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健康,看他是不是擁有與他年齡相符的單純就夠了

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健康,看他是不是擁有與他年齡相符的單純就夠了

在真人秀節目《媽媽是超人》中, 霍思燕的兒子杜宇麒(嗯哼)圈粉無數。他臉上始終掛著最燦爛的笑容,他無畏,勇敢,對媽媽體貼,讓人感動,給人喜悅,雖然他說的話不是很有條理,但是他擁有與自己年齡相符的單純與可愛。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聖依的孩子安迪則顯得較為早熟。當被記者問道「你爸爸媽媽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感到會孤單嗎?」當所有人都以為孩子會回答「是」的時候,安迪再次給出了出乎意料的答案「不孤單,我習慣了。」一句話,道出了一個五歲孩子的心酸。

從心理學角度看,想要判斷一個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看他是不是擁有與他年齡相符的單純就夠了。不難看出,黃聖依的孩子缺乏父母足夠的陪伴和愛。所以,他沒有那種符合年紀的快樂感、陽光感。而嗯哼有著穩定的家庭關係,使他擁有屬於孩童的美好、單純。霍思燕和杜江是演藝圈中公認的甜蜜夫妻,這點在他們的日常互動中不難看出。所以,嗯哼在他們身邊,感受到的也是穩定的、甜蜜的愛。

很多時候,家庭生活幸不幸福,孩子一眼能看出來。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要更細緻、善於觀察,他們彷彿是父母的監視器,能感知父母的喜怒哀樂,甚至是一些細微的表情。他們更像是父母日常生活模式的一面鏡子,能迅速捕捉父母的表情、感受並解讀出來。所以,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往往也有著一個幸福、簡單的家庭。孩子快不快樂,往往也透露著父母過得好不好。

情緒的社會性參照

發展心理學領域觀點認為,即便是0~3歲的嬰兒,也會從父母那裡習得相似的情緒反應,這個過程也叫做「情緒的社會性參照(social referencing)」。但當嬰兒處在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時,他們往往傾向於從成人的面孔上搜尋表情信息,然後再採取相應的行為,或作出相應的反應。

情緒的社會性參照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重要表現,充分顯示了情緒的信號作用和人際通信交往功能。所以,如果大人常常在家愁眉苦臉,沒辦法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這種情緒表現也會被孩子習得,讓其感受到成人的煩惱與不安,失去了與他年齡相符的單純,變得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而這些心理狀態會延續到他長大成人。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研究法

最初的階段,孩子會與撫養者(通常為母親)建立起最初的社會性聯結,形成「依戀」。良好的依戀關係形成,能很大程度上的預測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未來與人相處的方式。1973年,心理學家安斯沃斯(Ainsworth)等通過「陌生情境研究法」提出三種依戀類型:

安全型關係(securely attached):孩子非常清楚媽媽很關心自己,會對自己負責,因此安全型孩子通常很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在家庭生活中更快樂。

焦慮—矛盾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媽媽不是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在離開媽媽後會特別焦慮,長大以後也會非常害怕陌生環境。

迴避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媽媽對孩子很不負責,孩子對媽媽也不熱情,媽媽不在的時候也不會不高興,雙方對彼此的依賴性很低。

對於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總依偎在母親身旁,他們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能感受到母親帶來的足夠的安全感。所以說,「安全型依戀」是最健康的,這種孩子往往會更單純、快樂,長大之後更好相處,有更高的幸福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referenc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墨菲定律:生活中總有一些怪事情,你越是害怕,它越要發生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