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稱G7峰會團結和諧,真相還是造假?

特朗普稱G7峰會團結和諧,真相還是造假?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G7)2019峰會,於8月26日在法國比亞里茨閉幕。這次「鬧騰」的會議餘波盪漾,評說不一。

與會各國及全球的不少媒體,都從不同角度對此次峰會成敗作了評述。大部分報道和分析認為,比亞里茨峰會熱熱鬧鬧也亂亂糟糟,實質性內容乏善可陳。峰會一改過去43年的慣例,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僅在最後一天發表了僅一頁多紙的領導人聲明。

七國領導人遠道而來,聚在一起開了三天會,最後僅寥寥數語來表述他們的討論成果,這個峰會的成果不言而喻。原因何在,會內會外都明白,因為有人要獨攬話語權,別人感興趣的話題他不感興趣,別人希望達成共識的問題,他要攪亂。即使寫進了G7峰會的聯合聲明,也會在峰會之後反悔。去年加拿大魁北克G7峰會就是最好的例證,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攪局,並借故提前走人,峰會不歡而散,最終發表的聯合聲明被他拒絕承認。

今年的G7峰會,特朗普倒是出人意外地表現出特別的興緻。他不僅從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國際機場轉乘小飛機,早早地趕到了比亞里茨,與東道主法國總統馬克龍單獨共進了午餐,而且沒有再次提前離場。雖然馬克龍是峰會的東道主,但種種跡象表明,峰會真正主角另有其人。有評論說,馬克龍做足了峰會之外的功課,唱足了峰會之外的大戲,而特朗普則掌控了峰會的大局,左右了峰會的主基調。

不管其他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是如何表態,最終到了特朗普的峰會總結中,都變成了與他步調一致,口徑相同。至於別人怎麼想和怎麼說,他不在乎。這不僅是特氏風格,更是特氏的策略與手腕。

輿論大多評論說今年的G7峰會矛盾重重,意見雜陳,與會各方立場相左,但特朗普在比亞里茨G7峰會的閉幕式上堅持稱,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次峰會的話,那便是「團結」。特朗普強調參與會議的七個國家領導人相處融洽,團結得「完美無瑕」。而《德國之聲》的報道說,特朗普在有關中國、貿易、俄羅斯和伊朗等諸多議題上的立場,與其他六國領導人的立場態度並不相同。如果說比較附和特朗普的,那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日本首相安倍。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各有國際國內和地緣政治利益需要。

去年的G7峰會上,特朗普頤指氣使,不斷發飆,在關稅等問題上觸犯眾怒,遭到其他六國領導人的幾乎一致怒懟,當時六對一的那張照片,栩栩如生地反映了特朗普遭圍攻群批的情景。當時的特朗普躊躇滿志,根本不在意G7峰會和G7夥伴國領導人,他在離開魁北克的G7峰會現場後,很快趕去新加坡,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進行「歷史性」會晤,以便為自己樹碑立傳;他當時不知天高地厚,一意孤行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國發起關稅大戰,並吹噓說貿易戰很好打,自以為勝券在握。

但此一時彼一時。在本屆G7峰會之前,特朗普感覺到了巨大的國內政治、經濟和輿論壓力和競選連任危機。於是,他又想到了G7,他要利用G7峰會,尋找突破口,試圖重建以美國為首的戰略同盟,發動聯合攻打。

日本首相安倍,長期來與他配合默契,此次在關鍵時刻,又積極配合了一把。在比亞里茨峰會的第二天,華盛頓和東京宣布美日兩國部長級貿易磋商達成了框架協。從雙方公開透露的信息看,雙方各有讓步,從而使爭執多年但一直懸而未決的美日貿易談判,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美日兩國首腦,在此次峰會上進行了會談,以確認部長級磋商的成果,做出了最終的「政治判斷」。這對處於迷茫和困境之中的特朗普而言,也算是一大突破,他可以利用這一突破在即將全面啟動的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中,大肆宣揚一番。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特朗普的真實目的和策略,是希望以美日貿易談判為示範和突破口,在與歐盟國家的經貿談判中壓服它們,並進而聯合日本和歐盟,打壓他最企圖打壓的目標。因此,特朗普對今年的G7峰會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並在峰會上千方百計遊說其他六國領導人,與他合謀合力打貿易戰。也正因為如此,他要無視比亞里茨峰會的實際,大肆宣揚此次峰會的成功與團結融洽。

但僅靠一張滿嘴跑火車的大嘴巴,就想通行天下?從比亞里茨峰會透出的各種信息看,真正附和特朗普的G7領導人並不多。據報道,就連被認為外觀與內在氣質與特朗普頗有相似之處,並在脫歐困境中急於尋求美國支持的英國新任首相約翰遜,也在峰會第一天就試圖勸說特朗普改變加劇貿易戰的策略。

據報道,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都在與特朗普單獨相處或多邊接觸的場合,表達了他們對貿易戰影響全球經濟、危及國際貿易的擔憂,表達了他們對維持國際自由貿易的明確立場。因為美國霸凌發動並不斷加劇的貿易戰,已經直接和嚴重地傷害到了這些G7成員國的利益。

