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為何把旅大租借給沙俄25年?天真的慈禧太后,糊塗的李鴻章

清朝為何把旅大租借給沙俄25年?天真的慈禧太后,糊塗的李鴻章

甲午戰爭是決定清朝命運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猶如一把「尖刀」插到清朝的要害之處,清朝離滅亡也不遠了。如果戰爭打贏,或許清朝還能續命。甲午戰爭引起的一連串反應,連清朝都沒想到。

背景

失敗後,清朝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一條約,讓日本貪婪的佔據了遼東、台灣,澎湖列島。但日本佔了遼東半島,沙俄不願意了。日本勢力只要在東北,就會威脅到沙俄。因此,沙俄邀請德國、法國一起來反對日本佔領遼東半島,於是上演了一出「三國干涉還遼」。沙皇當時表現出很有正義感,他給日本寫信說:「侵犯遼東半島是踐踏清朝的尊嚴,如若執意不聽勸告,繼續侵佔遼東半島,那德法俄聯軍唯有與汝一戰方可。」

俄國的強硬態度,日本也害怕,畢竟與清朝剛打完一仗,如今三個歐洲大國向其宣戰,必然要失敗。日本很鬼,見好就收。不過歸還遼東半島可以,日本向清朝索要三千萬「歸遼費」。

清朝對俄國的「正義」很感動,還以為俄國在好心的幫助清朝。於是清朝內部就出現了「聯俄抗日」聲音。很多大臣們認為俄國是清朝鄰國,清朝亡了,俄國也不可能安穩,這叫「唇亡齒寒」。因此,清朝大臣大主張與俄國建立聯盟關係,共同抗擊日本。其實慈禧太后也是這樣想的。

就在俄國會同德法兩國向日本提出要求不久,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二世繼位。慈禧認為與俄國結盟的機會來了。於是他派李鴻章到俄國向新沙皇祝賀,務必與俄國建成同盟。

李鴻章帶著慈禧的任務到了俄國,他見到沙皇后,帶去慈禧的祝福,然後他開始與俄國談判。李鴻章臨回國前與俄國談妥了,簽訂了一份《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條約規定,清朝受到日本侵佔時,俄國馬上就會派出軍艦阻止。李鴻章很高興,認為清朝終於找到盟友了,也不用再怕日本威脅了。

但1897年,德國佔領膠州灣後,俄國以「驅趕德國」為由,軍艦直接開到旅順基地,說要在這裡建立一個保護清朝港口。於是俄國提出要租借旅順港口20年。

簽約

沙俄把海軍運到旅順口後,就賴著不走了。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3月3日,沙俄駐華代辦巴布羅甫,正式向清朝提出租借旅順、大連以及中東鐵路南滿支線。

沙俄很強硬,要求清朝5日內回復。清朝只得派派駐德公使許景澄作為欽差大臣,到沙俄進行談判。

1898年3月12日,清朝與沙俄開始會談。沙俄代表穆拉維約夫說:「膠事已定,英已得長江利益,法亦有索件,故俄必須租得不凍港口,為水師屯地。」許景澄對沙俄,如果中國答應沙俄的條件,其他大國也會照例而來,這樣對和平不利。許景澄面見沙皇尼古拉二世並遞交國書時,他再次向沙皇表示,清朝不能租借旅大的理由。尼古拉二世說沙俄「早經籌定,實難改動,」希望清朝「早日允辦。」這分明是欺壓霸凌行為。後來沙俄竟然拒絕與許景澄進一步談判。

3月20日,沙俄駐華代辦巴布羅甫到清總理衙門,再次向清朝提出租借旅大草約稿6條。此時清朝內外地沙俄的步步緊逼很憤怒,但總理衙門又不敢接受俄國要。不久沙俄再次派海軍陸戰隊登陸旅大地區。不得已,清朝再次任命李鴻章、張蔭桓為全權代表與沙俄進一步談判。

沙俄聽說談判代表換成了李鴻章,他們也一改往日強硬態度,開始用重金賄賂。駐華使辦巴布羅甫秘密會見了李鴻章與張蔭桓兩人,他向兩人保證:「只要租借旅大的事按照俄國的期限辦理,沙俄不會採取強硬手段。」會談完事後,俄方給了李、張二人各五十萬兩白銀作為酬謝。

李鴻章與張蔭桓回去後,向慈禧說明了厲害關係,認為清朝應該接受俄方的要求,否則就會有戰爭。慈禧也不知道內情,只得答應俄方的要求。3月27日,俄方指定的期間,李鴻章、張蔭桓代表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而許景澄又在俄與俄國繼續談判,5月7日再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深思

清朝與沙俄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俄國正式強租旅大,並在遼東半島南端,建立了沙俄海軍基地;中東鐵路與南滿支線也與俄國租借的港口連接起來,於是東三省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

但俄國租借旅大後,引起了日本不滿。因為沙俄的勢力進入東北,勢必與日本發生碰撞。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後,一直想把勢力延伸到東北。甲午之戰後,迫於歐洲三國的壓力,不得不退出。但日本沒想到沙俄卻進入東北。於是6年後,日俄在中國的東北發生了戰爭。

表面看,清朝「挾洋治洋」達到了目的,日本與俄國打了起來。別忘了,日俄戰爭是在我國東北領土打的,在中國土地上第三國與第四國打,遭受苦難的還是中國人。

清朝自甲午之戰後,受到了重創,在慈禧看來,恨不能找個幫手打敗日本,因此錯誤的把俄國看成盟國,這就給沙俄進入中國東北找到了借口。而德國為什麼積極支持俄國,並參與對日本「還遼」行動呢?德國很鬼,當時沙俄也在不斷不向西發展勢力,早就讓德國不滿,因此把俄國引到遠東來,實際上就減輕了俄國向西歐拓展的步伐,也給了德國的發展機會。至於法國,只是俄國臨時拉來的夥伴。

此時清朝無論是慈禧還是大臣們,目光太短視,只注重眼前戰爭失敗後的鎮痛,從皇帝到大臣,沒有一個有戰略眼光。特別是李鴻章,居然晚年晚節不保,出賣國家利益,換取個人利益。此時清朝離滅亡也不遠。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點骨氣,是走不遠的。清朝晚期恥辱告訴我們,只有自強才會不受凌辱!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長安十二時辰》里不僅有唐朝女人,還有胡姬,唐朝胡姬是啥樣?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如何評價戈爾巴喬夫?普京有4點評價很亮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