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斯克、馬雲「二馬對話」完整記錄!馬化騰反對產業割裂和技術脫鉤

馬斯克、馬雲「二馬對話」完整記錄!馬化騰反對產業割裂和技術脫鉤

新智元報道

新智元編輯部

【新智元導讀】剛剛,萬眾矚目的「雙馬」對話上演!一位是想去火星的「鋼鐵俠」,一位是關心地球的傑克馬,兩位大Boss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唇槍舌戰,一起來看!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天開幕,騰訊CEO馬化騰在開幕式致辭:「放眼這一年的人工智慧領域,我感受到『熱度不減,亮點連連』」。馬化騰稱,人工智慧正在向人類社會不斷靠近,從專才向通才發展,人工 智能也在向自主智能轉化,機器智能對於環境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在大大增強。

馬化騰認為:「今天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全擁有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所需要的全部資源、技術和能力,產業割裂和技術脫鉤將會損害整個人類長遠的利益。」

此外,今天最引人注目的還有「雙馬」對話

在萬眾矚目下,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身份亮相的馬雲,與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同登台,進行了一次長達45分鐘的巔峰對話。

雙馬對話

馬斯克:機器是生命的延展

雙馬先就人工智慧進行了探討。

馬雲表示:我不是技術咖,我更多的想生命,AI的未來很難預測,歷史上,人們對未來的99.99%的預測後來都被證明是錯的。

馬雲認為,人們應該有更多的自信,AI不是一個威脅。那些擔心AI的人,我把他們稱為是大學培養出來的人,而我們社會大學出來的人,會覺得AI很好。

馬斯克表示:我看到AI研究人員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假定他們很聰明,實際上和AI相比不見得如此,他們覺得機器不會比人聰明,實際上機器很有可能比人聰明得多。面對這個狀況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確定,我希望AI會是好東西。有一句老話,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我所開發的Neuralink公司就是這樣,目的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戰隊裡面。現在我們已經和手機、電腦連在一塊了,我們已經成為帶有機器特徵的人了,機器在你生命相當於你生命的延伸,你離開了手機像少了一個手臂。

談及人和計算機的關係,馬斯克表示:與人的思維速度相比,現在的人工智慧太慢了。假定一個計算機多幾個服務點的計算能力,每個毫秒在計算機來說是極大進步,對於我們來說這不算什麼。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對於計算機來說非常短,像鯨魚在發的聲音,每秒鐘最多一百個位元組左右的信息對於電腦來說太快太短太慢了。計算機可以超過你幾十萬倍數字通量的方式進行對話,計算機看人一定會覺得特別無聊,彷彿看著人就覺得無聊的人類。這是我想說的人和計算機的差別。

馬云:我剛從火星回來,我更關心地球

在談及「火星」這一話題時,馬雲表示:我對火星沒興趣,我剛從火星回來!

馬雲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

馬斯克表示:我真沒找到過外星人。我們可以投入0.5-0.1%的地球GDP來研究多星球生活,地球45億的歷史,第一次有可能讓人類離開地球去生活,假定現在機會窗口不長,我們要抓住這個窗口。我想這是針對未來比較明智的投資。

馬雲說:「其實我不怎麼在乎火星,我敬佩你探索火星,但我更在乎地球。我不在乎火星是因為我覺得去火星很容易。我們需要像你這樣的英雄,但也需要像我們這樣在地球上努力的人。

「地球 45 億年的歷史中,第一次有可能有讓生命離開地球去生活。」 馬斯克回應說,「探索火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本質。而且,地球確實有被外部力量破壞的可能,以至於我們只能搬到另一個星球去生活。而人類應該聰明一點,通過星際移民保護人類的未來,使文明不被滅絕。」

馬雲說:「我們只有100年的生命,我們不能解決未來的所有問題,而是要對未來負責。我不擔心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解決不了的話就讓別人解決它,如果沒有人解決得了,那就算了。」

馬雲表示,毫無疑問他是支持地球的,要在地球上好好發展。

我們會有很多工作,但我們不需要工作很多

關於未來的工作,AI會不會讓人失業?馬雲認為,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工作?有了電力,人們有了更多時間。而有了人工智慧,人們就會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他表示,在農耕文明時期,人類的人均壽命為30歲左右;在工業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到了70歲;在人工智慧時代,人們可能可以活120歲。「不要擔心工作,你會有工作的。」 同時,馬雲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看法:未來每周只需工作3天,每天工作4小時。

馬斯克回應稱,我覺得今後,人工智慧會讓工作變得沒有意義,可能唯一需要人的工作是去寫AI軟體,然後AI自己學會寫軟體。所以我建議人們去選擇能和人互動的工作,或者做藝術類工作。

教育體系需要改革,計算機只是玩具,其智能來自人類

談到教育,馬雲表示,當前的教育體系亟待改革,未來十幾二十年,各國政府都會應對這個問題。

馬云:我其實對教育很感興趣,未來的人要具備怎樣的必要技能?我不擔心人的問題、不擔心AI的問題,但我擔心教育問題。現在所有的教育系統都是為工業化時代而設計的,而且我也相信未來的機器會變得比人更聰明。那麼如何讓未來的人變得更聰明?這就需要教育體系的改革。

過去我們總是被教育記住計算機能計算出的東西,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希望能夠跑得更快,但計算機總是比人跑的快的多。我們需要更多的建設性和創造力,如何培養孩子們具備這些特質,是教育的關鍵。我希望能夠花更多時間教孩子們學習繪畫、舞蹈等藝術。

計算機只是玩具,計算機連只蚊子都造不出來。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計算機里只有晶元,人是有心的,計算機的智能是來自人類的。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人類或每個國家,每個政府都應該專註於改革教育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能夠在未來找到工作,能夠生活在一個理想環境中。比如每周工作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時。

這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所處的教育體系,我們都將陷入困境。我是這麼看的。但不用擔心,我們會改變的。

近一個小時的對話快結束時,馬雲給出的結語是:相信我們,相信人類,相信年輕人,犯錯是很好的,生命的終結也是很好的。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再顯中國速度,建廠到試產僅9個月!

除了這場精彩的對話,就在今天,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展示了生產的首台Model 3車型!馬斯克將親臨見證這台國產Model 3。

而該消息發布前一天,Twitter上也更新了來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部的圖片和視頻,描繪了Model 3的試產運行的準備工作。

作為對這張圖片的回應,微博紅V認證用戶「主筆唐駁虎」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處於「試裝狀態」了:

已經進入試裝狀態了。據說周四29號的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就要秀首台上海牌Model 3。9個月從空地到工廠到產品。與《美國工廠》一起觀賞最佳。PS:這麼引人關注的事,相必這9個月應該也有一個紀錄片在拍《中國工廠》吧?

今年1月,馬斯克曾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奠基儀式上指出,他預計到2019年底,該工廠開始生產Model 3。從那時開始,特斯拉中國及其合作夥伴一直在努力實現馬斯克的激進時間表,力爭在幾個月時間內就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竣工。工廠的第一個柱子是在3月中旬建起來的,距今只有五個月。

現在看,這份努力收到了明顯效果,比馬斯克說的「年底」又提前了三個月時間。這是特斯拉速度,更是中國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谷歌將AutoML應用於Transformer架構,翻譯結果飆升,已開源
最新!2019泰晤士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出爐:清華亞洲第一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