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家:美國貿易霸凌主義無法擊垮中國

專家:美國貿易霸凌主義無法擊垮中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李司坤】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在中美經貿問題上頻繁做出驚人之舉。既8月24日宣布將提高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稅率後,特朗普還在推特上下令美國企業撤出中國。特朗普大肆升級貿易戰的做法引起了多家海外媒體的恐慌。27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辦的「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勢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紛紛對美國政府近期的貿易霸凌行徑予以抨擊,並認為中國有奉陪到底的底氣。

一、「見過出爾反爾的,但沒見過三番五次出爾反爾的」

在當天舉行的研討會上,多名學者對美國近期在中美經貿談判過程中的做法進行了集中批判,「出爾反爾」「貿易霸凌主義」是會場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辭彙。

「可以說,我們見過出爾反爾的,但我們沒見過這麼明目張胆、三番五次出爾反爾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在發言中稱,他表示,必須承認我們對於美國這種完全無視國際規則,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貿易霸凌主義估計不足,「事實證明,這屆美國政府已經徹底不顧自己的國際形象,完全拋棄了自己主導建立的國際規則。」

持相同看法的還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戴長征,他認為,美國的出爾反爾已經「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給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造成了巨大的損壞。這位學者將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做法形容成「一頭公牛闖入瓷器店」,肆意踐踏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和既有貿易規則,將被證明是「根本不理智的魯莽和霸道的行為」。

「從歷史上看,美國有大國霸凌主義做法的習慣,」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談到,在國際法和美國的國內法發生衝突的時候,美國會傾向於棄國際法於不顧,以它的國內法為主,「這就是大國霸凌的最典型的做法。」

在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看來,特朗普政府近年來施行的貿易霸凌主義做法,實際上是一種不斷達成其目標的手段。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把我們認為應該是至高無上準則的秩序和法律都視為兒戲,視為其可以獲取更大單邊利益的一種手段。他認為,特朗普政府這樣的做法「超出了我們的預想,不斷地挑戰我們認知的底線和人類文明的底線。」

二、特朗普不僅要學點歷史,還要學點基礎經濟學知識

儘管特朗普政府不斷通過揮舞貿易霸凌主義的大棒來擊穿人們的認知底線,但在在場學者們看來,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根本無法擊垮中國。

「特朗普需要學一點歷史,他的歷史知識太貧乏了。」霍建國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別說現在,當年新中國剛成立,經歷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是非常弱的,那個時候我們都敢打,更不用說現在了。」他指出,中國現在已經今非昔比,現在要打,那真的奉陪到底,中國是有這個底氣的。

「中國已經看清了這一點了,所以他(特朗普)再施展這一套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洪俊傑則認為,特朗普不僅僅要學歷史,還要學一些「基礎的經濟學知識」。

洪俊傑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在全球價值鏈當中處於核心和樞紐地位,中國還在全球三大生產網路中最重要的東亞生產網路內處於核心地位。此外,中國不僅引領著發展中國家的價值鏈環流,也在發達國家的價值鏈環流中處於核心的樞紐地位。

「中國不發動貿易戰,但是我們不畏戰,而且有強大的能力和意志進行反制。」洪俊傑說。

在更多的學者看來,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霸凌主義以及升級貿易爭端之舉終將反噬美國自身的利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指出,美國希望通過升級貿易戰與中國經濟最終脫鉤,這嚴重衝擊了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也不得不為此付出更高的成本和費用。對於特朗普在推特中號召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市場,回到美國的做法,桑百川將其稱為「昏招」。「這與契約自由,選擇自由的市場經濟根本是矛盾的,由此也必然喪失美國的立國之本。」桑百川說。

同樣認為特朗普政府當下行徑在傷害美國立國之本的,還有趙忠秀。他在發言中強調,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全球性的價值鏈、生產鏈和分工鏈實際上是融一起的,這是全球化的大勢所趨,」他說,「世界分工和經濟聯繫的存在,是美國賴以強大的基本條件,離開這一條件,美國的衰落就成為必然。」趙忠秀評論道,特朗普的政策,只能作為「歷史的一股逆流」。

三、為了維護國際經濟秩序,付出代價和成本是值得的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以及來自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在屠新泉看來,只要我們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始終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霍建國認為,如果中美在貿易問題上陷入持久戰,保持我們經濟的韌性和迴旋餘地則顯得尤為重要。他說,只要我們把外貿外資穩定了,就有足夠的迴旋餘地,打到現在,我們的外貿外資基本上還是相對穩定的。

「儘管特朗普現在宣揚美國要撤資了,但最終決定撤與不撤是取決於我們的。」霍建國指出,只要我們有一個公平競爭的、法治的、國際化的環境,跨國公司出於逐利的考慮,是不會搬走的。

除了做好自己的事,也有在場學者提出,國際社會應團結起來致力於捍衛多邊經貿規則。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指出,在世貿組織未來的改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就是如何協調成員國的國內法與國際法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避免一國以自身國內法進行長臂管轄,破壞全球的多邊貿易體制。「這是給世貿組織所有成員出了一個大難題。」

桑百川則呼籲,國際經濟秩序、規則需要各國共同維護,多邊經貿規則需要各國共同遵守和完善。「當個別國家肆意踐踏多邊經貿規則,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的時候,需要去制約。」他指出,貿易戰必然兩敗俱傷,中國的反制同樣有代價,有成本。但是為了推動經濟全球化,為了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經濟規則,付出必要的代價和成本是值得的。「中國的反制是對濫用貿易保護主義的有效回擊,是維護多邊經貿規則和世界經濟發展權益的正義選擇。」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莫迪取消印控克什米爾「自治」,學校留作業讓11歲學生給總理寫「感謝信」
馬來西亞對華特使陳國偉:中馬關係進入最好時期 中美貿易戰站中方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