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一掌參和手掌參的辨識區別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一掌參和手掌參的辨識區別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植物一掌參手掌參的辨識區別

花木君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現在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一些傳統的中藥材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其中有一種保健滋補的野生藥材,經常被當成保健品服用,那就是手掌參

手掌參(學名:Gymnadeniaconopsea (L.) R. Br.),又稱手參、掌參、手兒參、佛手參等,為蘭科、手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塊莖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時白色,後呈黃白色;莖直立,基部具淡褐色葉鞘;莖生葉4~7,枚,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抱莖,先端漸尖;穗狀花序頂生,長6~15厘米;花多數,粉紅色或淡紅紫色,苞片橢圓狀披針形,外花被片長圓狀卵形,中央花被片內凹,側花被片下彎,內花被片2,廣卵形,偏斜;唇瓣長寬相等,菱形,三淺裂,裂片近於卵形而鈍,中央裂片較長;蒴果長圓形,種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

手參屬共同的特徵就是塊莖1到2枚,肉質,下部成掌狀分裂,裂片細長,頸部生幾條細長、稍肉質的根,因為形狀頗似手掌,因而得名,還有為了寓意吉祥,因而叫「佛手參」。全屬約有10種,我國有5種,分別為角距手參、手參、西南手參、短距手參(粗脈手參)、峨眉手參,而常用的中手掌參藥材是採用手掌的塊莖,也有用短距手參的塊莖。

手參屬大都分布在西南,而其中手參分布最為廣泛,分布在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等地。手參雖然分布較廣,然而一般以產於西藏青海等地為佳,因為塊莖生長緩慢被人們稱為「不老草」

手掌參作為藥用比較久遠,在很多少數民族的地方葯志中都有記載,諸如滇葯、納西藥、普米葯、藏葯、蒙葯等都詳細記載了手掌參的補腎益精、理氣止痛之效。近些年隨著少數民族藥典的開發和利用,手掌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手掌參知道的人較多,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參,名稱和手掌參相近,並且相對於手掌參,更加珍稀,是我國特有的植物物種,那就是一掌參

一掌參(學名:Peristylusforceps Finet),為蘭科、闊蕊蘭屬多年生植物。植株高15-45厘米,塊莖肉質,卵圓形或長圓形,不裂,頸部生幾條細長的根;莖直立,被短柔毛,基部具2-3枚筒狀鞘,其上疏生3-5枚葉;葉片狹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具多數花,圓柱狀,長8-18厘米;花小,綠色;花苞片直立伸展,披針形;花期6-8月。

一掌參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分布於甘肅東南部(文縣)、四川、湖北西部、貴州、雲南、西藏東南部(察隅),生於海拔1200-3400米的山坡草地、山腳溝邊或山坡櫟樹林下。

一掌參

一掌參了解的人不多,由於根莖頗似手掌參,再加上西南一帶有用根莖作為藥材的傳統習慣,因而一掌參經常被挖掘作為藥材使用,再加上分布地相對狹窄,因而近些年出現種群退化,面臨瀕危,因而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保護級別為國家Ⅱ級瀕危。

一掌參

手掌參

一掌參和手掌參,一字之差,確實不同的物種,然而經常被混淆,因而我們把這二者的區別介紹如下:

【種屬不同】手掌參屬於蘭科手掌參屬;一掌參屬於蘭科闊蕊蘭屬。

【根莖不同】手掌參塊莖4~6裂,頗似手掌;一掌參不開裂,然而一掌參有幾條鬚根。有些人容易混淆。

【植株不同】手掌參植株較高,一般在30厘米以上,可達80厘米;一掌參較矮,大多在40厘米以下。

【花色不同】手掌參花色粉紅色或淡紅紫色;一掌參花小,綠色。這是花期最明顯的區別。

【保護不同】手掌參分布廣泛,從華北到西北西南都有分布,資源豐富;而一掌參分布相對狹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一掌參

手掌參

手掌參和一掌參,雖然其貌不揚,然而其主要效用都在於中藥材上,在不少保健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有手掌參的成分,也經常被中醫推薦。一掌參雖然名不見傳,然而就其珍稀度來說,比較稀少,而且是我國特有的瀕危植物,因而,我們要妥善保護野生資源,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滅絕。

一掌參

手掌參

2019-8-27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父親節詩詞擷拾:王維的《觀別者》感人至深
中國插花藝術的文化簡史淺談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