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林書豪加盟北京首鋼!他會成為下一個馬布里嗎?

林書豪加盟北京首鋼!他會成為下一個馬布里嗎?

北京時間今晚,北京首鋼隊官宣林書豪與球隊正式簽約,他將以外援的身份正式成為俱樂部註冊球員並代表俱樂部參加新賽季的CBA聯賽。

林書豪終於下定決心,新賽季他將正式登陸CBA,加盟北京首鋼男籃!

其實雙方之間的緋聞傳了已經有一周多的時間。在此期間,關於林書豪是否加盟北京隊,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有媒體報道稱,林書豪「無限接近」北京隊,但球員的經紀團隊表示,書豪尚未與任何一支CBA球隊達成簽約意向。

過去一段時間,開啟中國行的林書豪被問過最多的問題也是:「真的要加盟北京隊?」對此,書豪本人的回答是:「只有我自己說的才是正式消息」。

而就在今天,林書豪與北京首鋼隊正式簽約,他將以外援的身份正式成為俱樂部註冊球員並代表俱樂部參加CBA聯賽。

今年夏天是林書豪近些年最艱難的一個休賽期,剛滿31歲的他始終沒有收到NBA球隊的報價。在這種情況下,CBA和歐洲聯賽成為了他最有可能前往的下一站,而對於書豪而言,中國這片更熟悉的土地,無疑更有利於他的發展,他也多次公開表示願意來到CBA。

據了解,今夏追逐林書豪的CBA球隊不在少數,但在所有球隊中,北上廣三個地區的球隊顯然對林書豪更具吸引力。畢竟對於任何一名球員來說,除了球隊實力和合同收入之外,在更大的市場提升自身價值,也是加盟一支球隊時考慮最關鍵的因素。

而在北上廣地區的球隊中,北京首鋼對林書豪的追逐極具侵略性。有媒體報道稱,北京隊為林書豪開出的是一份稅後年薪300萬美元的合同,這個數字也創造了CBA外援的最高身價;其次,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也有助於林書豪繼續擴大自身影響力,尤其是在他與本土運動品牌簽訂合作協議之後,非常需要藉助一個更大的平台打開市場。

此外,北京隊陣中也有林書豪的老朋友,球隊氛圍和磨合不成問題。翟曉川是書豪在中國最好的朋友之一,兩位大外援也都和他當過前隊友——2010年,尤度和書豪同一年參加NBA選秀進入勇士;2017年,漢密爾頓和書豪一同加盟籃網。

最後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林書豪和北京隊彼此成就的一點,就是球隊具備爭冠實力。馬布里離開之後,北京首鋼過去兩年的成績從第七上升至第五,但始終無法更進一步。而此時,距離球隊管理層喊出的「三年爭冠」的口號,只剩下最後一年。外援和本土陣容的不足讓管理層看到了上限,下定補強的決心。

上賽季季後賽被深圳隊完成0比2神奇逆轉之後,首鋼籃球俱樂部董事長秦曉雯在賽季總結會上表示,失利之後的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痛定思痛,休賽期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補強,明年走的更遠。於是接下來的休賽期,北京隊在保留現有主力陣容之後,最早進行的一筆操作就是,放棄組織能力出眾,但終結能力有限的阿隆·傑克遜,尋找能夠提升球隊上限的小外援人選。

作為一名NBA輪換球員,林書豪的到來讓無數人對北京隊有了更大的期待。不少人認為,在「遼粵疆」三足鼎立的局面之下,北京隊有可能是另一支有希望衝擊總冠軍的球隊,在引進周儀翔、李佳益兩名本土球員,重金儲備三外援之後,「三年爭冠」終於不再是一個虛無的口號。

除了提升球隊實力之外,北京隊簽約林書豪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就是拯救五棵松的票房。

「四年三冠」王朝落幕之後,五棵松的上座率已經呈現下滑的趨勢。2017年夏天,北京首鋼和馬布里不愉快分手,很多球迷表示不再去五棵松看球,導致主場票房十分慘淡。不少北京媒體也在呼籲,真的希望球迷能重新走進五棵松,希望能再次看到輝煌時期的球市。

但現實情況是,過去兩年俱樂部一直花著1.8萬人的租金,場場只能坐5000多名觀眾,擱誰都不這麼花錢,更何況首鋼是一家大國企。恰好今年北京隊和五棵松的租約到期,雙方就各自現階段的需求進行了溝通,但在談判過程中出現了分歧。據知情人士透露,首鋼方面想降低租金價格,但五棵松方面也有苦衷,場館本就幾乎沒有利潤收入,再加上前兩個賽季慘淡的上座率,如果再降低租金,虧損無疑更嚴重。

由於和五棵松的談判不太順利,北京隊也做了新賽季可能搬回首鋼籃球中心的打算,秦曉雯早在賽季結束的時候也說過:「回到小場館也挺好的,如果常規賽7000人座位,大家滿滿當當坐滿,也是很好的體驗」。但此舉引起很多北京球迷的不滿,甚至有媒體人表示,這是一種倒退!

