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南法:在薰衣草向日葵的世界裡徜徉

南法:在薰衣草向日葵的世界裡徜徉

南法讓我印記深。

就譬如我去過西藏,回來,總放高原的歌。放歌,想起西藏極致的雲、天、路、湖、雪山。沉浸其間,不能自拔。南法亦是。南法的味道,奇熱中有芬芳。夏日,如血的紅土城,蔚藍海岸,和太陽媲美的向日葵。而萬馬奔騰的薰衣草花田,藍紫,紫紅,延伸,延伸,向山那邊山這邊一切可以延伸的地方盡情延伸。

西藏如是高寒冷峻的艷,南法便是濃烈酣暢的熱。

薰衣草在此,遼闊的山便有了生命的浪漫

入南法前,我徜徉在德國的田野土地,山巒丘壑。望出去的景,心曠神怡,規整有序,綠意盎然,連通往山頂的道路,也環繞精緻,潔凈靜謐。我們會有感觸:即便在鄉村田野山地,德國人智慧勤勞的特徵也顯露無遺:嚴謹精確的建設,無微不至的舒服。但舒服享受余,感覺又缺了什麼。

然後,有人說,到法國了,到南法了。從德國到法國,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從宏觀視角觀望,一下感到田野的隨意和無序,道路也不盡寬闊平整,山地的綠色也不再顯示如德國般的濃密整飭。一入南法,似被裹入一股不可思議的氛圍里,是到了另一處不同世界,這裡人過的日子,和一般人過的日子不一樣。

這是聞名於世的普羅旺斯呢,有人提醒我們。熱烘烘的,慵懶的,自由散漫的,卻是藝術人文的,可以讓你隨意走動和想像的。

便在這樣的情境中,我們見到了薰衣草,普羅旺斯的薰衣草。

那日,先到一小山腳,說,有個薰衣草博物館。入內,觀影,懵懂入坐,一部薰衣草製成香薰精油的工藝流程片。我拭汗,人還沒緩過外面的灼熾,感覺影片鏡頭緩慢,晃悠,不清晰的模糊,廣告昭示的形式及內容落伍。在小的博物館裡行走,實物為主,照片為輔,沒有撼人心處。然後是乘上大巴,上山。然後是驚呼,因為看見真實可觸的薰衣草,匍匐在廣袤的山地。陽光照過來,藍紫在呼吸,紫紅在騰躍,和天上的白雲在遠處相連。

車子往山上行,車子在山腰間行,車子爬到了山脊,然後,攀上了山頂的路。在所有經過的山間路徑,放眼四周,灼陽肆照,山體寬闊無比。你不得不感慨:壯闊的法蘭西啊,遼闊的普羅旺斯。而在這壯闊的山峰山谷間,充斥布滿著各色薰衣草花田。草隨山舞,草隨山行,草給山增添色彩,草讓遼闊壯麗的山,有了生命起伏的浪漫。

是了,生命起伏的浪漫,這是在德國那一邊沒感受到的景緻,在南法的普羅旺斯強烈感受到了。你下得車來,近距離細觀各色薰衣草,一簇簇一蓬蓬一行行,要局部攝取精緻美麗的影像,還真的難。但你放眼四圍,山上山下,鋪天蓋地,清香到處瀰漫,整體的壯觀給人震撼。

看薰衣草,是女兒帶我到南法的第一行程。她對薰衣草未見已虔誠,人入草間則如喜愛大海的泳者一般陶醉其間,穿一襲白色的裙,撲花海,奔走歡呼,伸展裙邊,如孔雀張翅,歌舞之,醉美了。

我為一開始看薰衣草時的漫不經心輕有疚意,我為曾經長久不識南法薰衣草真面目而愧赧。為實地瞻視南法薰衣草,女兒做好功課,一旦沉浸如意美景,便如收穫盛大戰利品般欣喜若狂。

可這薰衣草,畢竟是「草」啊。任何的草,均散落山野平地,伏貼於泥土,屬於低等植物,而薰衣草,卻統治蔓延在南法廣袤的土地,蓬蓬勃勃成大勢,裝飾了一派好山河——神奇了。

那天,普羅旺斯看薰衣草,一直看到夕陽落下。在西藏,我看高原的雪山白雲碧湖天路,一切是那樣的原初和渾然天成。在南法,山巒夕照雲影花海,一切看去就是美麗的前世註定。熟料女兒給了我一個科普:薰衣草最早可不是南法的,是由中東漂洋過海引入的。但就是南法,讓薰衣草幻化成一個無與倫比的花海世界,讓薰衣草體現出了經濟價值,藝術價值,絕佳的景觀價值。

