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聽說你要去火星?我剛從火星回來!」馬雲和馬斯克杠上了

「聽說你要去火星?我剛從火星回來!」馬雲和馬斯克杠上了

人工智慧時代,計算機和人到底誰更聰明?機器人到底會不會跟人類搶飯碗?人類到要不要移民火星?

今天在上海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被稱為「雙馬」的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難得同坐在一起。在將近一個小時的對話時,兩人聊到了AI對生活的影響、火星計劃、教育等,腦洞大開,甚至直接開杠。

現場工作人員供圖

100年以後的AI是什麼樣?

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

第一個話題AI是馬斯克選的。人工智慧在未來100年內會走向何方?它如何融入我們現在的生活?

馬斯克說,大家都低估了人工智慧的能力,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的人而已。實際上,人工智慧比這個厲害得多,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面對這個狀況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確定,我希望AI是個好東西。」

馬雲隨即表示特別驚訝於馬斯克對科技的願景:「我覺得AI能夠給全世界,給社會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而不是完全理解外部世界。」

視頻截圖

馬雲說,事實上,我討厭把AI叫做人工智慧,我把它叫做阿里巴巴智能。而馬斯克回應,AI還不是很了解人類,它們只是很奇怪的機器人。AI研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想像力,如果有的話,人工智慧的進展會更快。

馬雲則繼續表示:「AI的未來很難預測,歷史上,人們對未來99.99%的預測後來都被證明是錯的。」在他看來,人們應該有更多自信,AI不是一個威脅。「那些擔心AI的人,我把他們稱為是大學培養出來的人,而我們社會大學出來的人,會覺得AI很好。

「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現在電腦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馬斯克說,比如玩電子遊戲,往前看40年、50年,可能你會有兩個方塊的單機遊戲,但是現在可以很多人在一個遊戲平台上一起打遊戲,進步巨大。

人類要不要移民火星?

馬云: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剛從火星回來

下一個關鍵詞,馬雲選擇了「火星」。他以幽默的方式開場:聽說你要去火星?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剛剛從火星回來。

馬雲說,自己對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更感興趣。「為什麼沒有找到外星人,有些人找到外星人,說去過51區嗎?我說別開玩笑了,有外星人我一定知道。」

而在馬斯克看來,人類生命就是跨躍不同的行星。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但即使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可能,地球有可能會發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比如外部的力量和內部的力量,導致有一天我們將被毀滅」。

所以,他亮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地球生活的45億年歷史,現在第一次有可能讓生命離開地球去生活。之前是沒有可能的。「但這個機會窗口期到底多久?長或短都有可能,我們需要要儘快抓住機會窗口」。

馬雲緊接著表示,很欽佩馬斯克開發火星的勇氣,不過還是要關心70億地球人的發展,「我本人不是火星的粉絲」。他表示自己也不喜歡喜馬拉雅,但如果有電梯的話想到喜馬拉雅頂上看看,「這個我有興趣。但我們每個人只有100年的生命,不可能解決未來所有問題,但要對未來負責」。

視頻截圖

在馬雲看來,人類不僅需要像馬斯克這樣的「星級英雄」也需要更多普通的「英雄」——他們在地球上努力工作,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如果通過AI,通過人工智慧,人類更好理解自己的話,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提升世界。」

最後,馬斯克回答馬雲,他也是支持地球的,但覺得投入地球GDP的0.5%或者1%,用來開發外星,這是對未來的投資。

AI到底會不會跟人類搶飯碗?

第三個話題,馬雲和馬斯克同時選擇了「就業」。

對於就業,特別是AI到底會不會搶人類飯碗,此前馬雲一直認為,智能時代不應該也不能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馬斯克則認為,肯定會有很多工作機會被衝擊,「因為機器人做任何事都比我們強」。

馬雲說:「我的觀點就是,人們始終擔心每一次的技術革新會帶走就業機會,實際帶來很多機會。」

馬雲認為,未來20年,人類的壽命會越來越長,生命科學技術讓我們活100年或活120年,但這不一定是好事。比如看到我們的祖父和祖祖父還在很努力地工作的時候。「一周工作三天,一天4小時,很好了。馬雲說,當年發明電,給大家晚上創造了更多的娛樂時間,有了人工智慧之後,人們更享受生活的樂趣。

馬雲說他不擔心工作。「首先是我們會有很多工作,另外,我們也不需要很多的工作」。另外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農業時代大家的壽命大概只有30-25歲,工業革命人們可以活到70歲,人工智慧時代,人們可能會活到100歲。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就不想生孩子。我們會有很多工作但是沒有人想去做。我們需要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去照顧老年人。「你不一定會因此而開心,因為當你爺爺的爺爺說,我明天還要上班,這實際上是一種災難。」

視頻截圖

馬斯克的觀點是,今後人工智慧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因此,他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大家去學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動的工作,「當然還有藝術」。

「我們還要思考一下神經連接的問題,不然的話我們就要落後了。我們一定要儘快做這個工作,我們所剩的時間也不多了。」馬斯克最後的回答有點答非所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機器和人類到底誰更聰明

馬云:人類發明了計算機,

但從沒看到計算機發明了人

如果說進行到這裡氣氛還算融洽,那麼接下來的話題就開始火藥味了。

對於想從事人工智慧的年輕人,有什麼更多的建議?人類和計算機到底誰更聰明?

馬雲說,未來不會有人工智慧的專業人士。人怎麼能夠更加聰明,怎麼更智慧,應該改變的是教育方式和教的內容。「過去我們專註的都是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記得更好更快。人類要有創意,更要建設性。」

在他看來,人類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訓練培訓孩子去學藝術,學畫畫,學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

馬斯克完全不認同馬雲的觀點。「我們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他們並不一定是人」,比如,計算機已經在很多方面比人更聰明了。

在人和機器誰更聰明的話題上,兩人直接開杠。馬斯克認為計算機已經在很多方面比人更聰明,並舉了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的例子;馬雲則認為,人類和電腦去比下棋這一行為本身是很蠢的。

馬雲說:「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是人類要有更多的智慧。人類發明了計算機,我從來沒有看到計算機發明一個人。」

馬雲又拋出了第二個針鋒相對的理由:和計算機下棋很愚蠢,像100年前人們創造了機器,人們說我可以比汽車跑得快這是不可能的,只有傻子才會去和汽車去賽跑。

在馬雲看來,圍棋是為人類設計,讓人和人下棋。「為什麼人要和計算機下棋呢?我很高興看兩個計算機下棋,但是我對於和計算機下棋沒有興趣。」

首席記者 沈積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危險!口袋彈弓威力驚人,輕鬆射穿易拉罐,千萬別讓你家孩子玩!
你最愛吃的水果是什麼?

TAG:好奇實驗室 |