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主病死,皇帝誅殺醫官、收捕300餘人,公主生前死後狀況如何

公主病死,皇帝誅殺醫官、收捕300餘人,公主生前死後狀況如何

作者:史遇春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因服食長生不死之葯而中毒,遂駕崩於長安大明宮;在位13年,享年50歲。

生前,唐宣宗喜歡第四子夔王李滋,欲立其為皇太子;但是,鄆王李溫(即李漼)為長子,又沒有理由廢棄;故而,儲宮備位人選,久懸不決。

唐宣宗死後,左神策護軍中尉宦官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皇長子李溫為皇太子,由其監國;次年(公元860年)二月,安葬唐宣宗;十一月,改元咸通,是為唐懿宗。

在鄆王府邸時,郭氏即入侍李溫。

當時,唐宣宗非常忌諱談論冊立太子之事。李溫身為長子,居住在外,其內心常生憂惴。

這種狀況下,郭氏一直護侍李溫左右,慰安其起居。

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七月三日,郭氏為李溫生下一女。此女長到本該能夠說話的年紀之後,卻一直不曾開口說話。忽然有一天,她開口說是:

「得活。」

李溫為之十分驚異。

不久之後,迎接李溫即位的儀仗便來到了王府門前。

因此,此女被其父李溫視為福星。

等到李溫即位之後,先進郭氏為美人;後來,又晉郭氏為淑妃。

郭氏所產之女,後來也被李溫封為同昌公主。

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二月二日,同昌公主下嫁韋保衡。

韋保衡於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登進士第,多次拜官,後為起居郎。

同昌公主出嫁之時,所賜的宅邸在長安廣化里。

公主下嫁,唐懿宗除賜錢五百萬貫之外,還罄盡內庫的珍寶,以充實公主的宅邸。

話說,同昌公主的房櫳戶牖,全都用各種珍寶裝飾;井欄、葯臼、食櫃、水槽、鐺釜、盆瓮等物皆用金銀製作;笊籬、箕筐等物採用縷金工藝製成;床還製作水晶、火齊、琉璃、玳瑁等,全都以金龜、銀塹作為支撐;日用器具,多用五色彩玉雕琢;圓案乃是集合百寶製成;還賞賜金麥、銀粟等共計有數斛之多。公主堂中所設的連珠帳,用珍珠串聯而成;還有抵禦寒氣帘子,有點像是玳瑁的斑紋,上面有紫色,據說,這是用所謂「卻寒之鳥」的骨頭做成的。還有鷓鴣枕,翡翠匣,神絲綉被:鷓鴣枕,是用七寶合成鷓鴣;翡翠匣,是用翡翠毛羽製成的;神絲綉被,上有三千鴛鴦,還穿插以奇花異葉。

諸如此類,其奢華可以無限想像,不便一一描述。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春,正月初五日,以右拾遺韋保衡為銀青光祿大夫、守起居郎。

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八月二十九日,同昌公主薨逝,追贈為衛國公主,謚文懿。故而,同昌公主又被稱作衛國文懿公主。

唐懿宗對同昌公主疼愛異常。公主死後,唐懿宗極其悲痛。因為公主之死,唐懿宗怪罪醫待詔韓宗紹等人,他認為醫待詔對公主的治療和用藥沒有達到救命的效果。於是,他便命令將詔韓宗紹等人處死,隨即,又命令收押逮捕韓宗紹等人的親戚宗族300多人,並將這些人囚系在京兆府。

對於唐懿宗的做法,時任宰相的劉瞻先是曉喻諫官,希望諫官就此事勸諫皇帝。但是,諫官都遲疑不動、模稜兩可,沒有人敢於出聲發言。無奈,劉瞻只能自己上疏堅決爭辯。

劉瞻在上疏中說是:

「修短之期,人之定分。昨公主有疾,深軫聖慈。宗紹等診療之時,惟求疾愈,備施方術,非不盡心,而禍福難移,竟成差跌,原其情狀,亦可哀矜。而械繫老幼三百餘人,物議沸騰,道路嗟嘆。奈何以達理知命之君,涉肆暴不明之謗!蓋由安不慮危,忿不思難之故也。伏願少回聖慮,寬釋系者。」

劉瞻的上疏,大約是說:

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都是上天註定的。公主生病時,皇上非常關心,醫官韓宗紹等也是盡心儘力。但是,禍福之事,原本就是難以左右的。最終,公主還是亡故。不過,就公主的救治過程看,醫官們的所作所為都還是情有可原的。如今,陛下又械繫了300多人,導致物議沸騰、道路嗟嘆。陛下作為達理知命的明君,為何要自取肆暴不明的謗議呢?

