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汽今年銷量目標調低至650萬輛,全員過「緊日子」

上汽今年銷量目標調低至650萬輛,全員過「緊日子」

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上汽集團(600104.SH)在8月29日晚間發布半年報,其下調了2019年的銷量預期,從年初提出的「力爭實現710萬輛銷售」降低至650萬輛左右。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679.16億元,同比下降19.52%;凈利潤137.64億元,同比下降27.49%。上汽集團將上半年的表現歸因於以下幾個方面: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新能源車補貼退坡;消費增長乏力與國五車型清庫的巨大壓力,引發價格體系的大幅動蕩。雖然該公司加快在新能源、國際經營等領域培育增長的新動能,但總體看,新增量仍難以抵補銷量主力的過快下滑。

五菱凈利潤腰斬成最「受傷」板塊

雖然銷售和盈利下滑,但從具體的數據上看,上汽集團的盈利表現仍在國內上市車企中保持著優勢,同時其盈利降幅也大大低於銷量降幅,這在一定程度上源於其在成本控制、資金管理以及支付節奏上的優化。上汽方面表示,要壓縮成本,全員過「緊日子」。 為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經營形勢,上汽集團主要開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降本增效和狠抓現金流管理」。

從數據上看,上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整體優於去年同期,營業成本、銷售管理費用以及財務費用同比都出現大幅降低,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終於轉正,達到了1.2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負330.48億元。

在上汽集團主要控股的幾家公司中,上汽大眾依然是營收和利潤貢獻最大的一家,上半年營收和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達到1127.89億元和98.83億元,但與2018年同期相比,分別下滑了19%和36%;上汽通用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13.84億元和71.14億元,下滑了18.45%和31%。在整個車市升級和淘汰的過程中,上汽通用五菱是合資公司中最受傷的板塊,上半年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6.21億元和8.43億元,同比下滑了29%和58.7%。

此外,以零部件為核心業務的華域汽車上半年利潤下滑29%,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為33.64億元。在整個上汽集團的五個控股公司中,表現最好的是上汽財務,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3%,達到28.84億元。

對於上汽集團來說,上半年在銷量上最大的亮點表現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場上,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8.2萬輛,同比增長42%;出口及海外銷量達到14.5 萬輛,同比增長11.5%,整車出口繼續排名全國第一。

對於目前的市場情況以及上汽集團整體的市場表現,新任總裁王曉秋近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上汽集團目前的底線是「保證市佔率」。「市佔率不能丟,不能將陣地拱手讓人。」他對記者表示。在低迷的市場情況下,上汽也在考慮內部資源的協同來降本增效,「我們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技術中心,以及零部件廠商的技術中心,目前還沒有形成合力。」他談到,比如自動駕駛等很多技術方向,集團旗下的整車板塊都在做,而下一步集團可能會通過技術管理委員會,將這些板塊進行整合和協同,「要更好地調配資源,花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好處」。他說,在日子不好的時候,更要有更高效的產出。

加速轉型搶佔窗口期

「以前汽車有江湖,互聯網也有江湖,以後汽車和互聯網將是一個江湖。」阿里巴巴CEO張勇談到。BAT想要融入汽車江湖,而車企們也希望通過合作,讓自己在江湖上處於更加領先的地位。

而在上汽大通旗下,上汽集團一直在通過上汽MAXUS品牌試水C2B智能定製,希望能在存量市場競爭中,通過用戶驅動找到一條新的差異化生存道路,希望藉助數字化技術對消費偏好的採集、分析和精準推送,實現生產流程的再造和消費生態的重塑。

今年7月,上汽大通推出一款中型SUV車型D60,與傳統車企新車上市不同的是,雖然車企給出了指導價格區間,但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配置實現「C2B智能定製」,實現一車一價。而這種定製化生產的模式也是目前造車新勢力們都在推廣的生產模式,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把握和洞悉消費需求,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經銷商庫存的問題,降低終端壓力。「我們正在努力轉變成為用戶驅動的新型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瑞告訴記者,為此,上汽大通此前已經進行過多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和流程變革。而對於整個上汽集團來說,上汽大通在數字化轉型上的經驗和教訓,都可以為整個集團的變革賦能。

「今後汽車行業會是一個製造業和服務業高度融合的行業,上汽轉型升級的方向也要成為出行產品和出行服務的綜合供應商,以及出行服務的運營商。」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談到,而為推動整體轉型,旗下包括上汽大通和上汽乘用車、EVCARD以及享道出行等各個業務板塊,都充當著不同的排頭兵作用。在向著「四化」轉型的過程中,上汽集團近年來一直大力投入研發,從2015年~2017年分別達到83.71億元、94.09億元、110.62億元,2018年研發投入更是高達159.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集團的研發費用達到6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浪潮雲擬於科創板IPO,董事長袁誼生稱公司已實現盈利
滬指漲0.68% 大金融板塊異動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