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靖皇帝:「大禮議事件」不但害我背負昏君罵名,也害了大明江山!

嘉靖皇帝:「大禮議事件」不但害我背負昏君罵名,也害了大明江山!

文:江上漁者(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者)

我叫朱厚熜,是憲宗皇帝第四子興獻王的兒子,本來我是要當個平平凡凡的藩王了此一生的,但老天似乎對我十分垂愛,偏偏不許。

正德十六年,我的堂兄武宗皇帝駕崩了,而且沒有子嗣。於是按《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我被孝宗皇后張氏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推薦為皇位繼承人。

還沒來得及各種謝天謝地,京城就派人接我進京了。於是,我辭別了母親,準備進京當個至高無上的皇帝了。

我很快就繼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元嘉靖。在我眼裡,我即將要大展拳腳,把我那個堂兄武宗皇帝搞得烏煙瘴氣的大明徹底換個新面貌了。

然而,這個皇帝並沒有我想像中這麼隨心所欲。首先在我父王追封的問題上就碰了釘子。

我是這樣想的,既然當了皇帝,那我父王自然也是要追尊為皇帝的了,我母親也是要迎進京城,晉封太后的。

這不是人之常情嘛!但卻偏偏有人要和我作對。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武宗舊臣認為我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那就要遵奉正統,以孝宗皇帝為皇考,改稱我的父王和母親為皇叔考、皇叔母,祭祀我父王時要自稱「侄皇帝」。

對此,我的第一反應是不能接受。這一年我只有十六歲,正是逆反心理強烈的年齡段,所以,一個聲音告訴我:你絕不能剛登基就被這些大臣壓制了,否則以後哪還有威嚴,那些人怎麼還肯對你畢恭畢敬?一旦你妥協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然後就會無休無止的逼你讓步。

絕不能如此!但也不想搞得太僵,於是我就想通過「賄賂」把這些大臣拉到我這一邊。我賞賜他們黃金,還下詔尊加他們父親的徽號。

但他們居然都拒絕了!拒絕了!

哼,假清高!

這些文臣串通一氣來和我作對,氣得我鬍子都翹起來了(雖然我還沒有鬍子)。我孤身一人與這群道貌岸然的老傢伙們斗真的好累,差點就撐不下去了。

幸好老天沒忘記我,居然給我派了一個支持者,他就是張璁。他上奏說,我繼位是繼承皇統,而不是繼承皇嗣,皇統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繼,那我也就不用改口管別人叫皇考,而且他還支持我仍然以生父為考,再在京城另建興獻王廟供奉我父王。

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張璁也」。有他的第一封奏摺,也就陸陸續續有人往我這邊靠攏了,我開始有底氣和那群老傢伙扛到底了。

然而好景不長,那群老傢伙居然把張璁找借口貶出京城了。想斷我臂膀,讓我屈服,沒那麼容易,我不怕,看誰耗得過誰?!

還沒搞定這個皇考問題,又一個新問題出來了。照理說,兒子當了皇帝,肯定不能再留老母親在封地吃苦啦,是要接進京城享福的呀!可是,那群老傢伙又來找茬了,他們不許我以皇太后的禮儀迎母親進京!

我氣憤到極點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我明確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不允許我以皇太后的禮儀迎接母親,那我就辭掉皇位,隨母親回安陸好了,這個幹啥都不被允許的皇帝誰愛當就誰當!

話一撂下,楊廷和等人馬上就投降了,皇帝辭職可不是小事,他們可擔待不起。於是,我終於得償所願,以皇太后禮儀迎接母親進宮。

這算是我一個小勝利,但我不會驕傲,因為真正的大仗還沒打完。

隨著我和那群大臣的拉鋸戰一直在進行,楊廷和耗不下去了,想用辭職威脅我。

哼,小樣兒,我等你這句話等了三年了!於是我二話不說就批准了,只剩下那群老傢伙在大眼瞪小眼。

眼看我重新把張璁召回來,他們開始坐不住了,聯合二百五十多名大臣上書來阻攔我。

實在沒辦法了,我就先妥協一下下,尊我父王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但這「本生」二字只是從生物學上承認興獻王是我皇考,但宗法上我還是要稱孝宗皇帝為皇考。嗯,不能這樣,我還是要反抗的。

四個月後,我詔諭禮部,要為我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和社稷。那群大臣開始急眼了,下了早朝後就召集了兩百多名官員跪在左順門哭請我收回旨意。

