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老人眼裡,外孫和孫子為啥差別那麼大?過來人道盡原因,很真實

在老人眼裡,外孫和孫子為啥差別那麼大?過來人道盡原因,很真實

文|秘籍君

前兩天和閨蜜相聚,閨蜜說終於等到開學,自己終於能喘口氣了。原來她家孩子正上幼兒園,因為暑假沒人帶,閨蜜沒少為此操心。又是報興趣班又是托鄰居看管,每天都在發愁第二天該怎麼辦。我突然問一句「孩子沒爺爺奶奶,那怎麼不送到外婆家,你不是還有個侄子嗎,兩個孩子一起玩多開心」。閨蜜聽到後竟然沉默了。

過了好一陣子閨蜜才告訴我,孩子放假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求助自己媽媽。結果媽媽在電話里說「不是我不願意,我倒不怕累,就是給別人看娃需要承擔責任啊。」閨蜜說,在她媽媽眼裡,外孫和孫子的差別她不是不知道,只是沒想到自己成了「別人」,自己孩子成了媽媽眼裡的「外人」,真的很心寒。

其實不只是閨蜜有這樣的遭遇,我曾聽身邊很多寶媽說起過類似經歷。那麼在老人眼裡,外孫和孫子為啥差別那麼大?過來人道盡原因,很真實。

「心疼孫子燒疊紙,心疼外孫把手指」

我有個朋友是潮汕女孩,了解這個地方的人都知道,這裡「重男輕女」的風氣很重。朋友出嫁後生了個兒子,每次帶兒子走娘家,她都能受一次心靈傷害。為什麼?因為自己娘家媽媽對待孫外和孫子的差別,跟對她和哥哥的態度一模一樣。有點好吃的媽媽就會藏起來,悄悄把孫子叫過去讓他吃,還囑咐不要跟表弟說。有次朋友兒子看到,叫著他也要吃,身為外婆竟然說了句「你表哥吃的是他奶奶的東西,你想吃也讓你奶奶買去」。

朋友在旁邊看到,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質問媽媽為何如此差別對待。誰料媽媽不緊不慢地說了句「心疼孫子燒疊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朋友立刻蔫了。

原來,這是他們那個地方的俗語。大體意思是,跟外孫相比,孫子才是自家人。同為後輩,孫子還會在爺爺奶奶百年之後清明上墳、燒紙為念,而外孫呢?等外婆百年後,路過外婆家,頂多用手一指,「我外公外婆以前就住這兒。」甚至連外公外婆都不記得了。

在老人看來,孫子孫女才是自己的後代,身上傳承著自己的血脈。尤其是孫子,那是給自家延續血脈和香火的傳承人,是跟自己一個姓的自家人。而不一個姓的「外孫」,自然沒那麼親。

外孫和孫子有差別,身為父母也有責任

一位寶媽跟我說,自己之前也曾埋怨,為什麼親媽對待自己的兒子跟弟弟的兒子不一樣。後來她自己發現原因了。為什麼呢?孩子雖然是她和老公自己帶,但逢年過節老公總是跟兒子說「走,回咱家看爺爺奶奶去!」而自己只有大年初二回趟娘家,還總是這樣說「今天我們去你外公外婆家」。

看,對於爺奶和外公外婆,父母首先就用「咱家」「他們家」展示出親疏度,孩子怎麼會接收不到。孩子長期接受這樣的心理暗示,對待外公外婆自然也會表現出差別,自己先「見外」了,也就不怪外公外婆「見外」了。

你家老人是對孫子親還是對外孫親?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秘籍 的精彩文章:

有錢就可以多生孩子?你out了,現在有錢人是這麼看待生孩子的
三伏天到了,寶寶到底能不能吹空調,記下「四不要」,一家都清爽

TAG:育兒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