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人北上購物升溫 換城消費擦亮「成色」

港人北上購物升溫 換城消費擦亮「成色」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8月的一個周末,深圳大雨,但在羅湖區筍崗的文具玩具批發城裡,依舊人頭攢動。

「這裡的東西便靚正,我們周末都會經常來逛。」在批發城,記者看到不少來自香港的消費者,從沙田來的陳阿姨買了滿滿的一大包日用品,「這裡的毛巾20元3條,非常划算。不要以為香港什麼都便宜,也是要看類別,其實很多日用品在深圳的價格更低,品質也不錯。」在批發城外的停車場,記者也看到不少深港兩地車牌的車。

在筍崗藝展中心以及周邊的傢具建材城,記者都看到不少前來購物的香港消費者。「香港量尺、深圳下單、香港送貨、香港安裝」,在許多家居賣場都能看到這樣有針對性的宣傳字眼。而在筍崗,還有不少香港人投資開設的家居裝修設計店。「相對於深圳,香港的工藝品和傢具建材價格都較高,像我買的這款無葉風扇燈,香港賣1980港元,筍崗這裡賣不到1000元人民幣。」而在筍崗藝美家燈飾中心開店的王經理告訴記者,自己店的月營業額有近30%來自香港的客戶。

與一般的中高端商業綜合體不同,筍崗的文具玩具批發城、外貿服飾城以及各種家居建材城都是由過去的倉庫改造而成,雖然環境看上去沒有那麼「高大上」,但相對低廉的租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這裡的商品價格顯得更具性價比,而這種消費模式也符合一般香港市民的購物習慣。「這裡很像香港一些老城區的小店,品類齊全價格不高,我們經常上來淘寶。」從九龍塘開車來購物的吳先生告訴記者。記者也隨機採訪了多位在外貿服飾城開店的老闆,他們都表示最近從香港來購物的消費者多了起來。

「我們坐地鐵從羅湖海關過來,幾分鐘就通關了。」陳阿姨告訴記者,但表情顯得有些無奈,這種「便利」的通關情況並不是她想看到的,「以前暑假過關肯定會大排長龍,近期香港發生的遊行示威和激進暴力活動影響零售市道,我們也很擔心。」

零售業作為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佔香港GDP的4%左右,直接聘用超過27萬名員工,與其他相關行業如進出口貿易及批發、住宿及膳食服務等共創造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近日一系列遊行示威和暴力活動,對香港零售業造成連鎖影響。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網誌表示,過去兩個月持續出現的示威活動增添零售市道壓力,有部分商鋪間歇性暫停營業,市民日常生活和消費受影響,香港國際形象受損亦削弱了外國商旅和資金到港意欲,訪港旅客人數反映了這個情況。香港零售商管理協會表示,零售商在營運成本高昂及收入銳減的情況下,承受龐大的現金流壓力。如果情況持續惡化,預計不少零售商或會裁員甚至結業。

其實,從一些零售商的業績或許也可以看出端倪,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此前公布4月至6月底的業績,集團整體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下跌10.8%至18.861億港元,期內港澳市場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按年下跌12%,同店銷售也大跌15.3%。

除了一般的中低端消費市場,一直以來業內素有「亞洲奢侈品市場看香港,香港奢侈品零售看海港城」的說法。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置業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海港城商場今年以來遭遇挑戰,總銷售額下跌1%至184.97億港元。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各大奢侈品牌、高端美妝品牌紛紛進軍內地市場,積極布局電商平台,此前香奈兒美妝入駐天貓即是一大標誌性事件,內地與香港奢侈品價差正在縮小,內地奢侈品消費或迎來更大的增長動力。

過去,內地遊客赴港消費的熱度已經不是什麼新聞,甚至有深圳市民會跑去香港「買菜」,但港人北上購物所帶來的消費力其實也不容小覷。筍崗商圈或許只是一個縮影,深圳正在補足消費短板,大力促進消費卻是不爭的事實。

公開數據顯示,每年共有1億人次、850多萬車次經羅湖區的口岸往返深港兩地。如果算上深圳各區所有的口岸,這個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消費潛力」相當可觀。無論是深圳還是香港,消費「成色」都將越來越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中裝建設:擬聯合設立建築裝飾業區塊鏈金融平台
G7峰會前 美歐陷關稅「口水仗」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