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茶人:「煮水以銀壺為貴」,下一句才是精髓,卻鮮為人知!

老茶人:「煮水以銀壺為貴」,下一句才是精髓,卻鮮為人知!

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

大家都知道,因為銀是天然的抗生素。古人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說。銀壺,煮水時釋放的銀離子,能除去水中雜質、雜味、細菌等,能使水質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

另外,銀壺本身潔凈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銹,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鐵之銹」,銀是唯一潔凈無味、凈水無菌、養生養顏的尊貴凈器。

銀壺已成為中高端禮品的第一選擇!

茶道眾人有句話:家有萬千名器,不如銀壺一把。毫不誇張的說,手工銀壺已經成為茶界寵兒,也是中高端玩家潮流熱捧的茶具。

手工製作的銀壺,精鏨細刻,造型美觀,富有神韻,堪稱藝術品,一壺落座,眾目共視。

銀壺具有較好的保值、增值的作用,越來越多精工鏨刻的銀壺在拍賣會上大放異彩。所以,擁有一把銀壺饋贈藏用兩相宜,更是成為了中高端禮品的第一選擇。

銀壺的實用功效

銀壺向來是宮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銀壺收藏在國內尚屬小眾,但憑其精良的工藝和東方文化一脈相承的歷史底蘊,近年來備受壺友藏家關注。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以及收藏界的持續升溫,手工銀壺受到越來越多茶友、藏友們的青睞與厚愛。那麼,銀壺究竟有哪些好處,為什麼會受到如此追捧呢?

1、銀壺煮水時所釋放出的銀離子鈉離子能為人的身體起消毒的作用。有極少量的銀會以銀離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銀離子能殺菌,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五百萬分之一的銀離子,就足以使大多數細菌死亡。

2、銀壺煮水,能使水質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另外,本身潔凈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銹,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銀的熱傳導性在所有的金屬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夠迅速散發血管的熱量,因此可以有效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3、銀對目前所知的幾乎所有細菌和胞外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對人體無害且永遠不會產生任何的抗藥性。銀離子的作用不僅在體外,進入人體後還可殺滅腸道中的病菌,同時做到排毒。家裡有老人和小孩,效果尤為明顯。長期用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4、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銀有「安五臟、定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保健作用。

壺老頭以親身經歷跟壺友們說說:

一:純度不足的機制壺。

打著手工銀壺的名號,實際上卻是機制壺,模具批量生產,甚至銀的純度不足,用假冒偽劣的銀壺,坑害消費者,這些商人的行為實在令人憤恨!

二:代購日本壺。

假冒日本銀壺,掛羊頭、賣狗肉,虛高價格,打折、半價促銷,3萬,5萬一把。事實上貴金屬的進出口國家是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的,市場上見到的日本銀壺大多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三:大師壺。

一些有實力壺商,批量生產機制壺,做成商務禮品套裝,批發個各代理,賣給不懂茶的人。借「假大師」,在電視購物等渠道打廣告,讓人感覺撿了個大便宜,但真正的大師壺,產量極少。

既然市面上有很多假冒的機制壺,那我們該如何分辨機壓壺、作假壺,購買到正宗的手工銀壺呢?

誓將銀壺降價40%的「瘋子」

我是一名手工藝愛好者,從小就跟著父母以及各位老師傅們和銀器打交道,在家族的全力支持下,我成立了壺老頭這個銀器品牌。

師傅們從小就一直教導,做銀壺這個行業,誠信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如果連人品都沒了,哪來的壺品呢?

為了能讓中國傳統手工制壺事業有個更好的傳承,將來為更多喜歡銀壺的壺友服務。我們堅持以低於市場價40%的價格,讓利於只做純手工銀壺,願以心相交,定不負君之選擇。

傳統手工打造銀壺

銀料-選擇

壺老頭銀壺沒有選擇市場上常見的s990銀,而是選擇含銀量更高的s999銀,也叫做千足銀;

純度越高,顏色越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光澤不刺眼。S990銀在空氣中易氧化,S999銀比S990銀更耐氧化。

傳統手工打造

純手工銀壺經過成千上萬次的捶打、塑型、浮雕鏨刻等工藝處理,厚度會在1mm左右。經過捶打的銀壺,質地更緊密,壺韻更好、耐用性也就更強。

在純手工打造的工序上,我們絕不怠慢:即使一位老師製作一個作品也需要耗費幾十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之後還要承擔燒制失敗幾個月心血都白費的風險,我們相信作品不會說謊,傾盡的匠人心血,都能透過銀壺的美體現出來。

壺老頭想對藏友們說的真心話

壺老頭銀壺以誠信立足,以匠心傳承謀發展,傳統手工打造工藝製作雖然麻煩費事,但能確保銀壺更具神韻。我們沒有大成本的廣告,沒有名貴的包裝,只有壺老頭用心奉上的好銀壺。並且努力致力於讓家鄉的好銀壺、好工藝,被更多的愛壺之人喜歡。

目前79356人已經選擇壺老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網 的精彩文章:

好茶難尋,知音難覓
「明知不問」是一種修養

TAG: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