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燈光錯、音樂錯、咖啡不對,寫不出來;都調整好了,沒心情了,大編劇原來也是凡人

燈光錯、音樂錯、咖啡不對,寫不出來;都調整好了,沒心情了,大編劇原來也是凡人

「我齣劇本集有一個小小的動機,希望大家更重視原創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我希望劇本合集可以鼓勵許多從事戲劇創作的年輕人。大家對我的印象也可以慢慢轉移,從純粹的導演轉為『編劇、導演』,總之能更重視編劇。」藉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賴聲川劇作集》之際,編劇兼導演賴聲川近日分享《暗戀桃花源》《圓環物語》《紅色的天空》《十三角關係》《如夢之夢》《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如影隨行》《寶島一村》《水中之書》等作品的創作故事。

「創作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從第一頁寫起,不知道寫到哪,最後卻要像建築,搭起來要很完美。」賴聲川的作品有隻有兩個人在說相聲的,也有8個小時讓觀眾坐在舞台中間的,各種各樣,「每次碰到一個題材,我不會開始想怎麼處理,而是先去聆聽這個題材本身帶給我的信息,再去處理。來我們劇場的演員好像也都很習慣甚至會在期待什麼時候會改詞。」

1984年,賴聲川與李立群和李國修創團「表演工作坊」,第一部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一炮而紅,用相聲劇形式,讓相聲傳統再次走進人們的生活。兩年後問世的《暗戀桃花源》,由丁乃竺、金士傑、李立群、顧寶明等出演,空間並置的悲喜兩團之爭的故事,成為了直至今日都具備實驗性並且雅俗共賞的劇作。此後,賴聲川不斷用原創作品撼動傳統,重新創造新的劇場概念和形式。此次劇本集內包含的作品都極具代表性:1987年,結構取自二十世紀奧地利作家阿圖爾·施尼茨勒《循環曲》的《圓環物語》一口氣上演36場,打破《暗戀桃花源》演出記錄。賴聲川用循環的結構,以及「六度分離」原則,寫出市井的七個故事,在循環與旋轉的舞台中,哭笑中看到都市男女的迷茫與焦慮;「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紀念作品《紅色的天空》,用倒計時形式給觀眾時間流逝的恐慌,並以此進入本劇的老人院場景,與台上的老人們共同迎接生命的結束。

時隔一年,他再推出向電影大師伍迪·艾倫致敬的作品《十三角關係》,用現實手法描寫人們在媒體上看到的八卦帶來的「超現實世界」。而在《如夢之夢》問世前,人們不會想到有一種劇場形式可以是「環繞」的,演員圍繞觀眾表演。該劇靈感源自賴聲川的一次印度旅行,他看到修行的人圍繞佛塔順時針繞行,中途有人加入,有人離開。就在這個下午,賴聲川著手創作探討「生死」的八小時《如夢之夢》。

「今年六月剛演完的《幺幺洞捌》里,我替倪妮飾演的作家寫的台詞,其實是我本人的寫照。」賴聲川自嘲,「『你這個作家就是需要正確的時間、飲料、傢具』,講的是我自己。我曾經是這樣的人,開始寫作的時候什麼東西都要對,燈光錯、音樂錯、咖啡熱度不對,寫不出來,等都調整好了沒心情了,休息一下。」

一陣笑聲過後,賴聲川強調,外物並沒有那麼重要,「阻擋創意最嚴重的是我們對東西貼了標籤,什麼東西貼了標籤就不能共用了。創意是天馬行空,沒有標籤,什麼都可以和別的結合在一起。怎樣自由地將東西結合在一起,有一個自然的法則。做作品,到最後要聆聽作品本身,它會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是送給好友張曉燕的禮物,用一個奇幻的外星人的故事,帶剛剛失去愛人的張曉燕走出痛苦的陰霾,也同時創下了首輪演出遇到非典疫情,劇場千人戴口罩看戲的壯觀場面。再一次討論到生死,是在2007年的《如影隨形》。在虛實變換的場景里,由家庭、金錢、婚姻、親子、友誼交錯中帶人自省,探索生死的意義。一年後,賴聲川與王偉忠做出了《寶島一村》用劇場書寫著歷史。而《水中之書》劇本的完成是受香港話劇團之邀,寫了一出關於「什麼是快樂」的戲。

「我們未來要走向創意之路,近年來全世界劇場導演重新詮釋文本的嘗試頗為受矚目,以至於原劇作以及劇作家容易被忽略。但沒有原始劇本也就不可能有重新詮釋或解構的機會。」賴聲川說,走向經久不衰的文化傳承之路,原創絕對不可忽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3名男子密謀搶劫女老闆未得逞,剛碰頭就被抓獲!上海警方如何對犯罪未卜先知?
垃圾分類「神曲」走紅,網友:「魔性洗腦」挺實用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