看完劉瞻的上疏之後,唐懿宗非常不悅。

隨後,宰相劉瞻又與京兆尹溫璋極力勸諫唐懿宗寬大為懷。唐懿宗為之大怒,呵斥著將劉瞻與溫璋趕出了朝堂。

即日,唐懿宗便將劉瞻罷相,貶他為荊南節度使。

同時,唐懿宗貶斥溫璋為振州司馬。

為此,溫璋感嘆說:

「生不逢時,死何足惜!」

當天晚上,溫璋喝葯身亡。

對於溫璋的死去,唐懿宗仍然毫不客氣,他還下敕,說是:

「苟無蠹害,何至於斯!惡實貫盈,死有餘責。宜令三日內且於城外權瘞,俟經恩宥,方許歸葬,使中外快心,姦邪知懼。」

唐懿宗說是:

如果溫璋不是因為自己做了殘毒之事,他怎麼至於喝葯自殺;他就是惡貫滿盈、死有餘辜;並命令三天之內把他權且埋在城外,等到什麼侍候恩准寬宥時,才可以允許他歸葬故土;這樣做,才能讓朝廷內外的人心大快,這樣做,才能使奸詐邪僻之人知道害怕和恐慌。

公主死後,唐懿宗十分哀痛,他還自製輓歌之詞,命令百官跟著唱和。等到公主庭祭之日,百司與內官,全都用金玉裝飾車輿服玩,在韋氏的庭堂焚燒。韋氏家人爭著收取焚燒不盡的灰燼,以便從中揀擇金寶。待公主埋葬東郊時,唐懿宗與郭淑妃臨御延興門,還拿出內庫珍藏、高達數尺的金玉駝馬、鳳凰、麒麟等,作為顯貴的依仗。公主祭葬用品如衣服玩具等,全都和活人所用的沒有兩樣。每件物品,都會抬一百二十架。當時,還用木材雕刻樓閣、宮殿、龍鳳、花木、人畜等,多至無法計算。

如此等等,繁華輝煥,送葬的隊伍綿延二十餘里。

京城之中,士庶人等,停止工作生意,全都奔走觀看公主的葬禮,即便是汗流不止,惟恐落於人後。

同昌公主喪除之後,唐懿宗與郭淑妃對她仍舊悼念不已。為此,伶人李可及還創作了《嘆百年舞曲》。演曲時,舞者全都裝扮華麗、衣物上全是珍珠及翠玉,就連鋪在地上的絲織品也都華美絕倫。一曲演完,珍珠翠玉掉落,覆蓋了地面。此曲的曲調與詞句均凄婉悱惻,聽完之後,讓人潸然泣下。為此,唐懿宗還重賞了李可及。關於此事,宰相曹確多次論議勸諫,唐懿宗都未予採納。

同昌公主下嫁韋保衡之後,韋保衡的仕途馬上通暢無阻。很快,他便成了翰林學士,又拜中書舍人、兵部侍郎,承旨。還不到一年,他便以以本官平章事(官居相職)。

韋保衡依恃皇恩與權勢,對於他平常不喜歡的人,一定會大加排斥。

韋保衡的貢舉師王鐸、同門生蕭遘二人,平時都鄙薄韋保衡的為人,後來,他們全都被韋保衡擯斥。

韋保衡在中書任職時,楊收、路岩都對其不加禮待。後來,韋保衡便對借端對他們進行誣罔構陷,並將他們斥逐出朝。

韋保衡從起居郎官至宰相,用時二年。二年之間,他的位階到了特進、扶風縣開國侯、食邑二千戶、集賢殿大學士等。

同昌公主死後,朝廷對韋保衡的恩賜與禮遇也逐漸淡薄。

咸通末年,淮、徐之地起了變亂。在唐懿宗死後,那些平常怨恨韋保衡的人,便藉機揭發了韋保衡的隱秘之事,最後,韋保衡竟然因為獲罪而被賜死。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之亂爆發。唐僖宗(李儇)倉促逃往四川,同昌公主之母郭淑妃來不及跟從,於是,戰亂之中,郭淑妃流落在民間,竟不知所終。

話說,當日,唐僖宗外逃之後,與郭淑妃同命的後宮妃嬪、皇家公主,還有餓死草野的。

此次變亂之中,同昌公主的陵墓被盜挖,她的屍骨也被揚棄在野外。

可嘆當日豪華獨步,可憐今朝屍骨飄零!

(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境心影錄 的精彩文章:

原創 寵幸優伶,可比北齊高緯、後唐李存朂的明朝皇帝中
嵇康的魏晉風骨:從名士打鐵到《廣陵散》絕

TAG:塵境心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