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下很骨感,但AI的未來依然豐滿

時下很骨感,但AI的未來依然豐滿

在過去的兩年,AI的的確確在賦能各行各業,但傳說中的大規模替代人力,至少在目前,還沒有看到。

機器人寫稿的背後,還是需要記者、編輯們坐在電腦前「碼字」;機器人客服背後,還是需要坐席來解決複雜的問題;銀行線上的催收機器人背後,還是需要行長們帶著被子去老賴府上軟磨硬泡。

所以,到底是我們高估了AI,還是低估了由人類組成的社會形態。

巨頭的遊戲

一個2~3歲的幼兒,如果通過圖片來辨識貓和狗,他大概需要看20張左右圖片,基本可以掌握貓和狗的區別。如果是AI呢,它需要100萬張貓和狗的圖片,才能分別出兩者。

為何差異如此大?

因為人類,即便是小寶寶,也會分析、總結、分類,他根據20張圖片,大致對貓、狗有個判斷,世界上有一種貓,叫斯芬克斯貓,沒有毛,這個無毛貓的圖片放在小寶寶面前,問「是貓是狗?」,儘管小寶寶沒有見過它的圖片,但他會毫不猶豫的判斷是貓。

而機器對於沒有見過的東西,是沒有判斷的,它甚至不認為這是動物。

這就是人類學習和機器學習的區別。

所以,AI是什麼,AI是靠數據喂出來的,「機器學習的特點在於,見到的東西越多、判斷越準確,場景越多、技術手段越豐富,原來非結構化的數據進行結構化,讓機器去理解和識別,那麼它的人工智慧水平就會更高。」金融壹賬通智能風控總經理、加馬人工智慧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施奕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對於機器學習而言,百萬級的數據只能是「呵呵」,真正的訓練是以億級為起點的,正是因為需要大量的、持續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場景與數據支撐,所以AI被稱之為是「巨頭的遊戲」。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內能夠想像到的網路巨頭、金融巨頭,以及想蹭AI熱點的各類公司,都在加大對於AI的開發力度,一時間風光無限。

很多人開始惶恐,是不是自己要被機器所替代了。

這兩年,不少科技公司潛心研究無人駕駛,但當實際上路時,不僅要選擇一處人煙稀少的地帶,且還需要一位司機坐在駕駛位上,將手放在方向盤上方2cm處,以備隨著打方向盤,腳踩剎車,眼看前方,比自己開車還累。

「無人駕駛到現在都沒有上路,因為人們最後發現,如果要模擬一個司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楊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曾經有一種智能音箱很是火熱,甚至有人提出,語音是未來的入口,但拿到手的產品卻令人失望,很多場景不能應付,最後淪為播放音樂的工具。

沒用對地方

「有的時候,我們對某一項技術的期待,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對一個業務場景的期待,但實際上,這是不同的維度,技術可以非常先進,但如果業務場景沒有找好,技術還是不能賦能到場景上面來。」楊強說。

在楊強看來,今天,AI並不是在所有的場景下都可以使用,比如醫療場景、教育場景,因為這些場景有它的特殊性。

即便是在AI賦能比較深入的電話客服領域,當客戶出現棘手的問題而焦躁不安時,一定是希望為自己解決問題的客服是個頭腦靈活、隨叫隨到的人。

在金融場景中同樣如此,全自動的金融服務只有在某個節點上才能做到,在面上還是要不斷的加入一些專家、一些人和一些監管機構的參與,需要人機互動。

「金融的流程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因為這個領域曾經歷過很多次的試錯,人的知識不可或缺,人機互動體現在對整個流程的嚴格監管,也體現在金融知識要傳輸給機器,讓機器學會人的知識。」楊強說。

人機互動,也是近兩年在人工智慧領域提出的新課題,機器不僅要學習人類知識,同時要理解人類知識,理解人類的決策,以及決策背後的邏輯和關鍵因素。

「對於AI,人們最初是以顛覆取代為出發點,但是,現在回過頭來,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出發點是錯誤的。」楊強說。

在他看來,AI技術毫無疑問是先進的,但目前的效能之所以發揮得有些令人失望,關鍵在於沒有找到合適的場景。

「2016年的時候,我曾提出過從互聯網 到AI ,之後,我又提出從AI 到 AI,有什麼區別呢,AI 是你先成立一個初創公司然後加上AI的業務,但是, AI是你先有一個業務,在裡面通過AI賦能。」楊強說。

所以,從一開始,AI 們雄心太大,想要取代某個物件、某個行業,或是某個人,現在發現,那是行不通的。

AI的真正定位

那麼,AI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AI是要和行業、場景緊密結合的,」楊強說,「比如,在銀行內部,AI可以將原來繁瑣的流程自動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我們有一個專門的領域叫做流程自動化,用AI賦能流程自動化。」

事實上,可以與AI結合的場景千千萬萬,只有少部分被挖掘出來,絕大部分還在沉睡,未來也將有一個新設的工種,叫AI產品經理,主要工作就是為AI找到正確的場景。

「其實,AI不是替代人力,而是釋放人力,讓人力去從事更加複雜的工作。」施奕明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五糧液大漲近4%續創新高,機構:高端白酒仍是下半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資主線
全國首例涉「港股通」證券犯罪案件一審宣判:一被告被罰二億四千萬元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