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鏡子的汽車,電子側後視鏡「起風」「GGAI視角」

沒有鏡子的汽車,電子側後視鏡「起風」「GGAI視角」

傳統汽車部件的數字化進程正在加快。

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計劃測試駕駛員如何使用攝像頭來取代汽車上的傳統側後視鏡。

按照計劃,NHTSA將對裝有傳統後視鏡和基於攝像頭的可視系統的汽車進行「駕駛行為和變道操作執行情況」的對比測試。

汽車行業其實早在五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2014年3月,代表通用汽車、大眾汽車、豐田汽車、特斯拉等汽車製造商的的行業聯盟就向NHTSA提出申請,要求新車可以使用基於攝像頭的後視或側視系統。

戴姆勒公司隨後在2015年也提交了類似的申請,要求批准在重型卡車上使用攝像頭而不是傳統後視鏡。

直到去年,NHTSA在一份報告中還表態仍在研究這個問題。現在,時機似乎已經成熟,新的測試將首先集中在乘用車上,然後再延伸到在更大型的卡車上。

豐田去年開始在日本銷售雷克薩斯新款ES,用攝像頭取代側後視鏡。大眾緊隨其後,去年12月開始在歐洲銷售搭載類似功能的奧迪e-tron車型。不過,這兩款車在美國銷售都仍然帶有傳統鏡子的版本。

本田汽車一位發言人說,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初,當本田e型車在歐洲上市時,也將採用這一技術標準。

目前,ECE R46已經更新到ECE R46/Rve.1/Add.45/rev6/2016版本,其技術同2009年版本發生了很大的提升,在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方面得到全面的完善,尤其將攝像頭-監視器系統(也就是電子測後視鏡)的相關規定納入到標準中。

這項技術已經在歐洲和日本獲得批准。而在中國市場,2018年12月,國標委正式下達了GB15084標準修訂計劃,目前相關的國家標準也在修訂中,名為《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

接下來,一旦標準實施,將帶動攝像頭、車內顯示屏以及相關晶元、演算法領域的新市場空間形成,並且推動與傳統全景環視、ADAS等功能的融合。

按照企業的說法,去掉汽車傳統側視鏡一方面提升了汽車安全性,同時也將使汽車更符合空氣動力學,並提高速度和燃油效率。

奧迪美國公司發言人表示,此次NHTSA測試計劃正值汽車製造商投資於該技術和布局高等級自動駕駛之際,對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零部件製造商來說,是一大利好。

特斯拉去年10月表示,它已經在Model S、Model X和Model 3上安裝了全部8個外部攝像頭,為「周圍車輛提供360度的視覺效果」,儘管這些車輛仍然使用傳統的鏡子。

而各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也已經「厲兵秣馬」。

繼日本Denso公司去年宣布為雷克薩斯新款ES量產首款電子外後視鏡系統後,近日,韓國現代摩比斯也宣布正在開發韓國市場首款電子外後視鏡。

相比於傳統後視鏡17度左右的視場角,電子後視鏡的攝像頭感測器視角約為35度,是普通側視鏡的兩倍多。同時,也避免了司機過去通過轉頭檢查盲點的弊端。

側後視鏡系統將由攝像頭、ECU和顯示器組成。ECU根據車輛的各種信息實時處理和控制側視攝像頭捕捉到的圖像,並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況和周圍環境,將圖像分別顯示在客艙左右兩側的顯示屏上。

同時,ECU將監視器與左轉、右轉或換車道時的轉彎信號操作聯鎖,並和倒車時的變速桿操作聯鎖。

考慮到該系統是一項重要的安全技術,監測汽車的後外側駕駛環境,現代摩比斯需要驗證其可靠性,使其能夠在惡劣天氣等惡劣條件下正常工作,比如大雨或大雪等惡劣天氣以及隧道。

幾年前,大陸集團就亮相了一套類似的系統。同樣基於三個攝像頭配置,不過硬體上需要一些特殊處理,比如高動態範圍功能(HDR)來減少眩光並提高黃昏時的能見度。

側視鏡頭的鍍膜鏡片比傳統的鏡片靈敏度低,而且表面積更小,因此即使在惡劣的天氣下,後視鏡的能見度也有所提高。此外,攝像頭需要具備光學清洗功能。

大陸集團通過「圖像拼接」技術,僅在兩塊OLED屏幕上就能顯示三個攝像頭的圖像,從而實現駕駛員對車輛側方及後方的無死角監控。

比如,本田在克服電子後視鏡雨霧天氣的困擾問題方面,採用了鏡頭塗有一層疏水塗層以及對電子攝像頭外殼整體結構進行優化,問題已經得到改善。

按照本田披露的數據,這樣的變化減少了約90%的空氣阻力,而整車的空氣阻力能獲得3.8%的降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智能汽車 的精彩文章:

車載語音搭載率接近八成,「後價格戰」時代的錯位競爭「GGAI頭條」
Euro NCAP落地中國,中國汽車工業「挺進」歐洲「GGAI頭條」

TAG:高工智能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