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忠恕千秋 字如其人——記著名書法家李樹榮

忠恕千秋 字如其人——記著名書法家李樹榮

李樹榮,字長秋,別號「書痴」,1930年生於四川樂至縣。自幼受家學熏陶,在沙地和青石上用泥漿練習書法,先從顏體柳書入手,苦臨魏碑;後師從胡通權、謝無量、印詮和尚等書法大家,頗得真傳。再後遍游名山大川,觀臨碑匾帖文,更從何子貞書風中悟出書法求法變法創新的真諦,歷經八十年筆耕不輟,其榜書風格大氣磅礴,雄渾有力,功底日深,自成一格。

現為書法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聯合國美術家協會、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應邀參加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際展覽且多次獲獎,榜書作品深受書法同行及海內外人士喜愛,相繼被眾多名山古寺刻匾使用和書法收藏家們收藏。

《忠恕千秋》

——創作的背景介紹

文/李樹榮(2011.3.25)

《論語》里仁篇中:「……曾子曰夫子之道思想而已矣……」。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一書中第一個教育家就是孔子。孔子是儒學、國學代表之首。在電腦里查,「忠恕」這個詞有,「千秋」這個詞有,「忠恕干秋」這個詞未查到有。因為1998年1月全球7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舉行會議發表的宣言中「……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頭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主張「忠恕」。忠,是愛國,岳飛的精忠報國。為人要忠誠、忠厚、忠實;恕,是寬恕、寬容。黨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中國、和諧世界。「千秋」往前推不是一千年而是2500年,往後推是永久永久。

全球已有9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學院和300多個孔子課堂。漢字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的普及等眾多原因,漢字書寫越來越不被重視,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為此深感憂慮,他呼籲:「讓書法走進課堂……。」中國漢字書法藝術早被先賢視為:「鋪治道,寧神志,破器糾,浣俗氣的一門高雅修功。」

《忠恕千秋》這件書法作品,在《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的封底發表,該刊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公開發行。加拿大溫哥華城市成立孔子學院開學典禮時,展出了《忠恕千秋》這件書法作品,並在當地中文台作了專門報導。

《忠恕千秋》在中央宣傳部老部長、老詩人賀敬之老人題籤書名《奧運之歌》大型畫上發表,且在扉頁的頭條刊出,2008年8月8日在奧運會期間,人中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來自五大洲20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林紀事 的精彩文章:

情有獨鍾:啟功跋《宋拓爭坐帖》,曾一再通臨該帖
筆勢險勁:歐陽修《致元珍學士尺牘》,謹嚴清健,無一絲俗態

TAG:藝林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