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織金」的好壞怎麼看?手把手教你粉碎種草姬的忽悠

「織金」的好壞怎麼看?手把手教你粉碎種草姬的忽悠

斷更許久,奉上一篇又長又粗又實用的乾貨文

隨著「真香」定律的不可逃脫,有著明顯游牧民族風格的織金織物也在漢服圈普及了。沒錯,開場這一句就是諷刺,不過金燦燦惹人愛呀,我們還是得認真科普一下。

前陣子有人問我,織金料子的好壞應該怎麼看——搓一搓、揉一揉,或者看一下反光滋不滋眼,以及垂感柔軟度等等,這些算不算織金料子的KPI(關鍵性能指標)呢?哈哈哈,想啥呢,當然是不行。

今天我們就一點點看一下影響織金料子KPI的會是哪些?特別註明,因為是聊織金料子,所以是以織金為主要工藝賣點來討論的,如果有人想杠一個抹布鑲鑽就算奢侈品之類的點就沒意思了哈。

初級:看懂金線

既然以「織金」為賣點,當然要先看「金線」,其實就是金色的線。金線一般可以分成兩種,「片金」和「捻金」。從外觀看,還可以分別叫作「扁金」、「平金」和「圓金」等。

歷史上有直接使用金子的延展性做成細長條然後用於織繡的情況,但是這種金線強度不高,所以後來往往會使用「褙襯」來托住金箔,中間使用粘合劑使兩者能牢牢附在一起。

表面是金箔,下面有褙襯,然後切成細長條,這個就是「片金/扁金」。

片金示意圖

清,大紅小團龍片金緞 / 江寧織造博物館

背面的褙襯 / 雲錦博物館

褙襯的材料選擇有明顯的風俗傾向:西域地區和游牧民族一般採用動物的皮,稱作「皮金」;中原地區則偏愛採用紙張,稱作「紙金」。

多叨叨一句,褙襯的材料,合用就好。這個也不用露出來給別人看,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

做好片金可以纏繞在「芯線」的外面,這就是「捻金/圓金」。

捻金示意圖

清,石青小團龍織金緞 / 江寧織造博物館

步驟雖然是這麼描述,但實際上用來做「捻金」的片金其褙襯會薄一些。

基本分類如下:

根據《從金絲的起源到紡織用金線的專門化》整理

看到過資料寫捻金線的價值要比片金高,但是不一定適用於現代金線產品。不過兩種金線呈現的視覺效果還是有所不同,我們考慮需要觀察的點也不一樣,比如現在最常用的片金線,如果金線發生翻轉,視覺上就會看起來像是出現了個小黑洞,尤其現在的片金線都比較粗。

片金線翻轉的織物放大圖 / Alina供圖

片金線翻轉導致的視覺小黑洞 / 從某人那裡盜圖

此外還有金色部分的材料,事實上真金的金線很少很少,用銀箔薰成金來頂替的做法很早就有,並且是光明正大寫在金線製作流程里的,現在有了各種化學辦法就更方便了。

除了這些,還有一種「洋金線」,也就是進口的仿金線,清代就進入中國,清末大量進口,用量很大。用片金線和絲線纏繞,金色部分半包覆(捻金是全包覆,即便露出來也是若隱若現)。

但是我們買織金料子就是要那個金閃閃(喜歡寡淡的真的就不適合在這裡找存在感了),金線的色澤也是在考慮之列的。由於金色不太容易拍攝還原,所以大家最好是看實物挑選自己喜歡色調。但是如果金色變黃色,我個人覺得還是接受不了。

不同商家的片金線色澤 / Alina供圖

(大家可以盲猜一下價格排序)

還有理論上細的比粗的要難做,當然這不一定粗的就差,在控制變數的前提下。

文中與文末廣告是平台提供給公眾號創作者的變現方式,根據瀏覽和點擊會產生分成補貼給作者。顯示內容是由系統根據大數據自動匹配,每個人都不同,我也無預計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擾,請多包容。

中級:觀察地部組織

織金面料並不只有金線,所以我們還要看金線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地部組織」。簡單說來就是地部組織決定了它應該叫「織金啥」,織金錦?織錦緞?織金綢?(織金錦相關詳見《織金錦與納石失:有交流,才有這一身金燦燦的華服!》)

金段子的基本組織結構(出自茅惠偉《蒙元織金錦之納石失與金段子的比較研究》)

評論原文及我的回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漢服商家售賣的「織金紗」似乎都沒有標註地部組織是平紋還是絞經,問了有購買的小夥伴表示她手頭是平紋的。因為這個還是會影響價格,建議大家購買之前問清楚。

明·暗綠紗織金雲肩翔鳳短衫 / 孔子博物館

直徑紗地織平紋纏枝花卉暗花紋,前胸、後背、肩部金線織翔鳳紋,間繡花卉紋。

(關於「紗」的介紹詳見《初夏換紗衣啦!……又是買賣雙方鬥智斗勇的必備乾貨》)

鑒於大家對於地部組織啥樣沒啥興趣(可能聊起來可以寫本書),所以我就只聊大家可以從料子地部上看出好壞的部分。

金線作為緯線(橫的那根)不是連續織入的,而是中間會隔1-2根普通的緯線。而金線本身每隔一段距離,需要使用經線(豎的那根)扣住它,否則就拋出去了。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金線顯示圖案的部分在視覺上肯定要連貫,那麼金線如何才能順地顯示圖案呢?

