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蘇巡撫舉報兩江總督受賄,康熙本偏向總督,總督母親:罪在我兒

江蘇巡撫舉報兩江總督受賄,康熙本偏向總督,總督母親:罪在我兒

兩江總督這個職位,在清王朝絕對算得上位高權重,用一句俗話說就是「山高皇帝遠」。通常坐在這個職位的人只要小心經營,便可以過上土皇帝的生活。

如果這個人,還是滿清五大開國功臣之一董鄂·何和禮的後代,他的地位就更加特殊了。

兩江總督噶禮這個人,在康熙朝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他奇的地方有三點:

1、品行惡劣,貪污受賄、濫用私刑無所不用其極;

《清史稿》:噶禮當官勤敏能治事,然貪甚,縱吏虐民。

2、關於他惡行的證據、彈劾,在康熙面前擺了一堆,可康熙卻屢次選擇了原諒他;

《清史稿》:上聞之,下九卿議罪,擬奪噶禮職,上寬之。御史劉若鼐疏論噶禮貪,得贓無慮數十萬,太原知府趙鳳詔為其腹心,專用酷刑以濟貪壑事。下噶禮復奏,得辨釋。

【噶禮劇照】

3、貪婪無比,剛開始從受賄做起,後來乾脆挪用官銀、買賣科舉考試答案。

從噶禮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能力的人變壞之後可以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危害,特別是這個人背後還有皇帝撐腰的時候,他就更容易得意忘形了。

在江蘇巡撫張伯行上奏摺彈劾噶禮之前,咱們看看其它幾起康熙寬恕噶禮的罪行里,他究竟貪了多少錢。

京城巡城御史袁橋上書檢舉了噶禮七條罪狀,由於其它未註明金額,咱們省略過:噶禮通省錢糧加火耗十之二,分補大同、臨汾等縣虧帑,餘並以入己,得四十餘萬……

御史劉若鼐上書康熙:論噶禮貪,得贓無慮數十萬……

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話放在噶禮身上,無比恰當。

【劇照】

可即便事情都發展到了這種程度,噶禮依舊憑藉自己的權勢和康熙的寵愛硬生生把事情扛了下去。

噶禮的倒台,還是源自於這一件件僥倖給他帶來的自信,他最終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康熙五十年的時候,江南的鄉試科舉考試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文化聖地的江南那一年考試放榜時,榜單上竟然有很多優秀的學士並未上榜,反倒是一些平時默默無聞、才華並不出眾的人上榜。

這件事引起了巡撫張伯行的懷疑,因而他便和噶禮商量一起上書皇帝,請求徹查,可噶禮卻死命阻攔。就是這反常的舉動,激起了張伯行的警覺,他在探查之下,發現這事果然與噶禮有關,便上書舉報。

不同於以往的那些大臣,張伯行此人從權勢、名望都不低於噶禮,甚至於康熙親口說過:「伯行居官清廉,噶禮操守朕不能信。若無伯行,則江南必受其朘削幾半矣。此互參一案,初遣官往審,為噶禮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審,與前無異。爾等能體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無所疑懼,則海宇昇平矣。《清史稿》」

【康熙劇照】

這件事落到康熙頭上的時候,他也是猶豫不決,剛開始,康熙打算將兩人都貶值處理。

但在這時候,噶禮那邊卻出現了一起出人意料的事情,《清史稿》記載:五十三年,噶禮母叩閽,言噶禮與弟色勒奇、子干都置毒食物中謀弒母,噶禮妻以別戶子干泰為子,縱令糾眾毀屋。

瞧瞧,這是人做的事情嗎,竟然夥同弟弟一起下毒打算謀殺信佛的母親,而原因是其母同情張伯行,知道他是冤枉的。

《嘯亭雜錄·卷十》:其母乃言其子貪狀,且言張之冤譴。上怫然曰:「其母尚恥其行,其罪不容誅矣!」因置禮於法,而復起用張公。

噶禮做人做到「其母尚恥其行,其罪不容誅矣」的程度,這該是有多不得人心。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

【1】《清史稿》

【2】《嘯亭雜錄·卷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古代帝位的象徵是「五爪金龍」,為何唯獨秦朝是黑龍?有何故事?
信陵君:魏國最後的戰神,兩破強秦後卻被魏王忌憚,卸掉兵權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