一舉將趙國滅國呢?

首先,這個想法白起是有的,但白起畢竟只是將,而不是王,他依舊需要聽從秦王的命令。范雎當時是秦國的丞相,這個人有些野心,而且跟白起關係不是很好,蘇代帶來了重金賄賂范雎,使范雎幫忙在秦昭襄王面前說了很多好話。正因此,秦昭襄王下令,同意趙國割地賠款,也讓白起不再進攻。其實白起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卻沒有得到什麼嘉獎,反而換來了秦昭襄王的忌憚,因為當時白起已經勢如破竹,一路連勝,在軍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功高蓋主是歷代武將最大的悲哀。

就這樣,白起只能聽令,不再繼續進攻趙國,趙國也終於可以苟延殘喘。而另一方面,秦王對白起是愈加不信任,所幸就不再任命其為前軍主帥,而是讓白起待在後方一直待命。

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趙國也沒閑著,開始繼續培養新兵,並且派出了多名使者前往楚國魏國等國請求支援,毛遂自薦這個故事便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

在看完長平之戰趙國將士們的下場後,這幾個國家早就心有餘怵,明白了秦國此刻勢大,絕對不是他們一家所能擋。於是這幾個國家聯合起來,開始跟秦國對抗,如此違約不割地賠款,自然令秦昭襄王十分不爽,於是他派出了王陵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伐趙,直奔趙國的首都邯鄲,也就是現如今的河北地區。

這場戰役兩方打了很久,王陵久攻不下,後來秦昭襄王無奈,只能動用白起再次上陣,結果白起卻因為之前的失望而不願過問此事,便推辭說有病。本就對白起忌憚的秦昭襄王算是找到了機會,於是他逼白起自盡,一代戰神就這樣死的不明不白。

在此期間,又有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大敗秦軍。於是秦軍在此處折兵損將,死傷了大概二十萬人,雖不至於令秦國傷筋動骨,但也阻緩了秦國一統六國的腳步。若是秦昭襄王能夠聽從白起的話,繼續挺進,趁別的國家還沒有結盟之前將趙國滅國,那可能統一六國就輪不到秦始皇了。

但很可惜,歷史就是歷史,秦昭襄王一生中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殺了白起。而且趙國也是有幾員大將的,戰國時期四大戰神,廉頗跟李牧都是趙國的,並且在李牧回到趙國後,可謂是李牧不死,趙國不亡,接連大敗秦軍。

所以,雖然長平之戰白起下了一手好棋,但秦昭襄王卻把棋給走毀了,最終導致趙國苟延殘喘四十多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明朝官員的收入來自哪裡?俸祿只佔極少一部分,其他創收方式繁多
劉伯溫到底有多厲害?朱元璋將他比作張良,民間譽為在世諸葛亮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