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殺敵3000,自損2400:泗縣苦戰,陳毅寫信作檢討

殺敵3000,自損2400:泗縣苦戰,陳毅寫信作檢討

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45年8月,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宣布投降。為還長期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以和平,我黨和各界愛國人士積極為和平奔走。但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墨跡未乾的「雙十」協定,悍然發動戰爭。

【1945年8月29日,毛主席為表和平誠意,受蔣某邀請,冒著危險趕赴重慶,與蔣進行了為期43天的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訂「雙十協定」】

為粉碎蔣軍對華東地區解放區的「圍剿」,1946年8月1日,山東軍區第8師奉命由台兒庄趕往安徽泗縣地區,計劃與華中解放軍9縱配合,在山東軍區第7師和華中解放軍2縱的支援下,圍殲盤踞於此的蔣軍第7軍172師。

在經歷6天6夜的冒雨行軍後,8師官兵終於趕到泗縣以北。根據作戰計劃,戰鬥將在8月7日晚打響。8師負責從北門攻入泗縣,其中22團主攻,24團(欠2營)助攻;23團及24團2營在戰鬥發起後,首先清除泗縣外圍屏山集、佬山集等地的外圍據點,而後作為攻城第二梯隊投入巷戰。

【泗縣在安徽的東北角,與江蘇接壤。所圈位置為屏山集、佬山集,均在泗縣縣城以北】

雖然泗縣古城城高牆厚,但是22團1營、2營官兵憑藉夜暗的優勢,採取連續爆破的方式,不到10分鐘就在北城牆上打開了兩個突破口。突入城內的22團官兵,經過一夜的激戰,打死打傷敵軍無數,抓獲俘虜400多人,並佔領了城北大片區域。

8師雖然作戰英勇,但敵172師也很頑強。8師師部原認為,172師在城破之後就會潰逃,可沒想到敵人居然利用在城中早已構築好的工事,憑險據守,城中戰鬥陷入僵局。8師師長何以詳急令還未入城的24團3營和剛完成外圍掃點任務的23團馳援城內。

由於連日降雨導致護城河水暴漲,唯一進出城北的石橋被敵人炮火封鎖,城外部隊根本無法進城。突入城內的22團和24團1營只能由進攻轉為防禦,與反撲的敵人展開血戰。

22團1營2連是22團的尖刀連,破城任務完成最快,突入城中也最深。在打退了敵人數次反撲之後,傷亡慘重的2連被迫退守到一個大院中。連長於林江將幾十名傷員安置在院落一側的三間房內,由衛生員孫伯啟照顧。

淮北8月的天,不是暴雨就是暴晴。才過8點,暑氣就已經跟著透過窗棱的日光瀰漫進整個房間。傷員們原本因為失血就容易口渴,在如此燥熱的環境下,大家更是感覺缺水。傷員們一邊呻吟,一邊請孫伯啟弄點水來。

孫伯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是哪裡有水啊!經過一夜的鏖戰,連隊退守到院子里時,早已經用光了攜行的水。為了幫傷員清洗傷口,連長帶著人幾乎翻遍了院子周圍所有的房屋,用光了所有的水。早些時候,連長為了取水,曾派幾名戰士嘗試突破敵人封鎖,到較遠一所學校的水池裡取水,但是試了幾次不但沒有成功,還增加了幾個傷員。

孫伯啟為自己的無奈痛苦著、糾結著。他跑出安置傷員的屋子,開始在院子里到處找水,逢人就問哪裡有水。終於,五班長唐中和給了他一絲希望。唐班長告訴孫伯啟,他路過南邊的院子時,看見院子地上扔著很多新鮮的西瓜皮,嚼西瓜皮是可以解渴的。

孫伯啟大喜過望,他找到連長,把自己要去南邊院子撿西瓜皮給傷員解渴的想法告訴了連長。連長考慮到南邊的院子並非二連的控制區域,要到那裡去需要衝破敵人封鎖,不允許孫伯啟去。孫伯啟哭著告訴連長,受傷的戰友正在安置的房間里渴得哀嚎,他聽著揪心。

