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歡喜》:30條細思極恐的人生道理

《小歡喜》:30條細思極恐的人生道理

法迦藍

我也許比你更懂你

1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你沒錯,是我錯了,我就不應該生你。」「我都是為你好。」「跟你爸一個德行!」很多網友都感嘆:看到童文潔,就彷彿看到我親媽。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2

女兒是小棉襖,兒子是雨披

——方圓有句話說得很精到:女兒是小棉襖,體貼,暖心。而兒子就是雨披,一年能下幾次雨啊。兒子的作用就是在我們七十大壽出現下,重大節日出現下,等到我們的葬禮的時候,他站在第一排,對來的人說:謝謝您來看我爸。

3

你自以為是的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調查顯示,孩子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丁一自殺、喬英子自殺的例子都已經說明:你自以為是的愛,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所以不要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剝奪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4

親密關係里,最大的殺手是付出感

——宋倩經常對英子說:「我為了你,放棄了多少自己想做的事,你對得起我嗎?」付出感是一種超級可怕的東西,因為它暗含一個邏輯:我付出了,就應該得到同等回報。所以付出感越強的人,攻擊性就越強。在所有親密關係里,「付出感」都是頭號殺手。

5

父母不懂我們,我們又何曾懂得父母

——這部戲有一點特別好,就是讓人看到了為人父母的不易。都說父母不懂孩子,但孩子們又何曾懂得父母。所以,孩子們也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去理解理解你們的父母。

6

教媳婦豎著看孩子,教孩子橫著看媽媽

——方圓的「橫看豎看教育論」火了。方圓對媳婦說:看孩子要豎著看,不要橫著看。橫著看,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較,看到的都是缺點。豎著看,拿這一次跟上一次比較,就會看到孩子的進步。方圓對兒子說:看媽媽要橫著看,不要豎著看。豎著看媽媽,看到的都是缺點,脾氣大、要求多。但你橫著看媽媽,比如跟宋倩阿姨一比,就會發現媽媽真的是個好媽媽。

7

孩子和父母漸行漸遠,只是差了一個道歉

——季勝利彎下腰,誠懇地給兒子道歉:「我錯了。」季楊楊眼角含淚,被父親感動了。這一幕,引起很多孩子的強烈共鳴:「我爸媽從來都不會給我道歉。」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漸行漸遠,只是差了一個道歉。

8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才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看了好爸爸「方圓」,看了好媽媽「劉靜」,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才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9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看了宋倩一家的故事,想起了心理學家克萊爾的一句話:真正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不懂放手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10

幸福的家庭,從來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喬衛東一家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矛盾?原因就在於——家裡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宋倩。心理學大師海靈格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11

好的夫妻都在互相心疼,不好的夫妻都在互相比慘

——方圓和童文潔兩口子為什麼那麼和諧?因為他倆總是在互相心疼。喬衛東和宋倩為什麼總是吵架?因為他倆總是在互相比慘。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的夫妻,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好的夫妻都在相互心疼,不好的夫妻都在相互比慘。

12

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其實是父母

——方圓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結果反被兒子給「教育」了。北京市婦聯曾做過一個調查:74%的家長迴避和孩子談性。為什麼家長會羞於談性呢?源於四大誤區:覺得「性」骯髒,上不了檯面;覺得性教育越早,發生性行為越早;覺得用不著教,孩子可以無師自通;覺得性教育就是性行為教育。所以,中國性學會理事長徐天明說得好:「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中國父母。」

13

真正的親人,不是血緣決定的

——童文潔為什麼要接外甥磊兒到北京上學,就是因為其父親對他很不好。所以,我喜歡作家晚情對親人的定義:「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你的親人。」

14

家的溫度,取決於家人一起吃飯的次數

——很多家庭為什麼缺少溫度?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吃飯經常不在一個餐桌上。方圓家為什麼這麼有溫度?因為天天在一起吃飯。季勝利家為什麼那麼冷清?因為經常不在一起吃飯。

15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

——童文潔和方圓發生爭執時,不管對不對,方圓總是先妥協、退讓。方圓深深懂得: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對於女人來說,當初之所以選擇嫁給你,不是因為你擅長講道理,而是因為你疼她愛她。

16

所有的便宜之後都是深坑

——方圓父母想發橫財,結果被傳銷組織騙了80萬。胡雪岩有句話說得好:天下沒有白占的便宜,所有的便宜之後都是深坑。所以,永遠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剛好砸到你」這樣的故事,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上只會掉陷阱。

