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裡發生的一切,可能成為幾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這裡發生的一切,可能成為幾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陰雨中的香港,連日來都略顯冷清,不知是因為天氣的緣故,還是因為動蕩不安的局勢。今天的香港,因一次次風波而成為了世界的焦點,今天這裡發生的一切,可能成為這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都抹不去的記憶。

街頭,表面正常

早上9時,銅鑼灣街頭仍下著雨,路上都是撐著雨傘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街上瀰漫著一種特殊的氣氛——表面上一切如往日般忙碌有序,但那份「看似正常」就如同一層窗戶紙,或許一捅就破。

平日門市興旺的茶餐廳生意少了許多。一家「樂心冰室」一反日常的「高冷」,專門安排了一名店員站在路邊招攬客人。「內地遊客都不來了,本地客人也不上街了,我們哪裡有生意。」店員無奈地說。另一家「南龍冰室」店門口索性貼出告示:「本店因租約期滿,於2019年8月25日結束營業。」一位爸爸牽著兒子來到店門口,才發現經常光顧的茶餐廳已經結業,只得離開。

目前,已有31個國家就其公民前往香港發布旅遊警示。尖沙咀附近的酒店,平時2000多元一晚的房間現在房價砍掉一大半。一家旅行社往常一個月要帶600多個訪港旅行團,但今年7月只有40多個團,公司幾乎停業。導遊說:「每年就指望著暑假旅遊旺季收入增長,結果今年旺季變淡季。」

香港人有句俗語:「手停口停」(沒有工作,就沒有飯碗)。特區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香港8月的零售額同比跌幅約為50%,中小企業的營商信心指數跌至三年來最低水平。6月香港旅客人次的同比增幅變為負值,8月15日至8月20日同比下跌了49.6%。一種低迷的氣氛瀰漫在各行各業。計程車司機:「收入減少了四成,現在我都要當『替工』了,全職開出租的話就不用開飯了。」商場店家:「打折啰,不然怎麼辦?只是這個『打折季』不知道持續到何時……」

現場,一種對峙

中午12時,一場忽大忽小的雨從天而降。香港灣仔政府大樓、入境事務大樓、稅務大樓呈一個U字型,圍合出一個帶綠化的大廣場。大樓里,提著文件袋的人絡繹不絕,每個人似乎都有明確的方向,身在其中,很自然會被人流帶著走。

稅務大樓的門面向廣場開放,冒雨來辦事的市民魚貫而入。門外,大幅廣告牌上,香港影星張智霖和「家燕姐」笑意盈盈,提醒香港市民及時換領身份證。而門內,則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氣氛。

12時開始靜坐,11時半,黑衣人已經圍站在門口諮詢服務台前,身穿綠色馬甲的香港記者早已準備好了長槍短炮,稅務大樓加派了保安在樓下值守,普通市民若無其事地往來。沒有人說話,沉默,一種心照不宣、互知底細的沉默和對峙凝固在空氣里。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穿著黑色襯衫、戴著黑色口罩的人站在面前時,仍忍不住心裡發毛。近距離看這些黑衣人中,有高高瘦瘦的男生,有穿著短褲、長發披肩的女孩,大大的口罩遮住了他們年輕的臉龐,卻遮不住那雙稚嫩的眼睛。口罩,就像一面安全牆,將他們的身份,與他們所進行的行為分隔開。

不與任何人對視,以最快速度乘電梯上到2樓,旁邊是稅務窗口和郵政局。一層之隔,幾名在這裡上班的保安和工作人員趁著午休時間,倚著欄杆往樓下看。「又來示威了。」保安大叔說。

稅務局派出工作人員指引進出大樓的市民繞開示威者集會地行走。「你要辦事的話就快進去辦吧,趁他們還沒開始示威。」一位剛走出大樓的老人家陳伯好心地跟記者說,「你放心,他們不會打你的。」他說自己對這些示威活動已經見慣不怪。

居民,代代壓力

陳伯出生在香港,今年87歲了,做了20多年律師,什麼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年輕人一定要多學點東西,別人叫你參與什麼活動,你就借口說『阿媽叫我回去吃飯』,趕緊離開,不要談論,更不要在場。」

陳伯的兒子4年前受「佔中」影響而失業,後來成了激進分子。那段時間,每次看到電視里播放年輕人遊行示威的新聞,陳伯都會很生氣,每天一家人同桌吃飯時都要和孩子爭吵。「那些帶頭的人鬧完事就走了,我們要走,談何容易。」

其實,陳伯並非不能理解今天年輕人的苦處。「現在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工資不會超過一萬五。以前香港只有1所大學,現在有9所,還有很多優秀的內地生。競爭壓力大,生活成本又不斷增加,他們不滿於現狀,更不滿於無法改變現狀……」作為伴隨著香港從小漁村成長為國際都市的一代人,陳伯也有自己的奮鬥史。

17歲當學徒,干過鐘錶行,後來自己學會計,開律師事務所,自己當「師爺」(律師)…… 「小時候我們住木屋、鐵皮屋,不比現在的『劏房』(板間房)條件好多少,我們那一代人也是從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一步步走過來的。」他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壓力。「我們經歷過港英當局時期,也看到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的發展,對國家有認同感,珍惜今天的生活。但現在出生於97年以後的孩子,對內地非常不了解,對歐美民主存在幻想,更多不滿足於現狀。其實每個人都歸屬於一個國家,你認同她,就不應去破壞她。」

在車站告別時,陳伯揮揮手讓我不要在雨中停留。「再見啦!下次有緣再見時,彼此都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了。」我也揮揮手,心裡想,到那時,香港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這部戲已經給觀眾發了40萬個肉包子,你吃過嗎?
奉賢4個相鄰街鎮抱團取暖,共組集體經濟聯合社為農民增收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