我聽見左順門外哭聲震天,就命人去叫他們退朝。然而他們抗旨了,說什麼我不收回旨意就絕不起來。什麼,膽敢威脅我?真是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於是,我命令錦衣衛把帶頭的八個大臣關進了監獄。

誰知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剩下的大臣沖向左順門捶門大聲哭喊「太祖高皇帝」。

這下真的徹徹底底惹怒我了,我命人把那群大臣中五品以下的一百三十四名官員關進大獄,四品以上的八十六名官員停職待罪。

這下他們總算消停了點,但我不會給機會他們捲土重來。八天後,我下了一道聖旨給錦衣衛,那群大臣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停發工資,五品以下的就當廷杖責,足足有十六名官員被活活打死。自此,再也沒有人敢對大禮議發出半個不字。

我終於如願尊稱我父王為「皇考恭穆獻皇帝」,而改稱孝宗敬皇帝為「皇伯考」。

看吧,最終的勝利還是屬於我的!

我是朱厚熜,你們貌似所熟知的昏君嘉靖,但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我絕不能受任何人脅迫,我只會是我自己。我既然當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模樣。這一點,絕不會變!

我的倔強最終沒有白費,我終於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不管後人怎樣評價我,我都相信我這個決定是沒有錯的。

我倔強,我自豪!只是,我也不得不承認,正是由於這件耗費心神的事,磨消了我做一個雄君聖主的豪氣。但你也必須承認,最終勝利的我,對好好治理這個國家還是信心滿滿的!我要拿出像對付「大禮儀事件」那幫迂腐的老傢伙的鬥志,去治理這個差不多已經爛透了的國家!

所以,說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我是不服的,你只看我起用的首輔張璁就夠了,我完全放權他去改革,去反腐,狀告他的彈章不絕。但我處理他了么?

說實話,「大禮議爭執」雖然很讓我傷心,但因有張璁這等良臣,我對這幫文臣還是寄予厚望的,也是對這個國家的治理充滿雄心壯志的,所以,我徹底掌權後,和張璁幹得第一件漂亮事就是幹掉專權的宦官!

眾所周知,由於我之前的正德皇帝太過奇葩,宦官權力迅猛擴大,以至於出了劉瑾這種極品太監。但是,現在皇帝是我來做了!所以要聽我的!對那些被正德皇帝派到各個邊界要塞,以及織造府等等的監工太監,我只一句話:統統給老子滾回來!

誰能不承認,我在位的幾十年,太監是整個明朝歷史上最安分的太監?!

接下來,張璁大刀闊斧地反腐倡廉,整頓吏治,全面進行改革,社會形勢一片大好,有人譽之為「嘉靖中興」。

過獎了!

這要感謝張璁,他居朝十載,不進一內臣,不容一私謁,不濫蔭一子侄。這樣的大臣不是良臣誰是良臣?可只因為大禮儀事件緊密站在我這一邊,就被他們罵為奸臣!

我不是昏君,我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張璁因身體不好,屢請致仕,我都不允,甚至不惜放下皇帝的身段,親自為他煎藥。然而,好臣不長壽啊,65歲就去了!

張璁去了,我便再沒有可依賴的肱骨之臣。皇帝再聖明,君令再正確,沒有得力的大臣去執行,又能奈何?尤其是因大禮儀事件與那個文官集團結下來的怨,愈久彌深,君臣裂痕永難修復!

看著他們一群嘰嘰喳喳的樣子,好令人討厭。我的心已經累了,不再有年輕時的鬥志,開始了常年不上朝的日子。我是懶得再搭理他們!

是的,我雖然常年生活在深宮裡,但政事也沒落下,畢竟內閣的運轉已在我的控制之下嘛。但也不可否認,這樣的狀況,加劇了內閣成員之間的爭權奪勢,是不利於整個王朝的正常運轉的,尤其後期出了嚴嵩這樣的奸臣後,更是將整個帝國推向不可預知的深淵,從而導致大明江山江河日下,甚至有人還說「明之亡始亡於嘉靖」。

唉,我也懶得爭辯了!都是「大禮議事件」造就的冤孽!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人不可貌相,「四大丑男」和「四大丑女」,個個自帶光芒,至今譽為美談
最刁鑽的問題和最絕妙回答,讓人心服口服!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