確實,儘管回到自家的首鋼體育中心有利於俱樂部短期止損,但並不利於未來的發展。首先,五棵松是中國籃球的聖地,是見證過北京隊首冠的福地,在這座場館裡打球是每一名球員的願望。第二,首鋼籃球中心位於西五環外,交通極為不便,而五棵松位於黃金地帶,周邊配套設施齊全,觀賽體驗和服務水平更高,更有利於吸引球迷。

此外,北京首鋼還有來自同城球隊北控男籃施加的壓力。這個休賽期,北控男籃先是更名為北京紫禁勇士,隨後請來馬布里挂帥,簽下包括孫悅、孫桐林、高尚、王少傑在內的6名國內球員,組建弗格、德爾加多和桑尼的三外援組合,球隊實力和關注度迅速提升,有望和首鋼隊搶奪市場,直接衝擊老大哥的地位。

最終經過多方面因素考慮,首鋼俱樂部還是和五棵松達成了續約協議,此前雙方擔心的上座率問題,也隨著林書豪的加盟迎刃而解。無論實力,形象還是名氣,自帶流量的林書豪都是明星級別的存在,他在中國的球迷群體相當龐大,不僅是拯救五棵松票房的一劑猛葯,甚至能帶動整個CBA上座率的提升。

林書豪會是下一個馬布里嗎?

加盟北京隊,看起來是林書豪當下最好的選擇,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首鋼的實力和北京的市場,都是吸引他加盟的重要因素。但來到這座城市的這支球隊,同樣意味著林書豪需要背負巨大的壓力。林書豪會是下一個馬布里嗎?

在北京,任何一名小外援都無法逃避被球迷拿來和城市英雄馬布里比較的話題。過去兩個賽季,頂著「馬布里接班人」頭銜加盟的阿隆·傑克遜一直備受質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能力不如馬布里。當然,這樣的比較本身是不公平的,但這就是一名球員需要承受的壓力。

現在的林書豪同樣如此,甚至有可能面臨更大的輿論聲音,因為他打過NBA,他在那個更高的舞台上證明過自己,所以球迷有理由期待:林書豪,是不是下一個馬布里?

說實話,林書豪和馬布里確實有不少共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背景——他們來到CBA都是因為被NBA放棄,但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被那個環境拋棄。

當初效力尼克斯的時候,馬布里的父親在看台上突發心臟病,但球隊並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在場上的馬布里,等到他賽後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父親已經因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因為這件事,馬布里與主教練伊賽亞·托馬斯撕破臉,和家鄉球隊尼克斯徹底決裂。然而,悲痛萬分的馬布里沒有得到體諒,他被紐約媒體抹黑成球隊毒瘤,被自家球迷怒罵,於是才有了馬布里在直播中吃凡士林,徹底墜入深淵。

林書豪也是一樣。在之前那次將近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書豪低著頭強忍著淚水:「我感覺自己被NBA放棄了,我覺得自己配不上的總冠軍。真的好難,人生真的好艱難。」

在NBA的這些年,書豪一直不被重視,並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很難改變別人的刻板印象。2010年選秀前期,林書豪的動態體測數據很出色,根據火箭總經理莫雷的模型預測,書豪可能在首輪第15順位被選中。但莫雷沒有相信自己的模型,其他球隊的管理層也不相信他能有這麼好的運動能力,於是書豪遺憾落選。莫雷說了一句很殘酷的話:「可能只是因為他是一個亞洲人。」

即便是在「林瘋狂」時期,火箭為書豪開出一份3年2510萬美元的合同之後,母隊尼克斯可以決定是否匹配,但當時書豪的兩位隊友安東尼和J.R.史密斯都表示,希望尼克斯放棄他。

大到身旁的隊友,小到球館的安保,儘管書豪和他們一樣都是美國人,但這就是一名黃皮膚黑頭髮的球員在籃球場上遭遇的種族歧視,從小到大從未改變。

與馬布里一樣,同樣是NBA棄兒的林書豪如今來到CBA,他也憋著一口氣要完成自我救贖,而且書豪比老馬有個優勢:得天獨厚的語言能力和文化背景。他是炎黃子孫,相比於其他外援,他能更容易融入進球隊,和隊友建立更好的默契。

前幾天,馬布里也在微博上表示:「CBA將會因為林書豪為首鋼打球而變得更加受歡迎,這對於整個聯盟來說都是好事情,我認為林書豪很快就能學會北京話。」

但林書豪也有自己的劣勢,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他來到CBA的原因。首先,馬布里是96黃金一代的4號秀,是紐約籃球的重要人物,是曾經的頂薪球員。而書豪只是一名落選秀,靠著努力和機遇上演了「林瘋狂」,兩人的天賦和能力有著不小的差距。

其次,當年馬布里32歲加盟CBA,比書豪還大一歲,但你不得不承認,黑人球員的身體和強度確實比黃種人強,老馬一直打到了41歲。而且在來到CBA之前,馬布里基本沒有受過什麼大傷,而書豪遭遇的都是左膝半月板撕裂、右膝髕骨肌腱斷裂這種致命傷。

《紐約時報》著名記者馬克·斯坦恩說過,林書豪已經31歲了,他的移動能力今非昔比,而控球後衛對這項能力的要求又很高,導致書豪的價值大幅度下降。某位業內人士也對筆者表達過對林書豪的擔憂,CBA小外援的一項基本要求就是耐用性,每場至少要出戰40分鐘左右,林書豪的身體能在對手的重圍下承受住這麼高的負荷嗎?

別忘了,接下來的這個賽季是實現北京隊「三年爭冠」目標的最後一年。林書豪是拯救五棵松球市的救星,他也被視為率領北京隊重塑輝煌的關鍵人物。

作為CBA歷史上最偉大的外援,馬布里的成就和影響力確實很難被超越,但林書豪來到這裡加盟了這支球隊,就要承受這樣的比較。

當然,相信書豪肯定也做好了準備,就像他之前說過的那樣:「我認為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恰恰是內心強大的有力證明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競爭對手紛紛掉隊,恆大坐收漁翁之利登頂
胡梅爾斯回多特,一筆「三贏」的交易?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