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竇應泰:獲釋戰犯張鐵石之死

竇應泰:獲釋戰犯張鐵石之死

如今,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熱播,筆者不禁憶起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期間,發生在香港的國民黨獲釋戰俘張鐵石自殺事件。

獲釋十戰犯赴港恰遇蔣介石舉喪期

1975年6月初的香港,「國民黨十戰犯回台受阻案」一度沸沸揚揚。剛剛有所降溫,不料《明報》獨家刊載的一條新聞,再次成了輿論焦點:十戰犯之一張鐵石已在香港自殺身亡。《明報》的消息說:「目前獲中共特赦釋放、自願來港往台灣的十名前國民黨將官,因申請入台證問題滯逾半個多月後,其中一人突於昨午在彌敦道富都酒店自縊葬命。此事發生後,在港左右派人士均表震驚,而其他九人亦博驚不已。據說他留有遺書,傳其中一句是對『赴台已感絕望』……」

張鐵石此前混雜在10名獲釋戰犯中間,並不引人注目。如今猝死於香港,媒體忽然以顯著版面介紹他:「張鐵石61歲,遼寧省鐵嶺人,前國民黨第六十八軍政工處上校處長,他剛從大陸來港時,有香港記者曾經採訪過此人,當時張鐵石對回台和親人會面態度樂觀……同時,張鐵石也和其他九名獲釋人員一樣,稱讚共產黨對戰犯改造政策的勝利……」香港人從這些有限的報道中,了解到張鐵石獲釋後,與其餘9名戰犯一樣,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儘快回到台灣,他們思念親人的夙願並非始於一日。這也是在獲釋時,他們為什麼放棄大陸給予的優裕待遇,毅然要求返回台灣的主要原因。後來,撫順戰犯管理所所長曾回憶:在押期間的張鐵石從不苦惱,他性格活潑,喜歡輕喜劇,上舞台演出時總演卓別林。到了香港後,他每次申請台灣入境簽證時都說:「我有九十高齡的老母和妻子、兒女、孫子,四代人在台灣,請給予照顧吧!」

張鐵石自1948年在遼瀋戰役中被俘並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生活數十年後(編者按——另有一說,1949年張鐵石掩護國民黨首腦機關撤離,在廈門戰役中被俘),於1975年春天獲得自由。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和其他9名獲釋人員離開大陸前往香港的前幾天,蔣介石在台灣走完了漫長的政治生涯。就在台灣軍政各界忙著為蔣介石操辦喪事的時候,由張鐵石等10人組成的「中共特赦戰俘」赴台探親團體,來到了當時尚屬英國人統治的香港。這個特殊的時機,給當時國民黨執政者蔣經國、嚴家淦等出了一道難題。台灣不歡迎在蔣介石舉喪時的大陸來客,張鐵石等人成了「一批不受歡迎的弔唁者」。

其實,張鐵石等10名獲釋戰犯在蔣介石病逝舉喪之期經香港去台灣,並非中共刻意安排,想給台灣當局「添麻煩」,而是一次歷史的巧合。張鐵石等人是大陸「文革」後期的首次獲釋戰犯(也是最後一批)。在此之前,中共已先後多次特赦國民黨在押戰犯: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釋放在押日本戰犯不久,即於1959年起先後分6批釋放在押於遼寧撫順和西安、北京等地的國內戰犯共計296名。就在準備特赦第7批戰犯時,「文革」開始了,特赦工作從此停頓下來。直到1971年9月林彪事件發生後,國內形勢有了較大改變。1975年春天,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建議,毛澤東同意並圈閱了國務院上報的關於恢復特赦在押戰犯的意見。根據毛澤東的批示,當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的華國鋒,受正在生病的周恩來委託參加這次會議,並對特赦最後一批在押戰犯一事作了說明。

