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果有天海洋里的魚群消失了,哪個物種會頂替它們的空缺?

如果有天海洋里的魚群消失了,哪個物種會頂替它們的空缺?

縱觀地球46億年的生物演化史,物種的更替及演化的方向都是不可預測的。曾有科學家提出這麼一個腦洞,如果有天海洋的魚群消失了,將由哪個物種接替它們在海洋的位置呢?其實這只是個腦洞,不曾它在現實中實現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灣。這裡的魚群消失了,魷魚來了!

加利福尼亞灣,位於墨西哥本土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之間,約六百萬年至一千萬年前形成。因獨特的地質環境,這裡曾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曾被譽為「魚閘」。不過這裡到20世紀末就完全變了個樣,受過度捕撈、海洋酸化及全球暖化的影響,這裡的鮪魚、鯊魚、鰭魚和劍旗魚開始消失,而美洲大赤魷開始頂替它們的位置。

美洲大赤魷,也叫洪堡魷魚,屬於大型捕食性魷魚,原本分布在東部太平洋的秘魯寒流,後隨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暖流沿著北美西部沿海一路直上,並沿著赤道向西擴散至夏威夷群島。目前它們已在加利福尼亞灣泛濫,過去10年來,僅墨西哥每年就在這裡捕獲約20萬噸美洲大赤魷銷往亞洲。

如圖所示:美洲大赤魷泛濫成災,2015年曾一度詭異出現大量死亡,被海水衝上加州沙灘。

美洲大赤魷通體紅色,體長一米左右,重量達到50公斤,壽命通常只有1-2年;有8隻腕足和2隻進食觸手,每隻進食觸手都有許多圓形吸盤,圓形吸盤裡又有許多小角質環,小角質環里又有許多顆牙齒(約25000~36000顆),恐怖的造型令人看得心慌,被稱為「紅色魔鬼」或「深海紅魔」。

加利福尼亞灣為何會出現美洲大赤魷泛濫呢?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加利福尼亞灣的海洋環流減少,低氧海水區(溶氧極低層)擴大,另外工業排放增強了該區域的低氧效應。能在低氧海水中存活的物種並不多,美洲大赤魷恰好就是其中一種。

美洲大赤魷進入低氧海水區後,新陳代謝速率會減緩,特化的鰓使它們在低氧海水區「如魚得水」。在過度捕撈的壓力下,美洲大赤魷比其他魚群在存在繁殖能力更強、生命周期更短的優勢,美洲大赤魷一舉替代了其他魚類的空缺。而且美洲大赤魷兇殘的習性,其他魚類紛紛成為它們的口糧。

此外研究顯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低氧海水區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低氧區原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發生在海水上層,而今卻已朝各個方向蔓延至全球海洋。科學家認為是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低氧區的擴散直接壓縮熱帶魚群的生存空間,導致它們更容易被捕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日本福島核泄露了8年,輻射值仍超標,核污水將達極限!
澳洲首度發現恐龍群化石,曾藏博物館無人理,33年後證為新品種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