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7後全球貿易新一輪鏖戰:特朗普保留汽車稅威脅下,日歐如何守住底線?

G7後全球貿易新一輪鏖戰:特朗普保留汽車稅威脅下,日歐如何守住底線?

法國比亞里茨七國集團(G7)峰會結束後,全球貿易形勢變得更糟了嗎?

在峰會期間,日歐領導人同美方緊密互動,美方主動傳出日美在貿易方面達成原則性共識,日本將對美國開放70億美元農產品市場的「捷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日和對歐表態中,美方仍未徹底放棄最高可達25%的汽車稅威脅。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專家均表示,美方不會放棄汽車稅的威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美國在汽車業上無論是對日本、韓國、德國還是整個歐盟,從美國的利益來說都沒有完全放棄關稅壁壘這個砝碼。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亦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要堅持其競選理念,即治理全球對美貿易順差的問題,第一個應該解決的就是汽車業,日本此次做出一些(妥協)姿態也是為了保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方在談判前要價期間曾多次提出要對日本談服務貿易和匯率問題,然而目前從公布的內容看來日本堅守了自己的立場,即不能超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的互惠程度。

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關於日美貿易協定,日方提出來的就是不把服務貿易和匯率放進去,這次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同意了這樣的條件,即日美貿易協定中不再涉及服務貿易和匯率的問題。

專家:農業是日本唯一可以讓步的地方

在上任之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即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並謀求以比TPP更小的代價,同TPP中的主要國家談成更好的雙邊貿易協定,其中重要的國家即為日本。

在美國退出TPP的情況下,日本頂住壓力讓TPP「起死回生」,並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即沒有美國的TPP),還同歐盟完成了自貿協定談判,令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生效。

這樣的結果令美方被動。「特朗普2017年上台之後退出了TPP,導致美國相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而言,不再具有優勢,因為退出TPP後其他國家談好的關稅就降不下來了,所以日本對美的關稅還是很高的。相反,日本進口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產品就很便宜,美國的農場主就覺得受損失了。」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特朗普專門談到農產品關稅,如果能把農產品關稅降下來的話,這對美國的農場主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因為畢竟TPP是一個排他性協議,對於TPP之外的經濟體都是具有歧視性的,所以如果美國這次可以通過雙邊的協議來,修補退出多邊協議之後帶來的不良效應,也就是說如果美國認為農產品對日出口能達到TPP的關稅水平的話,那麼美國認為這至少能修補退出TPP之後的負面效應。」

確然,在CPTPP和EPA先後生效後,其效應已經顯現,根據日本財務省8月公布的最新數據,以豬肉為例,在CPTPP下,今年4月關稅已從原來的4.3%降至1.9%,而1~6月,來自加拿大等CPTPP生效國對日出口量同比增加7%;2~6月來自歐盟EPA生效地區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大增13%,其中丹麥豬肉表現尤其良好;相比之下美國對日出口份額1~6月同比降低1.6%。

再以葡萄酒為例,1~6月,來自CPTPP生效國的對日葡萄酒出口同比增加8%,2~6月來自歐盟的出口大增25%,來自義大利、法國的紅酒銷售均激增。同期,1~6月來自美國的葡萄酒則同比降低2%。

周世儉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日美急於達成協議,特別是從美方而言,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目前在農業方面的壓力很大:玉米9月就要收穫了,大豆在10月份也要收穫,由於今年農產品海外訂單不多,庫存擠壓嚴重,而這些地區全是共和黨傳統票倉。

從目前的談判成果來看,日方守住了其TPP底線。

「日方也希望按照TPP的標準去達成日美之間的這種協定。」劉向東表示,因為美日之間的同盟關係還是存在的:此前美國曾敲打韓國,並在重新談經貿協議時對韓國要價很高,韓國妥協了,但日本方面現在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但總的來說,日本不可能拋棄美日同盟關係,考慮日本有依附於美國的一面,就必須拿出自己的誠意,讓利給美國。

「日本的市場除了農業已經比較開放了,所以日本能夠讓利的地方就是農業,還有一些新的領域,比如數字經濟這些大家(競爭水平)都差不多的地方。」他指出,美國的優勢就是農產品,所以這一方面日美談得比較好。

「另一方面就是能源,日本缺少能源可以從美國多進口一些資源,將其納入到貿易談判領域。」劉向東指出,但是日本堅持否掉的就是美國希望納入的匯率和服務貿易的內容,因為日本之前是吃過虧的,所以日本對此耿耿於懷,它不是完全「美國是老大哥,我們是同盟關係就完全遵從美國提出的要價」,日本肯定還是要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

歐美之間汽車稅威脅仍然高懸

在歐盟方面,即將離任的歐盟各層高級官員似乎終於可以毫無顧慮地吐露真言。

在比亞里茨G7峰會召開前夕,特朗普威脅,如果法國對美國互聯網技術企業徵收數字稅,美國將對法國葡萄酒徵收關稅。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回應稱,如果美方對法國葡萄酒徵稅,歐洲聯盟將尋求報復。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圖斯克的發言非常強硬,在外交上通常是萬不得已才會做的事情,不過也可以看到,11月1日圖斯克就結束任期,在下台之前為維護歐洲利益,他也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好的形象。

同時,歐盟貿易官員馬爾姆斯特倫也指出,歐盟在11月1日,即原定的歐美達成貿易協定的日期前已經無法達成協議了。

在奧巴馬政府時代,歐美之間存在著一項複雜的貿易談判——「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在談判期間,歐盟曾出價提議對超過97%的進口商品取消關稅,來換取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採購系統,並有策略地修改其「買美國貨」的法案,但彼時的美國談判團隊並不為之所動。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TTIP被棄,轉而提出美歐進行——「零關稅、零非貿易壁壘和非汽車類工業產品零補貼」貿易協定談判,這意味著美歐之間也將達成一個非常有限的小型貿易協定,其主要目的在移除工業產品方面的關稅。

即便如此,馬爾姆斯特倫也指出,這一談判目前尚未開始,其原因在於美方希望在該談判中討論農產品,而歐盟不能同意。

當下,美方在有關進口汽車和零部件的「232調查」報告中已經認定,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威脅損害美國國家安全,並將在11月14日左右開啟下一步行動。特朗普政府從未撤銷過這一威脅。

特朗普為削減貿易逆差,肯定會觸及汽車稅問題。周世儉解釋道,但如此,就會得罪傳統盟國,譬如歐洲國家。

歐盟方面此前已經透露,如美方出台涉及歐洲汽車的懲罰性關稅,那麼歐盟準備的反制清單上涉及的美方產品總價值將達350億歐元。

「汽車市場也是特朗普政府需要重新振興的行業,因為汽車行業後面跟的是鋼鐵,所以如果不振興汽車的話,其他工業就沒法復興。」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 美國是想從汽車的角度重振美國工業化的進程,美國對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想法也是一樣的,這是最早做「232」調查時美國政府謀定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到現在也沒有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說你有你就有」又來?多家公司發布風險提示
G7峰會法國小心翼翼繞過「貿易」話題,美國卻不領情反指法方孤立特朗普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