華國鋒表示:「這次特赦釋放的戰犯共二百九十三名。其中有,蔣幫軍官二百一十九名,黨政人員二十一名,特務五十名,偽滿戰犯二名,偽蒙戰犯一名。至此,在押的戰事罪犯,即全部處理完畢。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對這次特赦釋放的全部在押戰犯,每人都給公民權,有能力的,安排適當的工作;有病的,和我們幹部一樣治,享受公費醫療;喪失工作能力的,養起來;願意回台灣的,可以回台灣,給足路費,提供方便,去了以後願意回來的,我們歡迎。釋放時,每人發給新制服裝和一百元零用錢,把他們集中到北京開歡送會,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並宴請一次,然後組織他們參觀學習。」

正因為有如此寬大的特赦政策,獲釋人員中有10人申請前去台灣和闊別多年的親人見面。他們是:原國民黨第51軍中將軍長王秉鉞、原國民黨第25軍中將軍長陳士章、原國民黨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副區長王雲沛、原國民黨軍統西南特區少將副區長周養浩、原國民黨國防部青年救國軍贛東青年服務總隊少將總隊長蔡省三(曾是蔣經國的得力幹將)、原國民黨軍統局少將專員段克文、原國民黨青年軍204師上校團長張海商、原國民黨150師上校團長楊南村、原國民黨第281師上校團長趙一雪、原國民黨第68軍政工處上校處長張鐵石。當年張鐵石年屆61歲。黨和政府馬上批准了10人的申請,並且說到做到,不僅給足探親的路費,而且在他們離京赴港之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童小鵬還設宴餞行。

4月14日,10名獲釋人員從廣州乘火車前往深圳,中午抵達香港。

台方反應冷淡,歸台遙遙無期

10名獲釋戰犯來港後,很快成為各路傳媒關注的焦點。張鐵石等人原以為在香港只需略停數日,就可辦好去台手續,可沒想到台灣方面反應冷淡,絲毫沒有表露友善姿態。他們在香港的簽證只允許停留7天,時間一天天過去,歸台之事卻毫無進展。急於與親人見面的張鐵石等人不明白,當年在戰場上為國民黨賣命,被俘後又坐了20多年監獄的將校們,竟連回台與親人相聚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這究竟是為什麼?

直到4月16日,張鐵石等人才從香港《星島日報》上獲悉台灣當局對他們去台的態度,一個自稱「國府駐港代表」的人在報上發表了談話:「我們對這十名所謂戰犯並不重視,他們必須以普通逃港者的身份,依循正當的手續辦理入台手續……」

幾天來第一次聽到來自台灣的聲音,讓張鐵石等人為之心寒,並大失所望。又等了幾天,傳來台灣「總統」嚴家淦對台灣媒體的談話:「中共利用釋放他們來進行統戰陰謀。1949年政府到台灣時,不知道有多少政府官員及軍官留在中國大陸。他們之中大部分被殺和監禁。我們不歡迎任何間諜和統戰工具。為了安全的考慮,必定要對是否接納他們先予考慮,作出預防措施。」

張鐵石等人被嚴家淦的一番話弄得震驚不已。台灣竟然把渴望歸台的他們毫無根據地稱為「間諜」和「統戰工具」,這讓老人們哭笑不得,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

這時候,張鐵石等人在香港的簽證已經到期,大陸駐港機構(中國旅行社)見此情況,當即派員協助張鐵石等人辦理了續簽10日的延緩離港的手續。然而台灣當局仍持冷淡相拒的態度,不久又透過報界傳達更加苛刻的條件:「如果這10人想回到台灣,除非在香港發表其反共態度,同時自動向自由中國救濟總會申請,否則『國府』沒有讓步餘地。」

在過去20多年裡中共對他們這些國民黨戰犯,始終良慈相待,特赦以後又給予工作安排和去台自由,張鐵石等人認為,無論如何也不能為去台而無中生有地栽贓。至於如想去台就必須以「難民」的身份,前往所謂「自由中國救濟總會」提出申請,也讓張鐵石無法屈從。他們為國民黨出生入死大半輩子,如今居然成了「難民」。王秉鉞、蔡省三、周養浩、段克文等人也和張鐵石一樣,感到台灣方面過於苛刻,經過討論,大家都表示無法接受。