在孫伯啟的再三懇求下,連長同意了。連長安排副指導員何榮貴跟孫伯啟一起去,並安排幾名戰士為他們做火力掩護。

敵人的火力封鎖很嚴。孫伯啟和何榮貴剛躍出隱蔽工事,敵人的槍炮就響了,擔負火力掩護任務的幾名戰士也朝敵人位置開槍。孫伯啟和何榮貴趁著火力間隙,在幾個掩體之間奔跑輾轉,子彈從他們頭上、腳邊呼嘯而過。何榮貴在中途被彈片擊中,負了傷,只有停下來躲到掩體後面。孫伯啟看著已經近在咫尺的院門,想到安置房間里口渴難耐的傷員,把牙一咬,一個箭步沖向了院門。他成功了!

這個院子應該是個雜貨店,院子朝外開著門的房間里有貨架,有櫃檯。孫伯啟在貨架上找了一下,發現只有煙、酒和其他雜物,沒有水,他就繞到院子裡面。果然,正如唐班長所說,院子的地上扔著很多西瓜皮,雖然有的被人踩過,但颳去表面,一樣能解渴。孫伯啟掏出早就準備好的一條床單,鋪在地上,將院子里所有西瓜皮都撿到床單上,然後包了起來。

孫伯啟再次來到院門邊,撿起一塊石頭朝院外扔去,這是出發前與掩護的戰友約定的信號。戰友們看見扔出的石頭,就開始火力掩護。聽見密集的槍聲響起,孫伯啟再次踏上這條槍林彈雨的巷道。

他時而衝刺,時而匍匐。似乎是上天眷顧,扛著一大包西瓜皮的孫伯啟居然安然無恙地回到了二連控制的那個院落。連長興奮地說:「小孫,好樣的,趕緊把西瓜皮給傷員們送去。」孫伯啟高興得片刻沒歇,馬上鑽進了傷員安置的房間。當他卸下布包,給傷員們分西瓜皮時,他才發現剛才真的是有驚無險:1發子彈居然從布包上穿過,在床單上留下了彈洞。傷員們嚼著西瓜,看著床單上的彈洞,十分感動。

後來敵人又發動了幾次衝鋒,二連的傷亡越來越大。為了保護傷員,在連隊的掩護下,傷員們被轉移到靠近北門的一個房子,等待支援入城,就近後送。此時,孫伯啟也受了輕傷。敵人發現這裡有情況,兩次發起進攻,但都被孫伯啟和其他8名輕傷員打退了。直到8月9日深夜12點,擔架隊摸黑進城,才把傷員接了出去。2天多的時間,孫伯啟在泗縣戰鬥中搶救了300多名傷員,打死不少敵人。戰後孫伯啟被評為「特級救護模範」和「衛生標兵」。

泗縣戰鬥,8師雖然沒能完成任務,但事後作為前線總指揮的陳毅沒有因此責備8師。其中原因,除了戰前野戰軍司令部參謀處沒有考慮到連日暴雨導致部隊行軍緩慢且疲憊,槍支彈藥受潮,炮兵與配合部隊無法及時支援等不利因素外,更主要的是8師官兵在泗縣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

泗縣苦戰,8師犧牲2400人,斃敵3000多人。陳毅事後去信給8師何以祥、政委丁秋生,中肯評價了8師在泗縣戰鬥中「打得進去也撤得下來,是很好的頭等兵團」,信中,陳毅還自我檢討:「……三個月來仗未打好,不是部隊不好……主要是我這個統帥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先打強敵,即不應打泗縣;二個是不堅決守淮陰……我應以統帥身份擔負一切,向指戰員承認這個錯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一個師參戰,準備3000具棺材?老兵辨析對越作戰五大謠傳
兩山作戰,僅2名醫護獲榮譽稱號:一位女神,一位戰地模範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