月白大蕃蓮織金緞,清早期,清宮舊藏 / dpm

織物由兩組經線和兩組緯線組成。兩組經線均為月白色。地組織由月白色經、緯線交織成五枚二飛經面緞紋,紋組織由片金與月白色紋經交織成4∶1左向緯斜紋。

首先金線要對緯線有遮蓋性,一般都比它粗,其中片金線的效果比較比捻金線好。其次緯線隔一根效果比隔兩根好。這都是理論上,最後效果還是要看織造的成品。而且這個屬於織造工藝上的選擇,並不表示高下,否則大家都只做隔一緯的片金就結了。

宋吉錦,捻金線

其次是不能「露地」,也就是金線或其他綵線不在正面顯示圖案的時候,它要在後面藏的好好的(除了紗之類本身就有透明度的料子)。如果露出來了,有可能是織造工藝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交織點沒有設計好。

兩款不同的織金的地部組織 / Alina供圖

經線密度沒法做成一堵牆,所以仔細看很可能都有點點看得出(取決於你多仔細)。

此外,織金的織法有「通梭」也有「挖梭」的,區別在於「通梭」就是從布的一邊到另一邊織一整條金線,「挖梭」只在圖案集中的部分有金線(詳見《》),不過這種更合適的稱呼應該是「妝金」(一般「妝花」也會有金線)。另外還見過某家在背面剪斷金線,這種也要配合織法。具體實現方法留給商家思考,畢竟也沒給我錢。

這些其實都是商家圖裡不會展現的,圈內種草機評測也不具備這部分知識,所以只能靠大家自己吃螃蟹。(看細節的工具請參考《要想服飾選的好,織物必須要學好!——織物學習裝備之放大/顯微鏡的選擇》)不過,如果大家只追求半米以外的拍攝效果,比如拍個寫真又或者像種草機拍個vlog,其實這些並不那麼重要(包括金線部分),便宜的也有可能更上照(江湖傳說便宜的假體比貴的假體用來整容塑形更好)。

高級:「織金」的一萬種可能性

高級一點我們就要了解織金的一萬種可能性了,我個人覺得幾乎就是萬布可織金。雲錦那麼兩層樓高的花樓機織得,一個人坐在地上的踞織機(腰機)也織得;錦類織物可以,平紋織物也可以。

宋吉錦織機

前面還提到過通梭(我們一般了解的織布走緯線方式)和挖梭(妝花、緙絲所採用的方式),以及學者們會分「地結」還是「特結」……這些組合以後的織金是很廣泛的。

可以做一個相對狹義的總結(廣義就沒邊了),方便大家區分常見的傳統織金品種,這裡採用「雲錦」的稱呼,把通梭的叫做織金,挖梭的叫妝金織金作為底色、彩色花紋的叫金寶地(滿地金)花紋全部用金線組成的叫做庫金(庫錦)……這些只是很粗略的描述,詳細有很多彎彎繞繞,建議大家購買書本來學習。有些商家因為名詞本身自帶的氣場而亂用詞,其他方面的評價也可以打個折扣了。

金寶地

庫金

從以上不難發現,織金線的裝飾手法也有很多,金色因其明亮跳脫,可以用作點綴,也可以作用包邊,或者和彩色套用互為點綴和包邊,像「金寶地」這種本身也是一種裝飾手法。

不同的織金線效果

為什麼在現代的生產手段下,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還是這麼單調,原因你猜呀~

由於金線和金線本身也不一樣,所以可以使用不同深淺的金色才來構成圖案。如果說這個難度太大,那麼也可以利用片金線和捻金線自身不同的特性也可以,雲錦里就偏愛片金勾邊、捻金盤織,利用不同的折射來營造不同的效果。古人這麼用還有金線成本的考量,不過今人就基本沒這個煩惱了。

總之,織金線這件事,可以玩的真的很多,如果要評測就該認認真真找真正的KPI。而不是在已知售價的前提下,搓一搓,揉一揉,聽個響兒,看個反光,那個叫主觀感受分享,而不是評測。

回到之前的老問題《只穿漂亮衣服而不在乎背後的文化,這種「理想狀態」真的存在么?》,太天真了,這個世界上的逼格全是靠知識和金錢堆起來的,金錢可能被騙,知識不會。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感謝大家的多年支持,

我的書已經出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花木蘭》預告片之後,我學到了一門「尬誇學」……
給你一塊刺繡,能認出多少針法?——紙上談「綉」入門篇

TAG:傳統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