在雙方的僵持過程中,台灣當局不斷派人來港,10名獲釋人員下榻的帝國、蘭宮酒店內外,不時出現神秘的身影。與其說他們在暗中監視著這10人的行跡,不如說台灣當局正企圖對獲釋人員進行分化。

就在10名獲釋人員每天在酒店裡思考對策的時候,度日如年的張鐵石突然遭遇兩個不速之客。他們自稱是香港某報記者,暗示張鐵石可以接受他們的採訪,表明反共的立場,然後刊載在港報上,就可獲得台灣特殊的優待,早日回台與親人團聚。張鐵石馬上識破了兩個「記者」的偽善,當場表示他不能發表反共的談話,也不想接受他們的採訪。兩「記者」見他如此堅決,不敢繼續多說,灰溜溜離去了。此後仍不斷有不明身份的人打電話或來酒店騷擾他,張鐵石一律回絕,最後嚇得連電話也不敢接了。

就在張鐵石憂心如焚的時候,台灣當局又派出一個叫謝伯昌的神秘人物來港,自稱是專門負責10人入台手續的官員,並在報上聲稱,只要10名特赦人員按程序提出申請,都可以順利入台。不久,謝伯昌就派人把申請表格送到帝國、蘭宮酒店。當時張鐵石回台心切,發現其他特赦人員都填好了,他也不容多考慮就信筆填寫。只有蔡省三發現表格上有「難民申請表」幾個字,憤然撕毀。申請表遞交以後,台灣方面並沒有像當初所說的那樣,馬上為他們辦理去台手續。謝伯昌強調10人仍需台灣當局的最後嚴審。張鐵石再次失望。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個不肯通報姓名的陌生人,忽然給張鐵石打了個電話。那人客氣地問張鐵石在港起居情況,又叮囑說:「現在香港不太安全,千萬少上街。」張鐵石感到來電者有些親切,但無論如何追問,那人只說是一個普通香港人。又過了兩天,一個身材頗高的中年人,帶了些台灣土特產,自稱是張鐵石之子張潤佩的朋友,受張潤佩之託前來探望張鐵石。張鐵石聯想起前幾天那個陌生的電話,知道這就是打電話的人。來客帶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張鐵石的老母雖年逾九旬仍然健在;妻子來台多年,始終恪守婦道,支撐著五口之家;兒子張潤佩在高雄一家民航機場當機長。張鐵石做夢也沒想到老母仍然活在世上,而對妻子多年來獨自支撐家庭,他感到愧疚。分別時,這位自稱張潤佩朋友的台灣人還把一厚疊美鈔交給張鐵石,聲稱是張潤佩讓他送來的。

張鐵石心緒稍稍安定。來客走後,他仔細回想,竟覺得來客與他的兒子張潤佩非常相像。既然他就是張潤佩,為何見到父親不敢相認?

5月3日,對張鐵石來說又是一個新的希望。香港《虎報》報道:為了加快10名戰犯回台,「台北正派出一個特別小組審查該10名前國民黨軍官。這個小組包括反特專家和國民黨軍政部門的老手」。

王秉鉞、張鐵石相繼「失蹤」

張鐵石自此又把回台的期望寄托在台灣特派員的審查上。

兩天後,香港媒體果然刊登台灣特派五人小組赴港的消息。報稱:「這個特別小組由台灣調查統計局高級幹部組成,共有五人,熟悉港澳及華南情況。五人小組到港後,即開始一連串的活動,除先後與四名以上的被釋放戰犯進行接觸和了解外,並已從各方面,對該批戰犯展開調查。」張鐵石就是這四人之一。所謂調查小組的接觸,就是對他在大陸期間是否接受中共的特派進行詢問。張鐵石等人當然不能無中生有,他們依然實事求是地表示,回台灣只是私人的探親,與政治問題毫無關係。「近期可以回台」的許諾,再次落空了。

