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語文閱讀,真能「培訓」得出來嗎?

語文閱讀,真能「培訓」得出來嗎?

「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為王」……開學在即,不少校外培訓機構營銷推出新噱頭。不同於以往的數學或英語,這次「語文提分」成為全新熱點。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義務教育段語文、歷史和道德與法治等三門學科將全部換成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教材,這其中《語文》教材可說是最受社會關注。記者採訪了解到,新版統編《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大幅度增加,閱讀量也增加了不少,同時也更加註重語文閱讀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文在考試里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了。所以孩子今年剛上預備班,我就先把作文訓練和閱讀理解兩個培訓班報了,」不少家長像厲女士一樣,未雨綢繆。閱讀和語文能力,真能「培訓」得出來嗎?

部分家長熱衷報「套路」班

記者發現,今年來,隨著民辦學校招生政策的改變和中高考改革,以往的奧數熱漸漸有降溫的趨勢,而語文的課外輔導課,則成為家長們的「新寵」。

例如:一家知名校外培訓機構向家長介紹的教學內容包含:記敘文概括段意36字秘訣9種方法,閱讀題情感脈絡五個步驟……倒頗有些吸引力。根據需求不同,已開出三種授課機制和報價。一對一私人訂製每堂課2小時600元,一對三精講400元,8-12人小班300元左右。有學者感嘆,目前語文和閱讀,儼然已經成為培訓機構業務發展的新「風口」。

李莉悠是一名初一的學生,從預備班開始參加語文課外輔導。她告訴記者,想參加語文培訓的原因是考試的時候容易丟分,特別是閱讀理解做得比較差。培訓機構的每個班級只有20人,發言機會多了,練習的機會也多了。而且老師告訴她,「語文閱讀理解是有套路的,作文也是有套路的,保證可以讓學生迅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作文能力。」一年的課上下來,她感覺「有提高,但並不是特別明顯」。

「一切跟著考試走」,不少學生家長表示,「高考語文的難度增加」的教改大方向就被「普及」到了許多家庭,家長的慌亂和培訓機構的投其所好相互激發,催生語文培訓班走熱。

夏凌的兒子今年讀三年級,她在兩年前就給兒子報了某培訓機構的大語文培訓班,為了適應「語文比重加大」的趨勢。她說,目前市面上面對小學生低年級的課程有很多是「大語文」的課程,比如三年級的課程里,包含了「用紀傳體的方式,效仿《史記》給學員講解古今中外文人軼事;精讀兒童文學名著,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同時進行實用的閱讀寫作訓練,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提高能力。」

語文素養「提」不出來

孩子就讀四年級的譚女士,上學期期末發現孩子語文考試中閱讀部分失分很多,跟語文老師交流時,專門詢問,「我們要不要在外面補補?」答案卻令她意外。老師坦言沒必要,閱讀能力補不出來,隨著孩子年紀長大,心智、思維等能力會不斷提升,只要在課堂上跟緊節奏,會慢慢好的。

興隴中學語文教師陸鑄偉教七年級語文。在他看來,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是各類文本的解讀路徑和方法,這其中還包含著提升思維品質和文化蘊養的教學目標,並不是一些應試技巧可以完全代替的。更何況,有些技巧課堂上老師也會傳授。

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高中語文教研員、研究生導師、副教授胡根林認為,閱讀需不需要補習,需要一分為二,上什麼,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去上,也需要斟酌。「比如有的孩子課內基礎薄弱,找不到答題的門檻,那可以適當進行拾遺補缺。」但他認為,對於優秀的學生而言,陪伴他的語文素養不是上培訓班可以得來的。「比如好的閱讀習慣,更寬的知識面和思辨能力,都需要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胡根林說,提升閱讀的能力,需要沉進去讀,這不是在一般的輔導班可以獲得的。

「客觀上,語文的閱讀能力還是需要經過大量閱讀來積累達成的, 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宏說,當前,國家語文新課標強調的學習任務群,旨在對閱讀方法進行指導,對讀什麼進行指點,這對提升語文能力,有著明顯的幫助。

「如果要說學校和培訓機構一定有什麼區別,我覺得首先要把語文教育和語文考試成績分開,兩者並不等同。學校的任務是語文教育,不會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提高語文考試成績,後者可能更著眼於分數,」他直言,不能說培訓機構的指導一定沒有用,但這個「用」是有限的,即便在提升考試成績這方面,面對課改後的新高考,如果盲目陷入應試技巧的堆砌, 也屬取法乎下。語文素養和能力,不是「提分」能提出來的。

別忘了自己是閱讀的主人

閱讀能力提升,重術更應重道。在周宏教授看來,閱讀能力培育過程中,取法乎上的原則是,別忘了學校是最重要的地方,別忘了自己才是閱讀的主人。 今年起,義務教育段語文全部換成統編教材,新課標推行下,如何指導學生學會讀一篇文章,讀一組文章,讀一本書,教學體系中有著明確的指導和培訓,老師也在努力地學習提升中。他認為,對青少年而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緊跟課堂教育節奏,是「把底子打正」的關鍵。

「對閱讀的重視,是近年來教育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在法國,哲學思辨性閱讀是其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國的校內人文讀本涵蓋文學、社會、歷史作品,且不斷更新……重視的根本原因在於,閱讀不僅僅是一個學科中的一部分能力要求,一個人感知和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是隨著閱讀的擴大和深入而提高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俊蕾說。

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之一,她透露,在討論高校新設專業教育改革時,曾專門交流過如何在未來專業細分的大背景下,最大面積地確保高中生進入高教階段時有一個完備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其中,語文能力是那個起跳點。

「在討論閱讀學習時,不應忘記家庭的責任,」楊俊蕾教授提醒,拋開學校、培訓機構間非此即彼的爭議,應該認識到,與外語、數學學習不同的是,青少年閱讀能力培養,是家庭完全可以參與更多,也應該深度參與的。課外時間,若將其完全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到社會機構,是否同時也讓渡了家庭閱讀、親子閱讀本應獲得情感交流收益?

「這門課,家庭不該缺位,」楊教授希望,閱讀的路上,更多青少年不再孤獨,更多父親母親隨著孩子的成長,再一次經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讓家門口養老既便利又有所依,上海打算分這幾步走
盒馬、薩莉亞又違法了,豐收日採購原料農藥殘留超標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