此次峰會期間,在伊核和美伊關係問題上,特朗普與G7其他領導人,也表現出立場態度的迥異。法國、德國、英國和日本的領導人,試圖勸說美國放棄對伊朗極限制裁的強硬做法,希望設法緩和與伊朗的關係,拯救事關它們能源供應和企業市場等切身利益的伊核協議。

人們注意到,在比亞里茨G7峰會次日關鍵時刻,伊朗外長扎里夫這位不速之客,突然造訪峰會。馬克龍這個大膽創意和特殊安排,也毫無疑問是事先與其他與會國領導人通了氣的。馬克龍試圖以此「神筆」觸動特朗普,為緩和美伊關係搭台。扎里夫雖然只在比亞里茨呆了3個多小時,但考慮到前段時間美伊劍拔弩張、戰火一觸即發的特殊背景,其G7峰會邊緣之行的意義和象徵非同一般。

馬克龍的這番苦心,算是得到了特朗普的回應。特朗普在比亞里茨峰會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並不謀求推翻伊朗政權,「美國的要求很簡單,即伊朗不能獲得核武器和彈道導彈」。如果條件合適的話,他願意接受法國的提議,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與此同時,德黑蘭方面也對華盛頓釋放了善意。

馬克龍在G7峰會上表示,魯哈尼表示願與特朗普舉行會談,希望魯哈尼和特朗普的會談能在未來幾周內舉行。馬克龍以特殊的方式對特朗普施加了壓力和影響力,初步促成了美伊領導人的和談,如果最終得以實現,馬克龍無疑為法國乃至為歐洲國家的利益立了一功,這是他長久以來所謀求的。

馬克龍因此投桃報李地在比亞里茨峰會上顯示了與特朗普的積極主動配合。有評論說,特朗普很精明,但馬克龍似乎更精明,馬克龍已經學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付特朗普的那一套,「以輕功夫、軟功夫」來對付特朗普,而不是與其正面交鋒,只要目的達到就行。

但配合也好,默契也好,美國與歐洲,在對伊關係和伊核問題上,依然存在著矛盾和分歧,因為美國和歐洲所謀求的利益,都基於各自的利益,兩者存在利益衝突。美國對歐洲盟國不滿,歐洲盟國對美國抱怨。

在G7集團重新接納俄羅斯的問題上,特朗普與G7的歐洲成員國,也有著明顯的分歧。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從自身安全、價值觀和戰略利益出發,對俄羅斯回歸G7集團表示了拒絕,而特朗普有其更深遠的戰略圖謀和現實需要,希望恢復G8。

雖然有爭論,但歐洲國家未必能爭過美國,明年的G7峰會,將輪到美國來主辦。輿論大多認為,明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出現在G7峰會上,不會是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即便G7不能馬上變成G8,但特朗普作為東道主,完全有理由和權力把俄羅斯總統請到G7峰會上,至少可以將其作為G7的特邀嘉賓國領導人。既然伊朗外長都可以出現在比亞里茨的G7峰會上,俄羅斯總統的出現還會有懸念嗎?國際政治,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利益的需要、博弈與機巧。

2019年的G7峰會,無論成功與失敗,都已是歷史。成與敗,主要看對誰而言,對馬克龍而言,顯然是一種成功。今年的G7峰會,較之去年魁北克峰會上的公開吵鬧,顯然要平和得多。立志要當歐洲領袖的馬克龍,藉此峰會在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道路上又明顯地前進了重要一步。

而特朗普也給足了馬克龍面子和機會。特朗普自己稱,他在比亞里茨峰會上,與馬克龍進行了迄今以來最好、最親密的交談,並達成了很多共識。美國至少暫時放棄了對法國紅酒徵收高額關稅的威脅,而法國也表示兩國已就主要針對美國高科技巨頭的數字稅達成了共識。法方甚至表示,如果數字稅的問題得以和解,則法國將退還已經對美國數字企業徵收的關稅。一場暴風驟雨,忽然間雨過天晴。

G7峰會的內幕與公開,有著很大區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的首腦們,在今年的峰會上究竟商議了什麼,密謀了什麼,也許將永遠是個謎,那些對外釋放的信息,有不少屬於煙幕彈。按照慣例和約定,G7峰會的第二天閉門會議,只有與會首腦和個別隨從可以出席,會議討論的內容必須永遠保密。

走過了44年歷程的G7,顯然已經筋疲力盡,國際影響力式微,內部矛盾重重。但這只是其一個方面,共同的戰略利益、價值觀念和目標追求,依然象一根無形的利益鏈,將它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在國際深刻複雜變化的大環境和大氣候下,不能排除它們會再次合謀合力。美國不會放鬆對G7的控制和利用,只會不斷變化手段,如果華盛頓依然能操控G7峰會,則它力挺之。特朗普對今年G7 峰會的定調,有著深刻的含義和意圖,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但無論如何,今天的G7,已非往日之G7,因為整個世界變了,這是G7集團所無法掌控和左右的。如果繼續秉持冷戰思維,搞小集團和國際對抗,G7終究沒有出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因「穿著暴露」,女乘客登機前被美國航司阻止上機
這架亞航空客A330neo,美翻巴黎航展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