天氣已開始炎熱起來,年逾花甲的張鐵石變得心力交瘁。這時,又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5月11日夜裡,10名戰俘中地位最高的原國民黨第51軍中將軍長王秉鉞突然神秘地從帝國酒店失蹤了。

此前,王秉鉞一直是香港傳媒關注的焦點人物。台灣當局一度把王視為中共派往台灣的「統戰人物」,而王秉鉞始終不卑不亢,凡是接受記者採訪,仍然談到在大陸期間受到中共的人道主義待遇,而且也不承認來台灣是為了中共的統戰。不久,香港媒體又把蔡省三當成採訪的重點,言稱蔡省三在台灣並無任何親屬,此次也混在赴台探親之列,必另有政治企圖。就在香港傳媒到處追訪蔡省三的時候,王秉鉞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從酒店裡消失了。

兩天後,張鐵石從香港《晶報》找到了王秉鉞脫離大家的原因,報稱:「前國民黨51軍中將軍長王秉鉞離開中共控制的帝國酒店,主要係為著便於和台灣方面在入台一事上進行接洽,而並非遭遇不測。台灣方面人士已對王有所許諾,只要其脫離中國旅行社的控制,很快即可辦理去台相關手續,王秉鉞為早日回台計,不得不如此……」

王秉鉞的悄然離去,為困境中的張鐵石指明一條新路。可是,張鐵石與王秉鉞不同。他來香港後很少與外界接觸,也沒有可去之處。就在張鐵石彷徨無策之時,前次來訪的台灣客人再次造訪。這次張鐵石直接詢問身份:「請問你究竟是什麼人?和我們張家有什麼關係?」來人並不答話,只從皮包里小心取出一封信函,恭敬呈上,說:「我是誰,只要您老人家看看信就知道了。」張鐵石急忙拆信,發現信居然是闊別幾十年的妻子項碧君的親筆。妻子在信中說,來人即是他們在大陸分手時只有5歲的長子張潤佩,並且叮囑他在港期間凡事都聽兒子潤佩的意見行事,注意安全,早日來台。

張鐵石抱住張潤佩大哭。張潤佩也落淚告知,他正在台灣國泰民航公司擔任要職,為了職務和今後前途的考慮,必須隱姓埋名,萬一不慎被當局知其來港面見被中共釋放的父親,將會受到影響。張鐵石得知兒子的苦衷,疑心大釋,談到回台無望和王秉鉞的悄然離去時,張潤佩才說明來意:上次相見後,他就一直在思考父親回台的幾條路子。父親也應效法王秉鉞,另擇便於國民黨與其單獨接洽的合適地點。

張潤佩還告訴張鐵石,為救父親早日脫離香港險境,他在台灣已托盡朋友。這次來香港,就為著尋找一個名叫凱軍的國民黨駐港人員,力求設法尋覓一條可以儘快去台灣的捷徑。凱軍與張潤佩在港密會數次,想出了兩條可行辦法:一是尋找黑道蛇頭,通過偷渡的辦法從海上直往高雄;二是通過國民黨當局的正式手續入台。張潤佩從多方考慮,最後同意仍依正式渠道入台,因為偷渡風險甚大。即便黑道人士可把老父安全送到台灣,但以後如被當局發現仍有坐牢危險。凱軍認為,若通過正規渠道進台,必須離開下榻的蘭宮酒店,另擇下榻之所。這樣,他可設法讓台灣當局負責來香港審查的人員優先為張鐵石單獨簽證並早日去台。

這時的張鐵石已經在香港第四次補辦簽證,聽到這一消息後,自然百倍欣喜。5月14日傍晚,多日困居在蘭宮酒店房間的張鐵石,忽然一反常態地出了門,下樓時守門老頭(據稱為國民黨派來的監視人員)詢問張去何處。張鐵石表示要去街上買洗漱用品。次日,香港媒體刊載了《張鐵石效王秉鉞前塵離開蘭宮》的新聞。

