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研究發現,這種蛋白質可能是治療不可逆轉失聰患者恢復聽力的關鍵

研究發現,這種蛋白質可能是治療不可逆轉失聰患者恢復聽力的關鍵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實驗發現了一對蛋白質,可精確控制聲音探測細胞在哺乳動物耳內誕生的時間。這種蛋白質可能是未來治療不可逆轉失聰患者恢復聽力的關鍵。長期以來,該領域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能觸發感覺和傳遞聲音的毛細胞。因為毛細胞是聽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了解它們是如何發育的,將有助於找到替代受損毛細胞的方法。

據估計,90%的遺傳性聽力損失是由毛細胞問題或連接毛細胞和大腦的聽覺神經受損引起的。耳聾是由於暴露於雜訊或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細胞損害。與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毛細胞不同,人類的毛細胞不能再生。因此,一旦毛細胞受損,聽力損失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研究團隊基於毛細胞誕生髮育的原理,開始尋找在正確的位置和時間出現的分子線索。在研究人員檢測的蛋白質中,兩種蛋白質——激活素A和卵泡抑素的模式從其他蛋白質中脫穎而出。

為了弄清楚這兩種蛋白質是如何協調毛細胞發育的,研究人員分別研究了它們的作用。他們發現,在發育過程中,激活素A和卵泡抑素的作用非常精確,任何干擾都可能對耳蝸組織產生負面影響。結果表明,這兩種蛋白質的高水平會導致前體細胞分裂得更頻繁,從而使更多的前體細胞以一種隨意的方式轉化為內部毛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此次在毛細胞發育方面的研究是基礎性的,但對治療由受損毛細胞引起的耳聾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他們也希望利用這些知識來改善或發展新的聽力損失治療策略。

編譯/郭曉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口腔不衛生,更易患頭頸癌
研究發現,女性受藥物影響的程度比男性高60%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