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馬」上海會:他們回答了關於人類未來的這些命題

「雙馬」上海會:他們回答了關於人類未來的這些命題

8月29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與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展開「雙馬」對話。「雙馬」討論的話題涉及科技未來與人類命運,比如人類是否能夠長命百歲、馬斯克說要移民火星,馬雲會跟著去嗎?

學會與人工智慧共存

對於人工智慧的態度,「我不喜歡AI被稱為人工智慧,我稱它為阿里巴巴智能。」馬雲在現場表示,對於阿里巴巴的智能,他跟高興它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的本質。馬雲並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不認為人工智慧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

對於馬雲的觀點,馬斯克並不認同。馬斯克在現場表示,AI研究人員最大錯誤是他們認為人更聰明,實際上機器會比人聰明的多。

「與人的思維速度相比,現在的人工智慧太慢了。假定一個計算機多幾個服務點的計算能力,每個毫秒在計算機來說是極大進步,對於我們來說這不算什麼。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對於計算機來說非常短,像鯨魚在發的聲音,每秒鐘最多一百個位元組左右的信息對於電腦來上太快太短太慢了。」馬斯克表示,計算機可以超過人類幾十萬倍數字通量的方式進行對話,計算機看人一定會覺得特別無聊,彷彿看著人就覺得無聊的人類。

對於如何與人工智慧共存,馬斯克認為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我所開發的公司就是這樣,目的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戰隊裡面。現在我們已經和手機、電腦連在一塊了,我們已經成為帶有機器特徵的人了,機器在你生命相當於你生命的延伸,你離開了手機像少了一個手臂。 」

Neuralink正是為了這一目的誕生。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馬斯克為了組建這個團隊,與1000多人會面,最終從中選擇了8人,作為聯合創辦者。除了馬斯克,其他創始團隊都是來自於生物學到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專家。Nerualink目前已經獲得1.58億美元的融資,其中1億美元是馬斯克自己出資。

Neuralink的短期的目標是通過腦機介面技術,治療人類的腦部疾病。長期目標是製造可植入人腦的晶元,以增強記憶、推動人腦和計算設備的直接連接。

移民火星,馬雲會去嗎?

馬斯克有移民火星的夢想,馬雲也想同去嗎?

今年8月,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估計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城市的資金成本「在1000億到100萬億美元之間」。從這個資金規模看,火星城市可能會讓人類花費相當於美國2019年軍事預算的10%,或是美國2018年稅收的三倍。

「你為什麼對火星這麼感興趣?」,馬雲在現場問馬斯克。

「地球45億的歷史中,第一次有可能有讓生命離開地球去生活。」馬斯克回應說,地球確實有被外部力量破壞的可能,而人類應該聰明一點,通過星際移民保護人類的未來,使光明不被消滅。

對於馬斯克計劃把100萬人送到火星,馬雲表示敬佩。但馬雲強調自己更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他不是火星的粉絲,就像爬到山頂往下再走一步就去火星了,但是回不來了。

「我覺得我們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以確保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這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但畢竟存在這種可能,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內部事物導致文明被毀滅或者我們受到足夠的威脅以至於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馬雲表示,不管人類文明多久,一百萬年,五十萬年,但是每個人在地球上最多一百年的生命,人類當前不可能把未來所有問題都解決,但是必須對未來負責。

人類的壽命會有多長?

人工智慧(AI)能否幫人類長命百歲?

「如果說我們能夠來做以Neurallink就是神經連接的話,我相信壽命不是那麼重要了,你可以把自己的狀態儲存下來,然後把它一直保存下來,就好像你把一個遊戲保存下來一樣,非常的類似。我覺得我們是可以把生物的衰老問題給解決的,如果說我們要去改變DNA的話,但是這其實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我們對所有的有機體,比如說我們整個的生命,你可以每天去做瑜珈,吃的非常健康,但是依然還只能活三周或者四周。」馬斯克在現場表示,自己覺得環境的影響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大,為了延長壽命去改變DNA,這是要思考的。

馬斯克認為,如果真的要延長壽命的話,你就是要把DNA的時鐘停下來去改變DNA,我不知道應不應該做這件事情,但是這是一件好事,我們每個人最終會走向死亡。物理學上,其實也是非常的客觀,就是所有的物理學家他們沒有改變自己的思維,只是他們死亡了。

四年前,同樣的問題拋給馬斯克,他表示自己並不是永生派的強烈支持者,活的更長就一定意味著活的更好,並不希望長生不老。馬斯克表示自己擁有100年有質量的生活就足夠了。

對於人類壽命會延長,馬雲表示認同,但他並不希望人類對於技術有幻想。

「100%的確定人們會活得更長,人們會活得更加健康,但是並不一定是會生活的更加快樂,如果你要快樂的話,我們要關注的是價值觀,我們的願景和我們的任務,同時要有一個夢想,我並不希望人們是非常喜歡技術,同時不斷地對技術有幻想,我覺得技術應該是和我們的夢想共生的,並不是說技術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而是這背後的這些夢想真正改變了我們的世界。」馬雲在現場表示,任何人類能夠做的事情就是能夠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是世界的本質所在。

在三年前的一場論壇上,馬雲認為,現代人類對身體的研究是個顯學,不久後人類將會發現永生的秘密。他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技術跟數據,在今後的30到40年里人類將揭開身體的奧秘。人類將能活得更長、人類將能攻克癌症;還有可能在200年後立法禁止壽命超過20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日本海外投資穩中有升,對美投資偏愛特朗普地盤
房地產信託踩「急剎車」,小信託公司要斷糧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