張鐵石憤而自殺,海內外激起譴責狂濤

張鐵石離開蘭宮酒店,香港媒體再掀高潮,各種說法莫衷一是。報上有人稱:「張鐵石的失蹤和王秉鉞5月11日離開中共包下的酒店一樣,都是『國府代表』從中安排所致。」也有人說:「張鐵石離開蘭宮是擔心台灣當局誤把他視若中共統戰人士,為洗清自身不得已而為之。」還有人說:「張鐵石可能遭到暗殺而死。」兩天後《南華早報》終於證實張鐵石還活著,並且道出張化名王浩然,入住九龍彌敦道的富都酒店8樓4號。港刊對此評論說:「王秉鉞和張鐵石兩人的離去,顯然是台灣情治機關暗中分化瓦解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富都酒店總經理徐亨乃國民黨特務的身份,因此張鐵石來此顯然有著特殊的目的。」

張鐵石對報界輿論非常反感,內心煩躁的他沒想到即便離開了蘭宮,仍然有各種壓力和困擾。他自己清楚,離開蘭宮並不是國民黨特務策劃所致,不過和國民黨也並非沒有關係——如果沒有國民黨當局三番五次地拖延批准其回台,他當然沒有必要自費住進「富都酒店」。

讓張鐵石憂慮的是,兒子張潤佩回台以後,負責護送自己離港的凱軍並沒有按照事前商量的意見辦理,而是另行選擇了花錢買通「蛇頭」前往高雄的「偷渡」一途。對此張鐵石初時不肯接受,然而張潤佩已失去聯絡,在香港只有聽從凱軍的安排。凱軍通知張鐵石,5月23日晚9點,只身前往香港西環海岸的漁人碼頭,屆時將有漁船送他渡海。

可是,張鐵石不知何故竟將登船的日期記混,5月23日誤成了6月3日。這樣,當夜偷渡漁船將要開船時,才發現預先約好的張鐵石並沒有準時到來。受託行事的凱軍誤以為張鐵石半路發生意外,便火速趕到富都酒店,沒想到張鐵石居然正在床上熟睡。花費了大量錢財卻無任何結果,這讓困居香港的張鐵石心情愈加煩躁苦悶,甚至萌生一死了之的念頭。所幸張潤佩在台灣得知內情後,不斷派友人赴港好言相勸,並叮囑凱軍繼續謀求正常途徑赴台。

從5月下旬開始,張鐵石就一直陷入無邊的苦悶之中。離開其他9名戰俘,張在富都酒店孤獨而寂寞,和他時有接觸的是酒店老闆徐亨。初時徐亨給他善意的印象,還經常請張鐵石喝酒。可相處久了,張鐵石才發現徐亨的偽善背後隱藏著讓他心驚肉跳的陰謀。徐氏甚至不惜用女色對張鐵石加以誘惑,被張堅拒。6月3日下午,張鐵石再次前去九龍「難民救濟總會」要求儘快辦理赴台手續。讓張鐵石大惑不解的是,謝伯昌竟然以他的留港簽證過期搪塞。張鐵石無奈,只好於當日下午5時來到九龍國際大廈移民局,再次請求辦理延期留港手續,辦理人員要求張鐵石出示大陸相關機關簽發的港澳通行證,隨後又說要扣壓證件。張鐵石當然百般不允,兩人發生了爭執。

多日來積鬱在張鐵石心頭的憂鬱、困惑和回台無望的痛苦,一併湧上心頭。讓張鐵石更沒有想到的災難再次降臨了。富都老闆徐亨請張鐵石喝酒,席間居然威逼張填寫一份悔過書。張鐵石看時,發現徐亨為他擬好的稿子上寫有許多仇恨共產黨的語言。徐亨表示,只要他簽字,就保證他兩天內前去台灣和家人團聚。張鐵石無論如何也不肯講違心話,這是他最後的底線。

