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直喊著光復漢室的劉備,若真統一天下,他會讓位給漢獻帝劉協嗎?

一直喊著光復漢室的劉備,若真統一天下,他會讓位給漢獻帝劉協嗎?

有人問我:劉備打的旗號是光復漢室,若真統一天下,會讓位給漢獻帝劉協嗎?

不要被《三國演義》中那個假仁義的劉備欺騙,讓位給漢獻帝劉協,可能嗎?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漢還是漢,但是皇位上的人絕對不是劉協。軍隊劉備的,天下劉備打下來的,一統山河再白白送給你,中華浩浩蕩蕩五千年歷史,有這種事發生嗎?

倘若劉備一統河山,他考慮的不是讓不讓劉協回來,而是怎麼處理手下面掌握實權重兵的將臣。說白了匡扶漢室,討伐曹賊就是劉備給自己找的一個稱王稱霸的借口,他是靠這個號召人給他賣命。至少在劉備稱帝的那一刻起,東漢連名存實亡都算不上了,就像東漢取代西漢一樣,若是大事可成那麼蜀漢必定取代東漢。

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劉備為啥一直強調自己這個身份呢?因為劉備這一脈祖上還有點牌面的也就是劉勝了,說到這我們不妨扒拉扒拉劉備的家族:

漢高祖劉邦生了漢文帝劉恆,劉恒生了漢景帝劉啟,劉啟生了劉勝,而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當年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由於劉勝喜好聲色,生的孩子都能編成一個連隊了。根據令法孩子越多權勢越小,到最後劉勝的兒子劉貞因為「酎金奪爵」事件乾脆就被貶為平民。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沒有了爵位但是劉氏人丁興旺,也是當地的大家族。不過沒有皇室的支持無論是什麼豪族都躲不了興衰之理,到了劉備的祖父劉雄、父親劉弘這一輩雖然也在仕途上努力,企圖振興家門。但是芝麻小官杯水車薪,再加上劉弘死得早,少年的劉備和母親靠編草鞋勉強維持生計。

劉備祖上雖然和皇帝是同根而生沒錯,但是到了劉協和他這一輩還有個屁的感情?要不是趕上亂世,這倆人估計一輩子都見不到面,如果說劉備忠於漢室還有點痕迹可尋,但是忠於漢室的他未必忠於劉協,大不了自己繼承正統不就行了。退一萬步講劉備愚忠打算扶持劉協再次上台,劉備手下的人呢?劉備這不成了下一個曹操了,文武百官眼中只有丞相劉備,還能正眼瞅一眼劉協?

所以我認為漢獻帝劉協不會重新登基有以下三大理由:

一、劉備雖然祖上是皇親國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這一脈在權勢爭奪戰中不是棄權就是落敗了,但是身份在這,若是萌陰子孫後代也行奈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執政者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也是無情地剝奪手足同胞的權力,大權在手管你死活。

所以說宗族親情這個東西,面對江山更迭這種大事的時候,脆的和紙一樣。排除異己是亘古不變的法則,同樣對於劉備個人也一樣,這和什麼名譽忠義沒關係。劉備把劉協扶持上來,劉協睡覺能合得上眼嗎?劉協只要接受劉備的扶持上位,他就一定會在上位之後整劉備,我敢說劉備一天不死,劉協的龍椅一天都做不安穩。他們兩個人本身就是對立的存在,就像劉啟和劉徹一樣,這不是誰認慫誰就能善終的事。

二、除了劉備自身的原因,還有劉備手下的阻力也不會小。劉備當了皇帝,自己可能是二把手三把手,劉協要是上位自己可能連八把手都當不上了。因為劉備如果把江山拱手讓給劉協,在劉備死後,劉備這些親信就面臨著不得不反的境地,劉協會不遺餘力的打壓他們。

這還是說那些忠於劉備的親信,那種天生反骨的人,雖然有劉備壓著不會生事,一旦劉備沒了群龍無首,這些人必定有人策劃謀反。因為劉備既然讓權了,就不可能設置儲君,劉協在他們眼裡算個什麼東西,自此開始嚴重的朝廷內鬥爭權,各種傀儡政權連番上台,邊境連年戰亂。除非劉氏突然出來一個天之驕子穩住局面,不然最後不光大漢王朝一去不復返,這天下恐怕不會在姓劉了。

所以說,越是忠於劉備的人,越是希望劉備當皇帝,架也得把他架到龍椅上,辛辛苦苦忙活一輩子,眼瞅著看見曙光了,要榮華富貴了,整這麼一出?擱誰誰能願意?

三、劉備敢給劉協也未必敢要,劉協自從上位開始就是台前傀儡,董卓不把他放在眼裡。好不容易董卓死了,曹操接手,劉協還是空頭皇帝,但是你說劉協身邊真的缺忠於他的人嗎?肯定不是,要不曹丕篡權的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漢朝舊臣起兵造反啊。

這說明劉協雖然是傀儡但是還是有點號召力的,只不過開局有點困難。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在他這裡,君權敗給了相權,這說明劉協能力不足以扭轉乾坤,要不然這麼多年早就翻身做主人了,還至於被人牽著鼻子走?

所以如果劉備一統天下,帶著百萬雄師進京,說著扶持劉協忠於漢室的漂亮話,根據劉協這麼多年的經驗,他心裡還不跟明鏡似的,說到底到了那個時候劉備和董卓和曹操又有什麼區別呢?

劉協雖無扭轉乾坤的能力,但是他確確實實不是一個昏君,只是生不逢時,劉協上位那一年才9歲,實屬東漢的氣數已盡。劉協從小就要陪著這些狼子野心之人演戲,他心中的悲涼和無奈也非常人可以體會的。

與其讓董卓、曹操之流竊取江山社稷,劉協讓位劉備也算他對祖宗最後的交代了。

最後為了幫助不清楚「酎金奪爵」的朋友快速了解此事,楊角風給大家簡單地提一下這個事:

就是漢武帝採取的一項打擊王侯勢力的措施,公元前112年,漢武帝以諸侯王所獻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借口而奪爵,被奪爵者達106人。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

看完這個典故,是不是深刻地體會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的涵義?

當然,我們只能是假設,你去問活著的劉備,就如同於問天天買彩票的人,你要中了五百萬,能不能給我一百萬?

他給你的答覆能信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盤點歷史上那些令人窒息的操作,這六種操作,哪種最清新脫俗呢?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的不歸路,康熙帝從期望到失望再到絕望!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