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160億身家的胡潤女富豪,用13年打造電子智能帝國!

她是160億身家的胡潤女富豪,用13年打造電子智能帝國!

很多時候,能否抓住機會並非僅僅是實力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決定。

文 / 華商韜略 張凌絮 編輯/倪晨

有一位默默無聞中讓企業轉危為安的女性企業家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她就是領益智造創始人——曾芳勤。

年輕時候的曾芳勤,就是一個很會迅速做出判斷的女強人。

上世紀80年代,有著穩定體制內工作的她毅然決定放棄眼前的穩定工作,赴美留學。期間,她在美國以電子業著稱的矽谷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在下海經商熱興起的時代里,就像當年毅然赴美學習技術一樣,賺到錢的她毅然選擇歸國。

2006年,她創立了領勝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將生產重點放在了精密模切業務,服務的主要對象鎖定在當年手機霸主諾基亞身上。很快,公司便受到了當時佔據「創新」領域榜首的蘋果的青睞。

作為國內消費電子產品精密功能器件的龍頭,2012年,曾芳勤繼續拓展,創立了領益科技。她認準了全球未來趨勢是以電子消費為主要市場,無線充電、5G、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將會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會。

2018年,曾芳勤曾以323.3億元的資產位列中國新財富富人榜第59位,同年,更是以160億元人民幣入選胡潤女富豪榜,位列24名。

今年,已經是目前由她帶領的領益智造,在動蕩不安的智能手機領域走過的第13年。2018年,這家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也為電子平台的全球布局增加了一個融資支持平台。

但曾芳勤登陸胡潤女富豪榜的路並不平坦,她所經歷的「危難時刻」數不勝數。

2018年3月,曾芳勤從任職長達10年之久的原江粉磁材董事長汪南東手裡接過了這一職務。她接手的時候,正是借殼事件浮出水面的時刻。

事件起源於2015年,領益智造前身江粉磁材收購了東方亮彩,但在2017年,東方亮彩卻虧損8389.58萬元,加上去年續虧的5041.57萬元,根據業績補償方應予以業績補償的規則,東方亮彩給領益智造帶來了1.74億元的現金補償款。

在此基礎上,曾芳勤果斷決定,將補償義務人應補償的處於質押狀態的1.15億以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價大幅上行,這部分股份為公司創造了3.95億元收益。不僅彌補了去年因股價下跌損失的8.73億元,還輕鬆實現了反超。

借殼上市的第二年,領益智造便迎來了一個反轉年,僅僅上半年,領益智造實現營業收入95.96億元,同比下降2.25%,凈利潤11.14億元,比起去年同期虧損5.81億元增長了近3倍

在公司實現驚人反轉的背後,是一個女性卓越的貢獻。而這已經不是曾芳勤第一次逆轉公司於水火之中了。

世事一向禍不單行,領益科技剛剛接管東方亮彩業務初見成效之際,原江粉磁材大宗貿易業務問題又起。

據報道,廣州卓益和江門恆浩兩家公司自2014年6月起,以預付貨款的方式開展大宗貿易融資業務,但在2018年7月,對該上市公司進行調查過程中,領益科技卻突然收到公司副董事長的通知,大宗貿易合作業務未能正常開展,公司合計約11.2億元的預付款存在全部無法回收或部分無法回收的風險。

但面對這一打擊,曾芳勤並未自亂陣腳,而是更加明確了方向:「公司會逐步對大宗貿易等與主業不相干的類金融業務或者參股的業務進行關停並轉,同時將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做好各大業務的協同。」[M2]

在經歷過企業風波之後,曾芳勤對待公司的生產模式也更加謹慎且堅定不移:針對精密零件。

這其中包括模切產品、CNC產品、衝壓件、緊固件和組裝產品等五大類,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行業。客戶也是主要面向蘋果、華為、VIVO、OPPO等著國內外知名品牌。

她並沒有像創業初期那般高速發展,反而慢了下來。

曾芳勤對消費電子零部件產業鏈進一步整合,希望實現精密功能器件、顯示材料及觸控器件、精密結構件、磁性材料等業務板塊的進一步、多元化的深化發展。不僅要服務於主要客戶群體,還要考慮到下遊客戶消費體驗,全面打造消費電子零部件的一站式供應平台。

根據領益智造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領益科技模塊實現收入45.86億元,凈利潤5.1億元。

曾芳勤本人也是對待已經制定的規則,極其認真的人。

「客戶要求我們七休一,而且每月的加班時間也不能超時。」曾芳勤介紹,海外客戶都擠在10月份上量,接著國內客戶會在11月份開始上量。曾芳勤表示,「下半年才是我們的黃金時段,我們痛並快樂著!」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台灣儲存教父」掌門紫光DRAM事業群,竟是被三星逼的
短短4年間,從凈賺6億到半年虧5億,拉夏貝爾到底怎麼了?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