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奉賢4個相鄰街鎮抱團取暖,共組集體經濟聯合社為農民增收

奉賢4個相鄰街鎮抱團取暖,共組集體經濟聯合社為農民增收

近年上海郊區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在農村地區建立產權明晰的集體產權制度,從而得以實現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然而針對像奉賢南橋鎮這樣,經歷過多次區劃調整,集體產權較為複雜的地區,如何實現公平分配,並能夠合理惠及更廣大範圍的農民群眾?

日前,奉賢成立南橋鎮農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讓南橋鎮、西渡街道、奉浦街道、金海社區的10萬餘農民共享鎮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後的收益和成果,打破行政邊界,實現農民共富。

記者了解到,南橋鎮域面積廣大,曾先後析出周邊西渡街道、奉浦街道。而各自行政獨立的鎮、街道、社區在集體資產的分配上一直模糊不清。經區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主管部門提議,最終4個相鄰街道、鎮、社區「抱團取暖」,共同成立鎮級農村集體經濟聯合社,所涉29個村、10萬餘村民,可以共同享受鎮級集體資產紅利。目前南橋鎮農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總資產106.23億元,凈資產51.48億元。

作為全鎮農民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功能性平台,聯合社成立之初,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確權,把集體資產量化到個人。通俗地講,雞下了蛋,要按照效益決定分配的原則,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平公正地分享資產的收益。但也不能把集體經濟組織這個老母雞分掉吃光。為了在陽光下完成確權工作,聯合社下設立了綜合協調組、資產複核組、農齡核查和工齡確認組、監督組四個工作小組,根據規則,將自195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間,參加過生產隊勞動的,再鎮村企業參加過勞動的,視作為農民,可以享有股權。通過各方核實,4地最終一共確認農民數量102976人。

依據《奉賢區南橋鎮集體經濟聯合社章程》,聯合社將在每年年底,提取當年集體資產凈收益的50%用於分配。南橋鎮經濟管理事務中心書記、主任李建忠告訴記者,近年南橋鎮共有31個鎮級集體企業,每年產生利潤可觀。加上近6億元集體資產已經投資了城市物業,也可以產生部分收益,「這為收益的有效分配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鎮級集體所產生的收益,一部分將用於再投資、再發展;一部分用於集體成員分配;還有一部分可用於提升4地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以及困難家庭生活補助等,破解各村「單打獨鬥」的局面,真正幫助老百姓「富口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高溫天,垃圾分類不停歇
王昌齡親手造下的樓台檢閱千年時光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