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為何愛啃指甲?原來是在給父母傳達這種信號…

寶寶為何愛啃指甲?原來是在給父母傳達這種信號…

不少寶寶有啃指甲的習慣,偶爾啃兩下也就罷了,可有些寶寶經常啃,直接導致指甲坑坑窪窪、又短又糙,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剛開始爸爸媽媽還會制止寶寶,但多次制止無果後,很多爸爸媽媽就順其自然了,反正不是什麼大問題,長大慢慢就不啃了!

真是這樣的嗎?

啃指甲危害多

寶寶經常啃指甲,可不是影響美觀這麼簡單的事,還會造成以下3種危害:

1

細菌感染

指甲縫很容易藏污納垢,就是大人的手伸出來,指甲縫也不見得有多乾淨,更何況寶寶爬上爬下,什麼都想摸什麼都想碰,指甲縫的細菌、黴菌也就更多了,這可能引起皮膚感染、腹瀉或嘔吐。

2

甲溝炎、指甲不再生長

有些寶寶會把指甲咬的特別短,甚至咬到出血,輕者甲溝炎、繼發細菌感染,重者甲床受損嚴重,指甲可能就長不回來了,導致指甲永久性縮短。

3

影響牙齒健康

過於頻繁的啃咬手指會影響牙齒健康,比如常見的牙齒咬合不齊、牙齒鬆動、地包天;指甲碎片殘留在牙齦中,還可能造成牙齦炎或牙齦膿腫。

寶寶為什麼愛咬指甲?

爸爸媽媽可能聽別人說過,寶寶啃指甲是缺鋅等微量元素、是肚子里有蛔蟲、是缺維生素……

其實,寶寶出現啃咬指甲的行為,大多是心理因素,常常與緊張、焦慮、沮喪、無聊以及對指甲好奇等情緒有關。

很多成人也有這個習慣,心裡一有事就啃指甲。寶寶也一樣,只不過具體原因不同,可能是安全感不足、受家長責罵和否定、父母吵架、隔代養育、生活節奏改變(入學)等。

另外一種情況,是模仿和嬰兒期吮指轉化。青島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小兒科通過對咬指甲癖患兒的追蹤發現,108例患兒中有42例咬指甲是模仿他人而習得(主要是幼兒園小朋友或者學校同學),有11例是嬰兒時期吮吸拇指的轉化,32例孩子誘因不明。

如何改正?

男子演唱組合R1SE的隊長周震南啃手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好像隨時隨地都在啃指甲,因為這甚至上過熱搜。為戒掉這個毛病,周震南更是直接隨身攜帶防咬指甲筆(苦甲水)。

不過,對於咱們小寶寶來講,這個方式並不是很適合,一般不推薦在寶寶手指上塗苦甲水、辣椒水或風油精等。

這種厭惡療法短期或許有效,但很容易反覆,還有可能讓孩子啃得更厲害,建議家長嘗試以下五種較為溫和的方法:

1

不要粗暴制止

寶寶啃咬指甲,粗暴制止會使寶寶加深對啃咬指甲的印象。對於啃指甲嚴重的寶寶,需要慢慢過渡改變。

我們可以和寶寶約定,先不啃左手,等到寶寶適應後再約定只啃三根手指、兩根手指,慢慢的縮小範圍。還可以約定時間、約定地點,當寶寶取得階段性進步時,可以給寶寶一些獎勵,鼓勵寶寶繼續堅持。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保持手部衛生,尤其把指甲縫清洗乾淨。

2

定期修剪指甲

如果指甲長長了,或是有倒刺、不規則、折斷,都會加重孩子啃指甲的衝動。所以家長要定期修剪孩子的指甲,這也是衛生的需要。

3

正面引導

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寶寶啃手指的壞處,比如啃手指牙齒會變醜、會肚子痛,家長也可以給寶寶講《愛啃指甲的小山羊》,因為啃指甲導致肚子劇痛的故事,以此來加深印象。

如果是女寶寶,就更簡單了,告訴寶寶啃指甲指甲會變得特別丑,不能塗指甲油,也不能粘貼紙了~

4

轉移注意力

如果寶寶啃手頻繁,家長可以讓寶寶的手忙起來,比如和寶寶拉拉手、做遊戲、做手工、做家務、看故事書、出去遛彎玩耍等。

5

消除造成寶寶緊張的因素

寶寶並不清楚什麼叫壓力,什麼叫緊張,但寶寶會有明顯不喜歡的事或物,家長可以從寶寶害怕、哭鬧的情緒中,窺見令寶寶緊張的因素,比如寶寶每次犯錯會吃手、低頭、拽衣角,每次媽媽離開會哭鬧,那寶寶緊張的就是家長的責罵和媽媽的離開。

消除這些因素,寶寶啃手指的情況就會減少甚至消失。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啃手指,家長不用太擔心,注意衛生,順其自然即可。如果寶寶的手指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形、受傷,建議及時糾正,必要時就醫干預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兒康 的精彩文章:

我猜你一定在等百里挑一!還有夏季必備防晒補水好物
4倍去油,一泡一衝就乾淨,洗碗就這麼簡單!還有洗衣機槽清洗劑……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