思前想後,張鐵石感到回台夢想已經幻滅,徐亨又步步緊逼。黎明時分,張鐵石從床上爬起來,決定給在台親友寫一封遺書。6月4日下午1時左右,酒店服務員進入他下榻的804房間清掃衛生時,才發現張鐵石已經弔頸在浴間的水管之上,死亡多時了。

張鐵石自縊的新聞見報後,輿論嘩然。香港、東南亞甚至美國的中英文報刊,都紛紛發文,指責台灣當局處理戰俘問題的種種失誤。自4月初10名獲釋人員進入香港以來始終保持緘默的台灣《中央日報》,以《張鐵石在香港上吊自殺》為題發布消息,居然把張鐵石因台灣當局重重阻撓不得赴台最後自縊身死的責任,加於中共一方。

對於來自台灣的無理指責,香港《大公報》隨即載文給予駁斥:「據《明報》報導,張鐵石死後留有遺書,其中一句是『對赴台已感絕望』。而《香港時報》則說,有無遺書,不允許透露……讀者會想到,這樣的遺書,台灣當局是不會公佈於眾的。由此可見,張鐵石死後肯定留有遺書,而且內容豐富,有分量,只不過台灣當局『手疾眼快』,把『保密』工作做得天衣無縫而已……」因張鐵石的慘死,香港頓成輿論漩渦。在報界眾說紛紜中,海外一家《遠東新聞》以較為客觀的態度評價道:「張鐵石之死,(台灣當局)責無旁貸,中外人士,也群起指責,甚至好些右翼堅定分子,也表示當局如此態度,實在不近情理。千不該萬不該,拖遲如許時日,使彼等多滯港一天,亦非台灣當局之福也。論統戰、論情理,台方亦居下風。這樣就難怪授人以柄,為人詬病,並斥為一群膿包矣……」

張鐵石死後,台灣當局仍不自省,先是不允許張潤佩赴港處理父親後事,後來張潤佩來港又險些被右翼人士利用,準備上演與中旅社「奪屍」鬧劇,幸好被「中旅社」識破。在「中旅社」的大力協助之下,張鐵石遺體火化後,骨灰得以順利運往台灣安葬。

誰也不會想到,當初從大陸興沖衝來港赴台探親的張鐵石,最後竟以這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他夢想中的台灣。

張鐵石以死的代價為赴台探親作抗爭,然而台灣當局非但沒有接受血的教訓,還對其他9名仍然滯留香港的特赦人員繼續採取不聞不問的消極態度。逼不得已,他們不得不各奔東西。當年8月中旬,陳士章和段克文為避免再發生張鐵石的悲劇,先後搭機前往美國尋求定居。接著,王秉鉞也對回台探親絕望,於9月下旬啟程前往美國。周養浩也於當年11月辦好赴美定居的一切手續。蔣經國的「老朋友」蔡省三,在辦理8次延期留港手續後,於1982年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來成為知名專欄作家、香港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顧問。最慘的是原國民黨陸軍少將王雲沛,為與親人團聚一直「裝聾作啞」,1978年終於在香港見到妻子,可惜次年就去世了。而趙一雪、張海商、楊南村三人,毅然選擇重新返回祖國大陸定居。

自此,10名戰俘赴台探親以悲劇落幕,而張鐵石之死,無疑是悲劇中的悲劇。

多年後,蔡省三詩贈蔣經國:「月明清夜深思量,通今達變除舊章。安得青史著一筆,終是華胄好兒郎。」當歷史掀開嶄新的一頁,重溫張鐵石之死,重溫這首意味深長的詩,無疑有利於兩岸和平友好的不斷拓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日本爆款「初學者三國志大全」,他們怎麼呈現我們的《三國志》?
曲柄睿:《三國志》列傳編纂的內在理路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