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石材礦山資源到底好不好?主要看這五點

石材礦山資源到底好不好?主要看這五點

石材是資源型依賴型產業,石材資源同樣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除去原有石材礦山企業外,不少石材加工和石材貿易企業在鞏固原有業務基礎上正在逐漸拓展石材礦山開採業務,煤炭、金屬、非金屬礦業也把目光瞄向石材礦產開發,更有其它行業如房地產、建築、金融、餐飲、製藥、汽車製造、機電、商業、輕工等行業的企業相繼加入到石材資源開發隊伍中來,石材開採業已經形成投資主體多樣化的格局。

比較於其它礦業,石材礦山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建設周期短,利潤高,見效快,投資風險相對低些,露天開採的礦體裸露直觀,礦體變化和礦石質量表面變化便於肉眼觀察,不需藉助其它化驗測試即可大致判斷,這是石材礦山的特點。

石材礦山項目立項和實施都是建立在對礦山資源的綜合評價基礎上,礦床在地質勘查階段、運用一定的手段獲取反映礦床特徵的完整資料,對礦床地質特徵做出全面了解和技術經濟評價,為礦山項目規劃設計、建設和開採提供可靠依據,直至礦山所確立的開採方案和技術得以貫徹實施、獲得預期目標。

石材礦山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石材花色品種

確認礦床石材品種主要花色,了解石材的結構構造、化學成分特徵、物理性能參數、以確定石材屬性、裝飾性能和用途,最終對石材品種進行正確市場定位。

對石材品種低檔、中檔或高檔屬性的評價定位,石材荒料和石材產品價格預測,直接影響著石材荒料的售價和礦山效益的高低,是礦山投資評估的首要指標,定位不準就會使礦山預期效益大打折扣。

受地質作用影響,礦床礦石質量會發生變化,需在評價階段了解石材花色品種的分布和變化規律,為礦山設計、開採和營銷提供可靠的依據。

礦床規模

礦床規模是指石材資源量的大小。

國土資源部按照石材資源蘊藏量對石材礦床規模劃分為:

大型礦山≥1000萬m

中型礦山≈1000-200萬m

小型礦山<200萬m

根據礦床規模大小,規劃建設相應開採規模礦山,使得礦山資源滿足礦山服務年限內開採所需的礦石量。

礦山生產規模是以年開採生產石材荒料量來劃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970-2014《裝飾石材礦山露天開採工程設計規範》中,對石材礦山建設規模和服務年限進行了明確劃分。

註:對稀有品種礦山最小建設規模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根據以上劃分標準,結合礦床資源儲量和礦體荒料率,規劃建設相應規模的礦山,使得礦山建設投入相應的資金,維持合理的服務年限,達到預期投資收益。

礦體形態和產狀

礦體形態是指礦床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原始自然形狀,礦體的產狀是指礦體在地殼中產出的空間位置。

一般包括:

礦體的產狀要素(礦體的走向、傾向、傾角以及側伏角和傾伏角)

礦體的埋藏深度

礦體與岩層層理、片理等的關係

礦體與圍岩的空間位置

礦體與構造的關係等

礦體完整性

礦體完整性是評價石材礦床是否具有開採價值的最重要的指標。

裝飾石材礦山開採出的符合工業要求的規則石料稱為荒料。

衡量礦體完整性好與差的指標是荒料率。

荒料率是指石材總荒料量與礦體石材總礦石量之比。

有了礦山荒料率還不夠,還要對不同荒料規格在荒料率中的構成進行細化。

摸清大、中、小規格荒料所佔比例,分析對礦山開採和經濟效益影響程度。

一般大規格荒料的價格要比中、小規格荒料的價格高很多。

礦山建設條件

石材礦床評價既要對區域地質和礦床地質做出評價,還要對礦區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以及礦山建設條件做出全面評價。

開發建設礦山,就要對礦山運輸道路、工業場地、荒料堆場、排土場進行通盤考慮,道路修建工程量、難度和資金投入量,工業場地位置是否合理,荒料堆場容量,排土場地位置是否安全,容渣量大小等等都需要在初期評價階段就有所了解,這些礦山項目須在規劃礦區場地時給予充分考慮。

石材礦山的建設條件還要包括國家相關政策內容,如各種自然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區內是禁止採礦活動的,但在這些區域周邊從事石材的開採也是有很高的風險的。

露天開採石材必然會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地質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採取地下開採的方式。

總之,礦山建設條件直接影響著採礦難度、開採成本和開採能力,直至影響石材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

因此,在同一成礦帶內,盡量選擇內部和外部建設條件適合的礦山,降低礦山建設難度、開採難度、運輸難度,降低成本,提高礦山盈利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怪聞微笑 的精彩文章:

東方貴族氣質1200㎡大理石營銷中心設計
輕奢時尚豪宅樣板間,打造唯美大理石空間

TAG:搞怪聞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