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人超市」緣何真變無人?可能是少了點人情味兒!

「無人超市」緣何真變無人?可能是少了點人情味兒!

人們常說「科技改變生活」,但在執拗的人類面前,有時候科技真不能改變生活,至少無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選擇,比如無人超市。

過去兩年,在人臉識別、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等智能技術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無人超市逐漸成為了新零售發展的創新之舉。

2016年,美國零售巨頭亞馬遜率先推出了無人便利店AmazonGo;2017年,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號稱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繽果盒子」(BingoBox);2018年,京東也開設了首家無人超市,並將無人商店技術推往海外。

憑藉前所未有的零售模式,以及商品可觸達、購物高便捷的獨特優勢,無人超市一經出現便收穫了資本與市場的高度青睞。

2017年,當時的資本市場便預計我國無人零售商店的交易額將達到389.4億元,且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會迎來發展紅利期,至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2022年市場交易額能超1.8萬億元。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無人超市與新零售時代的智能化、質量化發展需求一拍即合,突然爆發也是順勢而生,未來鑄造藍海也是理所當然。

從構想上來看,無人超市的確貼合了當前新零售時代發展的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市場的新需求,但他們卻忽略了兩個重要的點。一個是無人超市對公民素質和誠信問題的挑戰;另外一個則是其中缺少的人情味兒。

針對第一點,網上有文章報道,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一種群體經常喜歡晚上成群聚集起來鍛煉身體或者納涼,天氣熱起來之後,他們便奔向了既有飲料又有空調的無人超市或便利店之中,公民素質的整體不高,讓無人超市最終淪為了納涼的去處。

這聽起來雖然有點可悲,但這的確就是無人超市的現狀。

而針對第二點,似乎對無人超市的影響更為嚴重。無人超市中運用的人臉識別、RFID等技術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導致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體驗感大大降低;同時,缺少了人與人的交流環節,也讓無人超市不能夠像普通商店那樣有人情味兒。物質和精神上的體驗不佳,讓人們對無人超市的印象並不是很好。

除此之外,無人超市雖說對勞動力不再那麼依賴,但其在營銷、補貨、整理貨架、清潔等環節仍是需要人工操作的,再加上無人店技術成本高,這同樣大大增加了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給其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基於這些原因,近年來無人超市的熱潮逐漸平息,不少超市和便利店都遭遇了整改停業的尷尬。比如在2018年,濟南泉城廣場的24小時無人超市關門了,裡面的貨物和設備已被清空;以及此前,長沙市解放東路孚利購24小時無人值守智慧店業也已搬空歇業。

事後專家分析,無人超市、無人店鋪如果一味地以「無人力」為目標,把商業創意等同於市場需求,很可能會陷入跟風的困境,而忽視了消費者真正需要什麼、市場真正缺乏什麼,這也是為何在無人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一些無人超市、便利店紛紛停業的原因。

這顯然給整個行業都敲響了警鐘,如果一味跟風、投機取巧,那麼最終都將被淘汰,技術的落地只有腳踏實地,落到實處,行業才能真正穩定發展。日前在智博會上,第三代京東無人商店來到讓我們倍感欣喜,其無感知購物、自動結算等技術的全新融入,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購物體驗和感受。這讓我們看到,無人超市的自救之路已經開啟。

未來,通過技術重新喚回人們的信任,或許是無人超市重獲新生的必經之路,但能否成功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5G時代,媒體融合發展離不開4K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