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給固態硬碟插網線、快閃記憶體單元玩裂變:看看東芝放的那些大招

給固態硬碟插網線、快閃記憶體單元玩裂變:看看東芝放的那些大招

在前不久的FMS2019快閃記憶體峰會上,東芝展出了一款新穎的固態硬碟,它的奇特之處不在於像有多麼小或者有多麼快,而是尾巴上連了一根網線。

固態硬碟:我連上網了!

給固態硬碟「上網」有什麼好處呢?東芝展示的其實並不是我們日常了解的NAS網路附加存儲,而是一種SAN存儲區域網路技術,主要應用了企業級存儲領域。

通過25Gb的網路連接,每顆東芝固態硬碟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IP地址。進而通過交換機被眾多伺服器訪問和使用。

由於在網路中傳輸的是先進的NVMe協議(NVMe over Fabric,NVMe-oF),這些固態硬碟的運行效率變得更高,這種技術被東芝稱為KumoScale。

相比傳統將CPU與硬碟同時安裝在機箱內的做法,NVMe-oF的靈活性更高,減少了分散存儲資源的浪費。畢竟企業級固態硬碟是很貴的,KumoScale是一項為企業級存儲降低成本的有力技術。

PCIe 4.0:我更快了!

除了插網線的固態硬碟,東芝還在FMS上展示了全新的PCIe 4.0介面企業級固態硬碟。相比大家在AMD X570上搭配使用的PCIe 4.0 M.2固態,東芝展示的這些大傢伙們都是2.5寸規格,厚達15mm,比普通SATA固態硬碟體積大出一倍左右。但是它的能量可不小,順序讀寫速度高達6.4GB/s,另外還有很多專為企業級應用而生的高可靠性功能。

比如CD6系列是為雲計算、CDN內容分發網路以及資料庫應用而生,PCIe 4.0 x4介面,支持NVMe 1.4協議。

CM6則是為高性能技術/大數據分析以及虛擬化應用服務,同時具備雙埠功能,增強存儲服務的可靠性。

當然光有PCIe 4.0的大帶寬是不夠的,固態硬碟內的NAND快閃記憶體同樣也可以拓寬快閃記憶體介面帶寬,東芝的計劃是96層堆疊的BiCS4快閃記憶體服務於PCIe 3.0及早期PCIe 4.0固態硬碟、128層堆疊的BiCS5服務於PCIe 4.0和早期PCIe 5.0固態硬碟,後邊還會有BiCS6和BiCS7,分別對應PCIe 5.0和PCIe 6.0。

快閃記憶體裂變:我容量更大了!

作為NAND快閃記憶體的發明者,東芝的技術底蘊自然是沒得說,歷史上無論是3D快閃記憶體架構的提出還是QLC快閃記憶體(4bit per cell)、PLC快閃記憶體(5bit per cell),都是由東芝在各種技術會議上首度提出的。但當東芝拿出它們將快閃記憶體單元一刀砍兩半的想法時,想必即便是業內人士也會驚訝到懷疑人生的。這項技術目前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如果未來能夠進入實用的話,無疑會令快閃記憶體和固態硬碟容量翻倍增長!或許到時候我們會徹底忘了機械硬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儲極客 的精彩文章:

讓SSD更大更強!除了QLC,快閃記憶體發明者東芝還有更多大殺器
移動硬碟也升級:體積縮小一圈,性能狂翻一倍!

TAG:存儲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