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飲食重守時

道教飲食重守時

飲食貴在守時。飲食守時是按規定的時間攝取食物。飲食適量可用「無飢無飽」來衡量。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呂氏春秋》中《季春紀·盡數》篇對守時適量有個很好的概說,「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道教徒吸取前人飲食守時適量之優良傳統,對此也有不少闡述。

道教注重飲食以時。約出於魏晉的《太清道林攝生論》、五代後蜀人蒲虔貫撰寫的《保生要錄·論飲食門》、北宋茅山處士劉詞撰寫的《混俗頤生錄·飲食消息》、似出於宋代的《太上保真養生論》、元人李鵬飛編撰的《三元延壽參贊書》卷3《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等,或多或少都有論及於此。

《保生要錄·論飲食門》說:「飲食者,所以資養人之血氣。血則榮華形體,氣則衛護四肢。精華者,為髓為精。其次者,為肌為肉。常時不可待極飢而方食,候極飽而撤撰。常欲如飢中飽、飽中飢。青牛道士云:『人慾先飢而後食,先渴而後飲。』不欲強食強飲故也。」蒲虔貫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十分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飲食是生命存在的基礎。飲食雖然極端重要,但是這不意味著飽食終日。蒲氏認為人應當「先飢而後食」,「先渴而後飲」,「不欲強食強飲」,這就是主張要適時進食,讓脾胃有張有弛,保持飢與飽的節奏與平衡。

祖國醫學一貫如此地強調飲食有定時,認為進食有規律才能保證人體健康。《黃帝內經·靈樞·平人絕谷》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脾胃被中醫視為人體健康長壽的「後天之本」,飲食以時,保持腸胃一虛一實的活動狀態,才能使腸胃之氣上下通暢,五臟功能安定,營養物質攝取和輸布正常,精神健旺。如果飲食不定時,隨意進食,甚至零食不離口,便會打亂腸胃虛實交替的活動規律,使腸胃始終處於工作狀態。長期如此,勢必導致食慾減退,甚至使人產生厭食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那麼,如何做到飲食守時呢?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制,早、中、晚每餐之間間隔時間約為4-6個小時,早上七點左右、中午十二點左右、晚上六點左右。

道教經典堅持此飲食規律,對飲食不守時提出批評和勸誡。如《混俗頤生錄》卷上《夏時消息》認為「日高餐飯」是「時人不能將攝」的表現。《三元延壽參贊書》卷3《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云:「空心茶,宜戒;卯時酒、申後飯,宜少。」

為什麼不能空心喝茶呢?《混俗頤生錄》卷上《夏時消息》指出空腹吃茶的弊端:「緣腎納咸,被鹽引茶入腎,令人下焦虛冷,手足疼痹,飯食後吃三、兩碗不妨,似飢即不再吃。……所以消食滌昏煩,空心啜之實僭濫。」這句話說出了飲茶應當適時:飯後消食,空心宜忌。「卯時酒、申後飯」,卯時是5點至7點,申時是15點至17點。

道教特別反對夜食。《混俗頤生錄》卷上《飲食消息》主張:「夜後不宜飽食肉面生膾。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鱠不可與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後雖消,甚損脾胃,令人脾勞。向夜勿飽食煎餅,尤當大損風氣之人,偏不宜食。」同書卷上《夏時消息》又說:「勿夜食,尤忌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為夏月夜短,有年之人腹中常冷,或不消化,多患腹脹、霍亂之疾。」《三元延壽參贊書》卷3《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也說:「夜半之食宜戒。」

夜食不宜,不僅是道教徒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有科學根據的。我們晚間睡眠休息時,胃應當停止工作,與身體其它器官同時休息。如果晚餐過晚或睡前進食,胃腸就不得不在睡眠的時間繼續進行消化的工作,這樣既影響睡眠質量,腸胃工作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早晨醒來,必定周身不適,早餐也沒有胃口。所以道教徒忌諱夜食,特別是夜後飽食。

如果夜後進食,最好設法消食,飲茶不利睡眠,道士用散步法來消除積聚。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卷上《食誡篇》引真人言:「人不要夜食,食畢但當行中庭,如數里可佳。飽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積聚也。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至言總》卷3《養生》說:「人不可夜食,食畢但當行步,計使十數里往來。」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無根樹》系列解讀(二):勉力學人
逍遙人生:面南而飛,扶搖直上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