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三星遭消費者訴訟,手機輻射是偽命題但態度要端正

蘋果、三星遭消費者訴訟,手機輻射是偽命題但態度要端正

文/東方亦落

最近,蘋果和三星的手機在美國遇到了一些「麻煩」。起因是美國《Chicago Tribune》(芝加哥論壇報)委託RF Exposure實驗室對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11款手機進行了輻射測試,結果表明其中多款手機的輻射強度都超出了FCC(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制定的標準。

針對這一結果,《Chicago Tribune》發文稱這種輻射可能對人體健康存在風險,包括「提升患癌症的風險,導致學習和記憶缺陷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等一系列問題」。不少消費者也以此起訴蘋果和三星,FCC表示會嚴密關注此事件。

說到手機輻射,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被長輩提醒「別總玩手機,當心輻射」。至於輻射會有怎樣的傷害,就像這些起訴蘋果和三星的消費者所說的「可能會導致學習和記憶缺陷、神經紊亂、基因損傷、增加患癌風險等。」

看到這裡,許多人大概都會對自己的手機多出一些「恐懼感」。但我們先要搞清楚,不是所有的輻射都會造成危害。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只有在電離輻射達到一定的劑量之後,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這種輻射需要遠離。

但手機的射頻輻射則屬於「非電離輻射」類別,而迄今為止也沒有科學的手段能證明這類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採用了多種方式後,得出的結論是使用手機並不會增加患癌風險。

在國際知名癌症研究所IARC的結論中,手機輻射屬於「2B類致癌物」,其級別與咖啡和泡菜一樣,就連太陽光對人體產生的輻射都比手機要多。

而蘋果公司對於此次測試表示「不符合正確評估iPhone型號所需的程序」,因而結果也不準確,就連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都表示手機輻射至今無科學依據。

因此「手機致癌」基本等同於偽命題,不必對此恐慌。要說手機造成的危害,更多的可能是視力下降、手指麻木、睡眠不足、慢性勞損等等,這些都是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導致的,和輻射沒有關係。

但關於手機輻射超標的問題,蘋果、三星等企業依然應該加以重視,尤其是作為手機行業中第一梯隊的企業,更應該認真謹慎。近日蘋果就第三方承包商利用Siri竊聽用戶隱私一事道歉,如果能在事情露出苗頭之時就迅速做出調整,那麼這種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說到底這關乎企業如何對待產品、規則以及消費者的態度。對手機企業而言,這些不僅體現在產品的設計、功能與質量方面,而是體現在每一個環節中,哪怕只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環節。

即使手機輻射等同於「偽命題」,即使手機輻射對消費者影響不大,但這也並不該成為企業的產品在輻射方面超出標準的理由。在細微處認真,就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許多問題的發生,在細微處的態度,許多時候能夠成為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因而此次的訴訟事件應該引起蘋果、三星的關注,對於標準和消費者的意願需要更加重視,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才可能保持頭部企業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年內完成赴美上市計劃,荔枝能成為耳朵經濟里的最強音嗎?
以色列開啟5G頻譜競標 計劃2020年推出5G服務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