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因水庫蓄水,土耳其11000年歷史古鎮將被淹沒

因水庫蓄水,土耳其11000年歷史古鎮將被淹沒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上周六,土耳其巴特曼省省長確認,由於底格里斯河上修建的伊利蘇水庫即將蓄水,河畔的哈桑凱伊夫小鎮將於10月8日被淹沒。留給該地區民眾搬遷的時間只剩下5周。

哈桑凱伊夫位於土耳其東南部巴特曼省的底格里斯河畔。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上修建了伊利蘇水壩和水電站,該工程將為該地區提供電力。哈桑凱伊夫被淹沒,也意味著圍繞著這座水電站超過十年的爭議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

被淹沒的人類文明和家庭記憶

1954年起,土耳其政府開始在底格里斯河沿岸進行考察,尋找建立水電站的合適地點。1975年,伊利蘇被選定,但直到1997年左右,伊利蘇才被加入土耳其國家水利工程的正式建設計劃中。

2006年,土耳其建立了伊利蘇水壩建設基金,同年項目開工。由於哈桑凱伊夫小鎮的地理位置,在伊利蘇水庫建成後必定被淹沒,爭議也隨之而來。

哈桑凱伊夫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最古老的人類定居點之一,考古學家認為,小鎮有超過11000年的歷史。一直以來,哈桑凱伊夫吸引著不少歷史和考古愛好者。

哈桑凱伊夫城內有一座12世紀的橋樑遺址,一座建於15世紀的圓形柱墓遺址,兩座清真寺遺址和上百個岩洞,其中一些岩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一些岩洞至今還有當地人居住。

數千年來,小鎮經歷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拜占庭文明、阿拉伯人和奧斯曼帝國等的佔領,能稱得上是一座活的「文明博物館」。

據報道,自從哈桑凱伊夫將被淹沒的新聞一出,僅2018年就有超過50萬人前來瞻仰古鎮遺迹。

據土耳其外交部官網顯示的信息,居民搬遷行動結束後,底格里斯河水位上升,屆時僅有哈桑凱伊夫的城堡會露在水面以上。但外交部也表示,考古學家和學者們會儘可能地開掘、記錄和保護這些歷史遺迹。一些歷史遺迹已被搬遷至土耳其政府建造的哈桑凱伊夫新城,作為「露天博物館」進行展示。

伊利蘇水電站建設的計劃長久以來遭到土耳其國內部分人的反對。「拯救哈桑凱伊夫倡議」是一個由土耳其活動家們組織的運動,他們認為,因為大壩和水電站的存在會超過50年,其對文化遺產和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的。

據美國CBS新聞報道,當地有數千人聯名請願,希望為哈桑凱伊夫尋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保護,但沒有成功。請願者還嘗試用法律渠道阻止大壩的建設,甚至在歐洲人權法庭上訴,最終被駁回,理由是「保護個人的文化遺產並非普世的權利」。

據報道,伊利蘇水電站工程將影響周邊199個定居點。土耳其外交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超過15000人將被重新安置,但反對者則估計有50000人要被迫搬遷。

土耳其政府已經在新的定居點為遷居者建好了710座房屋,但當地居民並不十分滿意。有報道稱,土耳其政府給遷居者的房屋重建賠付低於市場價,而重建房屋的花費讓一些居民無法承擔。

據國際公共廣播(PRI)報道,哈桑凱伊夫約有2500名居民,當地經濟依賴於古鎮帶來的旅遊業,而數十年來由於伊利蘇大壩的建設,居民們建設新房和開設新產業的意願基本停滯。但許多人仍不願離開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奧基夫·艾漢在哈桑凱伊夫的老城市場里經營著一家地毯商店,他對CBS新聞表示:「如果要被迫離開老城市場的話,大家都要破產了。搬遷對於老城店主來說財務上會有很大的損失,我們需要(政府)給出再就業計劃,但現在沒有人給我們這方面的承諾。」

如果說艾漢考慮到搬遷影響到自己的生計,另一名哈桑凱伊夫的居民費拉特·阿爾昆考慮的則是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阿爾昆的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哈桑凱伊夫,已在小鎮住了300多年,他與他的6個孩子都出生在哈桑凱伊夫。

阿爾昆對CBS新聞說,曾經對保住哈桑凱伊夫有所希望,但現在希望已經落空,「我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感覺我就像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樣,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是好還是壞。」

建水壩的收益更大還是破壞更大?

2015年,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埃爾多安在哈桑凱伊夫鎮附近舉行的一次集會上說:「有了伊利蘇水壩,土耳其將會擁有更強的電力,伊利蘇將是一座滿足我們極度缺乏的電力需求的至關重要的水壩。」

伊利蘇水壩是土耳其「東南安納托利亞工程」(土耳其語Guneydogu Anadolu Projesi , 簡稱GAP)的一部分。土耳其東南部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經濟較為落後,而氣候變暖讓該地氣候愈發炎熱、乾旱。據PRI報道,土耳其政府寄希望於伊利蘇水壩,進行發電、灌溉、儲存水資源。

伊利蘇大壩是土耳其第四大水壩工程,其投入使用後,每年能提供3800兆瓦時的電力,基本約等於一座小型核電站能帶來的電力。

但是,一些環境學家長期以來堅定地反對這座水壩,認為水壩的建立會切斷底格里斯河下游的水資源供給、破壞其脆弱的生態系統——敘利亞和伊拉克部分地區所在的底格里斯河盆地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

土耳其政府則表示,伊利蘇水壩會為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積極影響——水電站的投入使用能夠減少火力發電站帶來的數百萬噸溫室氣體排放,還能作為水資源調節器,減少冬季洪水的發生,而在夏季乾旱時節,又能保證水資源的供給。

據PRI報道,去年,由於伊拉克大範圍乾旱,伊利蘇水庫蓄水的計劃被暫緩——但由於今年春季的強降雨讓底格里斯河的水位上漲,超過了正常水平,土耳其有關方面認為——如果要蓄水,現在正是時候。

蓄水本計劃於今年6月10日啟動,但5、6月時,大範圍的抗議和批評聲浪讓土耳其政府暫緩了蓄水計劃,但如今蓄水工程又將於10月啟動。

歐麥爾·古澤爾是土耳其政府在哈桑凱伊夫的代表,也是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 Party)的成員。他認為,隨著哈桑凱伊夫的搬遷,當地旅遊業依然會發展良好。

據報道,哈桑凱伊夫城內建於12世紀的石橋,已用水泥加固,應對水淹;而其他正在開掘的遺迹,將以原樣被水淹沒。

古澤爾對PRI說,當底格里斯河水位上升後,遊客可以坐著遊船遊覽大壩創造的景觀,觀賞山頂上的古老拜占庭要塞。他堅信,遊客和旅遊收入會持續不斷地來到新的哈桑凱伊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韓媒稱約128萬噸福島核污染水被船隻帶入韓國海域
菲爾普斯首談孫楊事件:希望國際泳聯不要固步自封,應當做出改變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