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使拿錯請帖,鬧出特大外交醜聞,引總理震怒,後被偉人所救

大使拿錯請帖,鬧出特大外交醜聞,引總理震怒,後被偉人所救

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這話不僅適用我們普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適用國家外交等重要場合。當然了,如何是普通因不小心出錯,那倒也沒什麼。倘若是國家重要人員出錯,那可是會給國家蒙受重大損失的。

今天要講的,也是這麼一件事。大使拿錯請帖,鬧出特大外交醜聞,引總理震怒,後被偉人(Mao Zhuxi)所救。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位出錯的大使叫周伯萍,1920年出生,也算是一位歷經了革命戰火的老同志了。

1972年6月5日,新中國與希臘正式建交。同年12月2日,周伯萍被任命為首任大使。次年3月28日,周伯萍正式向希臘遞交國書,開始了他的希臘大使生涯。1973年5月7日,周伯萍赴希臘外交部商定馬卡雷佐斯副首相訪華事宜。

返館途中,他看到大使館區周圍有很多車往來,心想應該是有什麼外交活動,便讓翻譯回館後查看是否有請帖。然而這個翻譯是個生手,英文不過關,錯把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給中國大使館發去5月8日晚宴的請帖,當成了科威特大使館的請帖。

會出錯的原因就是捷克斯洛伐克駐希臘大使的名字叫「科威克」。當周伯萍見翻譯匆匆回來,問請帖是否為科威特使館發出。翻譯因在途中所聞就是科威特使館國慶招待會,一看時間離散場只有10分鐘,便慌了起來,也不看日期,直接說是。

周伯萍一聽也很著急,沒再次確定請帖,不假思索就決定立即趕去。然而科威特大使館當天並無活動,路上也沒有工作人員接待。恰巧,科威特大使館旁邊就是以色列大使館,而以色列大使館卻正在組織盛大的活動。

那時周伯萍剛任希臘大使不久,科威特大使館臨時代辦和以色列外交代表都未見過,便誤認為站在門口迎送客人的以色列外交代表是科威特大使館臨時代辦,一下車就與他握手,向他表示祝賀,並解釋遲到原因。

於是,中國大使館的車糊裡糊塗地跟著以色列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的指揮進了以色列大使館。就這樣,周伯萍拿著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的請帖,誤認為是科威特大使館的請帖,最終進了以色列大使館。

當時《紐約時報》一名記者在場,問我到這裡來是否意味著中國承認以色列。可是,翻譯把「這裡」譯成了「雅典」。周伯萍遂把這一很不尋常的問題只當作是他無故尋釁,予以簡單頂回。當時記者的表情十分迷惘,周伯萍也未加理會。

在與正待離去的別國大使略事寒暄後,即與以色列外交代表告別,匆匆返館。次日,《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這一事件。這時,周伯萍才從羅馬尼亞大使那裡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闖下大禍了,鬧出了特大外交醜聞。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阿拉伯國家都敵視、痛恨以色列,對有關以色列問題特別敏感,而中國是站在科威特等阿拉伯國家那邊的。發生這樣的事故,定會讓整個阿拉伯國家對我國的外交政策和立場產生懷疑。

為防止事態的擴大和複雜化,周伯萍立即召開使館黨委會,向希臘外交部和各阿拉伯國家解釋,此事件系工作失誤所致,中國外交政策不變,純屬一場誤會。而周伯萍的翻譯也因為自己的失誤痛哭流涕,說他斷送了大使的前程,要寫血書檢查。

為防止發生意外,館內時刻派人看護他。沒出幾日,被此事引得震怒的總理下令,讓周伯萍立即回國,接受調查。周伯萍到了北京後,先是向外交部遞交了自己此前早已寫好的深刻檢查,然後又主動向軸功率「請罪」,給他嚴厲處分。

就在總理和外交部準備嚴厲處置周伯萍時,關鍵時刻偉人救了他。因為偉人看到周伯萍認錯態度十分誠懇,且是無心之過,就給了他一次機會。最終,周伯萍被免予處分,繼續在外交部工作。(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istory歷史 的精彩文章:

赫魯曉夫為救兒子性命,向斯大林求情時的場面,到底有多卑微?
劉啟為皇帝,中山靖王是他兒子,劉備為何不說是劉啟之後?沒資格

TAG:History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