薰衣草在此,找到了自己的「真故鄉」。

梵高畫過的向日葵,在阿爾熱的夕照里昂首搖曳

一個朋友前時也去南法,我在網上問:「阿爾熱你去了嗎?」她奇怪:「哪個阿爾熱啊?」後來才彼此解釋清楚:我說的阿爾熱在她是讀寫成阿爾勒,彼阿爾勒就是我的阿爾熱,譯音不同而已。但我堅持我的阿爾熱——南法的阿爾熱,真的是很轟轟烈烈地「熱」。

清晰記得那日入阿爾熱城的情景。阿爾熱有歷史留下的高大城門。城外有圓弧四通的路,城牆外有寬闊的河道。近城門處有一塊大空地。那空地在烈日下裸露,少綠蔭遮蔽。我們要走入城門,必經過空地接受曝晒。南法的炙熱,阿爾熱極具典型性。烈日高懸,天際少有几絲雲。臉上汗水滴不止,通身有燃燒起來的感覺。

我們在阿爾熱的大街小巷走,尋找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遺產的七座古迹,古羅馬的競技場,聖特羅菲姆大教堂。還有一個個藝術味很濃的咖吧。咖吧沿街敞開,露天桌椅,一把把遮陽傘撐開。有彈唱歌者過來,音樂起,歌聲起,民俗感強烈的手舞足蹈。懶洋洋的觀者,在熱烘烘的氛圍里,餐飲喝酒,漫談人生,漫聽歌舞。然後灑下觀歌舞的錢,扔進藝人伸過來的和禮帽相似的錢袋裡。

女兒說,「100多年前,梵高一定也在這裡聽音樂的吧?」於是,她也掏出幾枚硬幣,扔進藝術演奏者的錢袋裡,一邊想像梵高混跡在咖吧人群中的模樣。

梵高的氣息在阿爾熱彌散。梵高熱愛阿爾熱,生命的最後歲月,窮困潦倒的他,就在暴熱的阿爾熱生活創作,作畫幾百幅。暴躁偏執的梵高,在阿爾熱割去自己一隻耳朵上的一塊肉,算是對藝術的祭獻。然後他就走進阿爾熱的向日葵天地,瘋狂地畫起了向日葵。

在阿爾熱,除了看梵高畫的向日葵,就要去看梵高熱衷的自然的向日葵。但竟然,我們一時沒有尋到田野里的向日葵。那晚,我們在住宿的樓下,走進一家中國餐館,開口國語,老闆為一亞裔男子,一臉茫然。換成簡單英語,方知開餐館的是個越南人。問:為什麼取中國餐館的名?答:「這裡現在有許多中國人來,這裡的人也喜歡中國餐。」說起梵高畫過的向日葵,他說,明天去叫一輛車,找個認路的司機,直接帶你們過去看啊。

是啊,有多少人要去看望相伴梵高的向日葵,一輛不大的車,擠了七八個人,不相識,不同膚色。但說起梵高,個個眼睛都是亮亮的。

走進那片向日葵地,是黃昏。阿爾熱城外好幾里遠,一塊不起眼的田野,卻是彎彎繞繞走了不寬的小路才到達。一下感覺,我們被熱烈的向日葵包裹起來。向日葵在風中搖曳,像一個個燃燒著的小火球,在夕照的烈日中昂首,黃黃的葉也塗上一層紅。女兒和我,將其視為聖地。想像梵高到此,臨摹畫出一幅幅樸素雋永、飽滿而有勁道、如火灼燒的向日葵。

田野里的向日葵,梵高畫出來的向日葵,意味著什麼?向日葵就是莊稼的一類,普普通通,但花葉蓬勃,蓬勃似火如日。這就夠了,藝術家如梵高們,看中了她,讓她從普普通通的莊稼,涅槃為自己內心的「神」。

南法的向日葵因為梵高,荷蘭人梵高也因為向日葵,碰撞了,便一起灼燒起來,化為永恆至高的藝術。然後,讓我們每個人,去做各自的感悟。

女兒說,她在南法最滿意的一張照,就是藏在一盤如火的向日葵後,伸出的半張笑臉,遠處,還有幾縷夕照的側逆光溢過來。

(本文編輯朱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葛劍雄:江南與上海
想要365天「買買買」網紅文創,來「海上文創」中華藝術宮店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