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舊房屋坍塌,就能加快舊改嗎?

老舊房屋坍塌,就能加快舊改嗎?

昨天,深圳市羅湖區一老舊小區內,有樓房突然傾斜倒塌。萬幸的是,因舊改原因,該房屋早已無人居住,因此未發生人員傷亡。附近樓房住戶得到通知及時撤離,躲過一劫。警察、消防、社區工作站等各部門隨即展開救援。這本是一起房屋安全事故的新聞,親歷者心有餘悸。事件隨後的走勢,卻一改其應有的沉重的調性而變得荒誕喜感。

發生事故的和平新居,位於羅湖區漁民村附近。穿過幾條小馬路,便是深圳河,河對岸就是香港。羅湖是特區最早發展的城區,當年可謂特區中的特區。許多重要的政府辦事機構,最早落腳於此。濱河大道、和平路、寶安南路、船步路幾條主幹道合圍之下,分布著大片舊居民區,分屬海關邊檢、鐵路航運等不同單位。離此不遠,是深圳商業消費最旺盛的人民南、蔡屋圍等片區,集中了萬象城、金光華、KKmall、地王大廈等高檔商場。從繁華的商業片區轉入高架林立、煙火氣息濃郁的住宅區,宛如進入另一個世界。房屋老態畢現、設施陳舊缺失。搜索各大購房網站,此類型房屋的價格,往往低於關外新樓盤一大截。

眼看周圍高樓拔地而起,住在這種老社區的居民,心態頗為複雜。相當一部分的一手業主,有能力的早就另購他處,將房屋或出租或轉賣。留下來的業主,無不期盼早日進入城市更新序列,一圓自己的新房夢。在深圳,同一地段,舊房與更新之後的新盤,價差甚至達到一倍左右。因此,待更新的老舊房屋,由此進入開發商和中小散戶投資客的視線。和平新居網上掛牌均價,每平米約45000元,與周邊同區域同檔次房屋大致相當。由此經濱海大道向西二十公里左右,南山區深圳灣片區,以開發於2010年左右的次新盤寶能太古城(北區)為例,每平米均價已經衝到了14萬元以上,並有繼續上漲的趨勢。離開深圳灣繼續往西,到達寶安中心區,幾乎也找不到單價低於6萬元的樓盤。再折回羅湖萬象城附近,2009年入市的次新盤幸福里,單價也在10萬上下。假如和平新村舊改成功,每平米房價保守估計有近一倍的收益,因此,房屋坍塌引來各方躁動。利益面前,業主急速加價,中介持幣收購,雖說荒唐,卻也情理之中。

深圳舊改項目主要分三大類型:舊村改造;舊工廠舊工業區改造,如廠房和宿舍等;本文討論的對象即為第三種,紅本舊住宅區改造。此類舊改項目,因簽約難、不確定性強、拆遷難,而成為最難搞定的舊改類別。許多項目往往在改造意向簽約階段便停滯不前,難以繼續往下推進。

回到因坍塌而漲價的和平新居,買到就是賺到嗎?不妨再來回顧本月內有關舊改的另一則新聞。8月初,一則《木頭龍舊改最後4戶仍拒簽 49名業主在10年等待中離世》的報道,讓這個拉鋸12年之久的舊改項目進入大眾視野。木頭龍小區地處羅湖中心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小區佔地約7萬平方米,擬拆遷房屋棟數共61棟,總戶數為1340戶。木頭龍屬於福利房性質,國企、事業單位職工占業主的大多數,他們也是第一批來深建設者。筆者早年居住附近,每日上下班,公交車報站名「木頭龍」,一排排整齊的住宅區從窗外駛過,道路規整,生活氣息濃厚。同事們無不艷羨,不知何時,外來建設者們,才能在深圳有個像木頭龍這樣的家。十幾年過去,木龍頭小區已有20多棟樓被拆除,小區內荒草瘋長,垃圾堆積,滿目瘡痍,還因海沙建築,早已屬於危樓。

2007年,深圳益田集團進駐木頭龍小區開展舊改籌備工作,2010年,木頭龍獲批深圳市首批舊住宅區城市更新項目。自2017年至今,99.7%的業主都已簽約,仍有4戶遲遲不肯簽約,並拒絕談判,還有一戶住在危樓內不肯搬出。據公開的補償協議顯示,益田對木頭龍是按照1∶1.3的比例進行拆遷補償。在2015年頒布的《城市更新條例》草案中,市場呼喚已久的拆賠標準已經進行更改。按照規定,建築物產權置換按照建築物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測算,置換比例不得低於1∶1,但不得高於1∶1.3。從2007年至今已過去足足12年,從2011年到2015年期間,開發商每年向已搬出的業主支付的租金已超過了7000萬元。租金標準,也從60元/平方米提高到70元/平方米,年租金補貼升至1億元。

2010年4月,木頭龍、南苑新村、金鑽豪園、鶴塘小區、華泰小區、龍溪花園、海濤花園、橋東片區,共同被列入《2010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制定計劃》第一批計劃,也就是作為深圳城市更新第一批8箇舊住宅小區改造項目。益田集團財大氣粗,開發實力不可小覷,可是,就連它,也搞不定木頭龍最後未簽約的0.3%。常看到新聞這裡那裡強拆云云,在深圳等待舊改的業主和民眾內心,卻有種別樣的滋味難以言說。曾經,在南山區公安局附近,有一棟孤零零的村民自建房傲立於道路頂端,多年來,周圍路網不得不繞開它進行修建,無他,乃是因為修路的賠償沒談攏。去年9月份,作為首批城市更新計劃之一的橋東片區,終於達到雙百簽約,可以正式進入開發階段。從被納入城市更新計划到完成「雙百簽約」,足足耗費了8年時間。從2009年深圳開始大面積推進城市更新,十年過去,實際進展與預期目標差距巨大。全市舊改立項746個,實施率僅有37%,並且,絕大部分項目還是屬於工業項目的升級改造,剩下零星幾個住宅區舊改點綴其中。位於南山區政府對面的南苑新村,舊改歷程,可謂艱辛,一線開發商萬科介入,歷經十二三年,才取得95%左右的簽約率,怨不得其他實力稍遜的中小開發商從舊改市場中,識趣走開。

深圳商品房城市更新項目周期長、不可控因素多,「雙百簽約」的規定看似保護了物權財權產權,實際上,是否忽略了利益之前的人性複雜性。一方面,我們喜見深圳市對於物權的尊重,另一方面,類似木頭龍這樣的情況頻頻出現,政府該如何處置?是將所有的矛盾轉移至開發商與業主之間,而迴避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嗎?羅湖區南湖街道辦昨日貼出告示,對居民進行臨時疏散和安置。羅湖區政府在事發當晚,組織專家進行勘察,並及時發布通告,稱善後處置進行中。政府介入和處置速度不可謂不迅速,此為該點贊之處。深圳市商品房住宅舊改項目,多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蓋,它們和它們老邁的業主們,還能經受多少次,經受多少年的日晒雨淋,如何才能科學快速地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考驗著政府的執政思維,也考驗著舊改參與各方的心態取捨。

(作者系深圳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上交所:奧福環保、鴻泉物聯9月9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美國19個州和首都華盛頓起訴政府非法移民新規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