17

最好的孝順,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方圓父母為什麼會被騙?因為認知落後於這個時代。學者周曉虹提出過一個概念:文化反哺。近十幾年,社會急劇變遷,老一輩在認知上已成為落後者,所以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文化反哺。最好的孝敬,就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18

父母才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備胎

——看了《小歡喜》,很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女們在開心、高興的時候,永遠想不起父母。而想起父母的時候,都是傷心的時候、缺錢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原來,父母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備胎。

19

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

——兩位媽媽覺得方一凡和英子早戀了,所以看他倆的什麼行為都覺得像早戀。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麥基說:「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或想法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過是我們選擇看到的樣子。我們想要的真相,不過是合乎我們自己口味的真相。

20

等以後有空,是我們給自己的最大空頭支票

——季勝利想帶劉靜去香港,劉靜說,等以後比較空的時候再說吧。季勝利說,我們都等了20年了。我們不也是這樣嗎,總喜歡對自己說,等以後有空再說吧,等以後有錢再說吧,結果往往是:我們臨死也沒有去成自己想去的地方,臨死也沒有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21

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劉靜得了乳腺癌,一家人才意識到:再成功的事業也比不上健康的身體。我們拚命追求車子、房子、票子,以為這些就是人生存在的關鍵,可直到有一天面對「死亡」時,我們才懂得:人這輩子,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關於如何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總是在認識死亡之後,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

22

人生開掛的人,都有窄門思維

——看到方圓失業後大哭,我想起了一句話:所有的青春都是在為中年作準備。人生之路有兩扇門:寬門和窄門。所謂寬門,就是簡單模式。進去的時候很容易,但道路會越走越逼仄。所謂窄門,就是硬核模式。進去的時候很艱難,但道路會越走越寬敞。人生開掛的人,年輕時都有窄門思維。

23

中年危機不是一件事,而是所有事一起來壓著你

——什麼是中年危機?是突如其來的失業嗎?是即將斷供的房貸嗎?是不約而至的大病嗎?是癱瘓在床的父母嗎?是,但不僅僅是。正如方圓所說:「中年危機絕對不是一件事,而是所有事一起來,壓著你。」

24

離開一個錯誤的人你不會受傷,恰好代表你正在痊癒

——小金開始捨不得離開雷蒙德,但最後離開之後,依然活得好好的。我特別喜歡一句話:老天讓你結束一段關係,並不是沒收你的幸福,讓你感到難過,而是老天在心疼你,覺得他不配,所以讓你解脫。

25

人脈不在別人那裡,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方圓失業後找工作,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得你;不是你有多少事央告別人,而是別人有多少事央告著你。」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人脈不在別人那裡,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自己變得強大,才能獲得有用的人脈!

26

費勁的關係,都是錯的關係

——小夢跟喬衛東談戀愛,儘管在一起四年了,但這段戀愛依然看起來很彆扭,最後兩人還是分了手。我覺得有句話說得特好:凡是需要費勁維持的關係,都不是理想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總是讓你感覺很累,那這段關係一定不是合適的關係。真正對的人,相處起來都很容易。

27

結婚真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磊磊被虐待,童文潔把他接到北京讀書,方圓也要負責撫養。方圓父母被傳銷組織騙了80萬,童文潔也要賣房還債。結婚從來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所以找一個怎樣的老婆和嫁入一個怎樣的家庭,實在是太重要了。

28

好的老公把你當女兒養,不好的老公把你當媽用

——一個網友說得特別好:我一開始想活成劉靜,過著過著差點變成宋倩,年紀越大,才發現只有童文潔最幸福。好的老公把你當女兒養,不好的老公把你當媽用。好婚姻,太需要一個好男人了。

29

如果你足夠勇敢說再見,生活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

——方圓失業後,勇敢地開起了滴滴,結果認識了導演,從此走上了自己喜歡的文藝之路。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如果你足夠勇敢說再見,生活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

30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餘下一點小歡喜

為什麼要取名為《小歡喜》?編劇黃磊說:世上哪有什麼事事如意,生活中存在太多磨難和挫折,只要找到正確方法來克服這些負面東西就是小歡喜。所以林清玄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迦藍 的精彩文章:

易經智慧教你選擇好房子
一個30年女學霸的反思:再聰明,也比不過真正熱愛

TAG:法迦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